首頁 > 范文大全 > 塘新中學語文科組課堂教學總結

塘新中學語文科組課堂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7210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即將過去,在校領導的正確指引下,語文組的全體教師團結合作,務實拼搏,圓滿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工作,現總結如下:

根據學校安排,本學期語文科組由三十二位老師組成,其中高一年級十二人,高二年級十人,高三年級十人。

我們把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定位在明確崗位目標、完善常規教學體系、提升教學效率上。堅持人本、人文、開放、有效的教學理念,以新課改精神為指導,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堅持三個備課組一盤棋的合作精神與各年級備課組大膽創新相結合、集體備課的統一與教師個人授課特色相結合的原則。優化課堂教學,著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準確理解高中語文新課程實驗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和目標任務,積極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實驗的開展

1.堅持素質教育,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積極穩妥地開展教學改革實驗

2.準確理解高中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科學地開展各項教學改革實驗

(1)在教學實驗中,我們需要探索出能較好體現高中語文實用功能的途徑和方法,積極研究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強調對人的存在和發展的關懷、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的課程教育新模式,要重視研究“講解訓練”、“感染熏陶”兩種教學方式所體現的教育價值和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的基本規律和運用策略。

(2)在實踐中,我們要結合實驗教科書的基本特點,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和探索出這些理念的價值。在充分分析各種教育背景和教育資源配置情況的前提下,在承傳教學傳統的過程中,要研究語文教學需要調整哪些教學行為,學習和掌握哪些基本的技能,才能體現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想。

3.切實把握高中語文課程的目標及其特點,積極探索必修課、選修課教學的新模

二、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1.科學處理教材,準確把握文本

(1)教師作為課程的實施者,應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顧及學生在原有基礎、發展取向和學習需要方面的差異,對教材進行調整處理或改編重組,使其指向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充分培養和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準確把握文本。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我們再也找不到“課文”這兩個字符,取而代之的是“文本”。這就意味著:一是由過去的“唯一的、學習對象、學習內容”的“課文”變成了現在“首選的、學習憑借、學習手段”的“文本”,是對教材中“課文”地位和價值的重新認識和定位;二是教材中的課文是文本,作為文本的決不僅僅只是教材中的課文,還應包括將課文之外的大量的豐富多彩的充滿生命力的文本引入課堂,使之成為學生語文學習實踐的沃土。這就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把握作為課文的文本,還要能把握大量課文之外的文本。只有教師在真正意義上把握了文本,才能合乎規律地找準學生成長的發展點,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2、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語文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根據整個高中課程結構的變化進行了課時調整,調整后的要求是,優化必修課,加強選修課,規范綜合實踐活動。也就是說壓縮了必修課程的教學時數。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靠增加課時或加班加點是不行的,其根本出路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1)優化教學內容抓住共同基礎的重點內容,削枝強干,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落實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優化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合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對話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類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讓學生在“各類活動”、“各類場合”中體味語言情境,琢磨學習別人的語言,推敲選擇自己的語言,積極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去。

(3)優化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對構成教學的諸要素所設計的比較穩定的簡化組合方式及其活動程序。優化語文教學模式,必須樹立以學設教的現代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明確、集中,教學重點突出,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積累、運用;科學處理教師、教材、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改革舊的語文教學模式,變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為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教師針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的疑點進行點撥、指導,使學生由不懂到懂、不會到會。

(4)優化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中科學的采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游戲、表演、多媒體教學、社區語文實踐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到適當、適時、適量,注重其實用意義和審美價值,創設生活情境,溝通語文與生活的聯系,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三、積極主動的開展課題研究,引領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深入發展

本學期積極開展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年度申報的課題的開題和研究工作。

1.課題名稱:《高中語文課堂自主互進學習模式探究》

本課題屬專項課題“課程實施”之“課堂教學改革”范疇,本課題以“高中語文課堂怎樣發動學生自主互進學習”為主要研究內容,努力探索出高中語文課堂自主互進學習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2.若干廣東省小課題的研究也在務實開展中,其中胥勇、陳歡老師的課題已經順利結題。

3.湛海強老師的課題成功申報并開題。

四、本學期完成的工作:

1.加強常規教學指導,使本組每位教師盡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管理要求。

2.重點研討了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廣東省高考語文改革動向,商定了新學期教學教研活動計劃。

3.開學后的兩個周內,加大各種形式的聽課、評課活動力度,使每一位教師盡快適應課堂教學。

4.各備課組獨立開展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5.開展多種形式教研教改活動。

6.春之聲朗誦社參加增城市“經典頌中華”活動,節目獲得一等獎。

塘新中學中學語文科組

篇2:小學語文科組教研記錄5月份

時間

**.5.22

地點

科學室

參加人員

一、二、三年級語文老師

請假

缺席

主講人

白楊

記錄

張雪

主要內容:白楊老師《語文園地七》(第一課時)課后評議

一.《語文園地七》課后評議

(一)授課老師的教學反思

(二)一年級組點評

白老師是研究型的老師,同學學得扎實,基礎知識打得牢。

1.同學的課外知識拓展得好,四字詞語掌握得好。

2.時間掌握得恰當,能靈活處置。

3、環節緊湊,內容空虛,語文味很濃。

4、態度嚴謹,認真。

建議:1、小組活動的要求應事先明確。

2、小組匯報的常規平時可多做指導。

(三)凌老師點評

1.情景創設有效,激發同學興趣、

2、課堂競爭激勵有效

3、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同學,朗讀充沛

4、獎勵老照片方法新穎。

5、ppt非常精美,有聲有色,非常吸引人,同學興趣高漲。

6、發現環節中能體現同學自主發現的規律。

7、非常注重同學做題方法的指導,非常有實效。

8、教師評價語言豐富,生生評價也很客觀。

9、在觀察生字結構的時候充沛運用手勢來指導同學。

建議:

1、同學在修改寫字的時候時間應多給同學沉下心去改。

2、利用課本的時機會否遲了一些?可在第一關稍微點撥。

3、第三關可出示對應的反義詞給同學做示范。

篇3:小學語文科組會議記錄

時間

**.3.20

地點

會議室

參加人員

全體語文老師

請假

缺席

主講人

成燕

記錄

白楊

主要內容:

一.教學反思(主講成老師)

完成了教學目標--文章的讀與理解。

改進:課時最好還是分兩課時完成。將課程內容調整為第一課時,重點放在朗讀和斷句上。

二.眾家點評

精彩之處:1朗讀的形式多樣,老師領讀、同桌讀、點名讀、齊讀、配樂讀等。

2.老師協助同學總結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3.四人小組分工很明確,同學討論很有效。

4.教學層次明朗,循序漸進。(吳老師)

5.語態親切、情景自然。

有待改進之處:1.小組匯報,同學展示。

2.用羅斯福的故事點到語言藝術。文章的解讀最好圍繞“語言藝術”的妙處。(謝汝安老師)

3.四人小組中主持人的任務不夠明朗,不如將其任務調整為“說出文言文的妙處。

4.“為”字音的讀音和通假字需強調。(區老師)

5.教學的局部環節可以放手讓小朋友去感悟、總結。如:文言文學習方法、文言文的妙處。(王老師)

6.同學小組討論后,要以組為單位來展示,在展示的過程,讓同學來總結學習的方法。

7.該篇文言文的出處應給予介紹,投影的內容有些單一,重點要突出。(呂老師)

8.強調難點。斷句的不同,解讀就不同。(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