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6236

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總結

為了及時了解我校學生對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配合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我們組織了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順利完成。

工作回顧

一、評價工作中,為全面了解教學質量,我們對所有在該學期有本科教學工作的教師進行評價。每位教師參評1個課堂,若教師在該學期任教的課堂數大于1,我們選用上課學生數最多的課堂進行評價。本次評價中,全校參評教師共計____人,回收有效評價卡______張。

二、評價工作中,為確保評價的質量,我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評價卡的填寫在期末考試前進行,評價結果于教師登記學生成績之后公布。

2、由班長(學習委員)在課堂上發放評價卡,填好的評價卡現場封裝,由任課教師在封口處簽名,課后由班長(或學習委員)交給本學院教務秘書,最后由教務秘書將本學院的評價專用袋統一交到教務處。

三、評價結果處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印制評價結果,并且給各學院分發。本次評價中印刷《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中華人民大學教學質量評估總冊》350冊,比上學期增加50冊,發給各學院領導、學生、教秘和資料室;印刷各學院的分冊發給教研室,每個學院發10本至15本。

2、向各學院發放《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考核匯總表》。各學院按照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辦法確定的教師學院評價分(滿分95分)以30%計入匯總表中的綜合評價分,學生評價分以70%計入綜合分。

3、積極反饋學生在____-____學年第二學期評價中所提的73條意見。將學生在評價卡背面填寫的意見反饋給教師所在學院的負責人。本學期的意見中有10條肯定性意見,占意見總數的13.7%。其余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涉及:教材(9條)、教學方法(24條)、教學內容(10條)、課程設置(3條)、表達能力(2條)等。

4、積極反饋學生在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評價中所提的237條意見,并督促各學院做好學生意見的處理工作。要求各學院填寫《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生意見處理情況反饋表》和《____-____學年第一學期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學生意見處理情況總體說明表》。本學期學生意見反饋工作完成及時的單位是:對外語言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理學院、勞動人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和徐悲鴻藝術學院。在各學院負責人和教秘的積極配合下,學生、教師和主管負責人之間進行了較好的溝通,反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反饋情況摘錄如下:

(1)上學期已與相關老師交談,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的意見,老師已積極改進了教學方法。本學期已和全體教師強調了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關注學生反映的意見,對課程體系的意見已在我的(制度大全精心提供)

;深化型教學改革中得到體現。

(2)表示下次開課時會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進行實地教育

(3)學院將學生意見個別找__老師做了交換。__老師表示,學生對講課效果能提意見,說明學生已經對本課程作出了積極思考,這是好現象。

(4)學生反饋的意見如實向授課教師作了了解。部分學生提的意見教師認為是對的,并已和學生做了溝通,在教學中作了改進,如進度過快、課件有錯誤等。

(5)教研室表示在選用教材時會慎重考慮,而且會開一些選修課供同學更好的學習英語。

(6)1、將學生意見當面交給任課教師,并幫助進行了分析。2、教師表示虛心接受學生的批評。

有待改進之處

在這次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中,大部分學院的組織工作做得很好。他們錄入的課表準確無誤,所以下發的用于核對的參評表無需修改,學生填寫的評價卡質量也非常高。有些學院在交評價袋的時候,能一次交齊并且按照順序擺放,使得評價袋的清點核對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希望組織評價的師生在今后認真工作,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篇2:L教育學院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提高我院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為更好地落實我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規范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嚴肅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發揮評價工作的激勵功能,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的目的,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

1、開展課堂教學評價旨在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為全面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提供客觀依據。

2、進一步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進一步加強學科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4、提高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實施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5、為教師評優、晉職、晉級提供重要依據。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范圍

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所有承擔全日制本、專科教學任務的專兼職教師。

三、評價的內容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課外訓練方案等方面。

四、評價方式及實施

1、課堂教學評價由學生評價、教研室主任(同行專家)評價、管理干部評價三部分構成,比例分別占60%、20%、20%。

(1)學生評價:每位任課老師都要在課程結束時接受學生評價。

(2)教研室主任(同行專家)評價:教研室主任或同行專家每學期根據聽課情況對本教研室的所有任課老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3)管理干部評價:院黨政主要管理干部根據學校聽課制度,結合自己的聽課情況,對任課老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2、課堂教學評價于每學期課程結束前1周進行。院成立由分管教學的領導、教務員和部分教師組成的課堂教學評價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教師任課班級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教研室主任(同行專家)評價和管理干部評價由教研室主任(同行專家)和管理干部根據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

3、三種評價結束后,由測算小組按各部分比例計算出總分交教務員保存。

五、幾點說明

1、各類測評人員要從提高全院教師教學質量,推進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的高度認真對待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爭取評價效果客觀、公正。

2、院分管教學的領導要及時向被測評教師反饋評價結果,以便教師能夠根據反饋意見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

3、課堂教學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考核的內容之一,是教師評優、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篇3: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內容

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內容范例

一、備課與課前準備

1.備課情況

A.備課充分,教案完整、規范、質量高,教學設計學習**模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體現素質教育

C.備課一般,有教案,但無教學設計

2.教學文件齊全情況

A.教學文件齊全,有授課計劃進程表、教案、大綱、教材、教師工作手冊

C.教學文件基本齊全,缺2項以下。

3.課前準備情況

A.教具、掛圖、課件等課前準備完成,且能提前5分鐘進入教室

C.準備不夠充分,占用了部分上課時間(5分鐘以內)

二、課堂教學規范

4.學生考勤、教師工作手冊與教室日志填寫情況

A.有考勤,遲到學生有記錄,教室日志填寫及時、規范

C.學生出勤.遲到等現象基本不加過問

5.課堂紀律調控情況

A.上課有起立,課堂紀律好,進行課堂上、下課禮儀

C.課堂紀律一般且老師不聞不問,或無課堂上、下課禮儀

6.教容教態情況

A.教態莊重、精神飽滿、儀表整潔大方

C.能注意教容教態,但精神不夠飽滿,聲音不夠宏亮

7.板書情況

A.板書安排有序、字體大小適中、內容合適

C.有板書但不夠合理

8.課堂學生說話訓練情況

A.每次課有兩名學生說話,且主題突出,教師和學生進行點評

C.每次課有一名學生說話,吳主題或無點評

三.教學內容與教學水平

9.授課內容情況

A.授課內容熟練、講授清晰,重點難點交待清楚,時間安排得當,無照本宣科現象

C.講授基本正確,但內容不夠熟練,有重點難點但不太突出,講授也不太到位,有照本宣科現象

10.講授技巧情況

A.內容銜接自然.由淺入深.處理得當

C.能考慮到內容的銜接但比較生硬,內容處理沒有做到由淺入深

11.執行教學大綱與教學進度情況

A.有課程教學大綱且能認真執行,教學進度符合授課計劃

C.有課程教學大綱但執行不夠嚴格,教學進度誤差較大(±4學時以下)

12.語言表達情況

A.精練、生動、流暢且宏亮,普通話標準

C.聲音宏亮但缺乏節奏,普通話不夠標準

四、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

13.教學方法應用情況

A.能因材施教,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啟發式、案例式、學生自主學習式)

C.不太注意教學方法的應用,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

14.師生交流情況

A.師生互動積極,課堂氣氛熱烈,效果良好

C.師生有一定的互動但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15.現代教育設備使用情況

A.多媒體等現代教育設備使用熟練,課件制作水平較高,聲、像齊全,內容合理,與板書及其他手段配合自然

C.現代教育設備使用不夠熟練,課件制作水平不高,電子文檔式課件,使用不太合理,效果不好

五、學生聽課情況

16.學生出勤情況

A.學生缺勤、遲到現象極少,缺勤、遲到學生極少,到課率在95%以上

C.缺勤、遲到學生較多,到課率在90%以下

17.學生聽課情況

A.學生聽課認真,無睡覺、從事與課堂不相關事情的現象,課堂秩序良好

C.學生聽課與課堂秩序較差

18.課堂筆記記錄情況

A.絕大部分學生記課堂筆記

C.只有極少學生記課堂筆記

19.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情況

A.學生反應積極,師生交流主動自然,學習風氣好

C.學生反應一般,基本沒有師生互動

20.課堂知識掌握情況

A.90%以上學生掌握當堂講授內容,并可以結合實際舉例

C.50%以上學生掌握當堂講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