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基本策略與方法》講座心得體會
《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基本策略與方法》講座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初中美術教師,將如何面對新的教育形勢,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呢?我覺得要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革自身的教學風格,也就是要改變美術教師的角色定位。我們的角色如何改、變成什么樣呢?經過這次____國培計劃四川農村初中美術短期培訓兩天培訓學習后,我受益匪淺,尤其是來自上海師大的王大根教授,用身教言傳的生動講座,營造出愉快的四個小時,更讓我急不可待地總結了幾點不成熟的心得和體會。
1.美術教師是美術課堂的活水。
和諧的教學氣氛能迎來學生對老師和學科的尊重,換取學生對老師的高度信任,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諧的環境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平視的目光對待學生,與學生同歡同樂,又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這樣,教師的愛心不斷地奉獻,形成初春活水,給魚兒們足以舞躍的空間,并用真誠的激勵讓學生們的思維和興趣化為靈動、充滿課堂。
2.美術教師是民主平等和諧的燈塔。
情感是人類寶貴財富中最易得、最不應缺失的一種,美術是強調情感表達的學科,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越發感到學生表達民主、平等意識的疑、思、言、行的欲望都增強了。這是一種好的情感表達需求,教師應順勢利導,進一步創造民主、平等的氛圍。因此,我樂于在教學中逐漸融入學生的思想、學生的創造行為。引導學生享受自由創作空間,讓學生發現、思考、想象。給學生質疑的權力,喚起更強的民主意識,尊重他人意識,主體意識。突出教學中的雙向性、互動性,使師生形成親和力,使教與學更好地統一航向,平安愉快地駛離港灣,去往遠大目標。
3.美術教師將由單一型轉為哆啦A夢型。
美術教師單一的傳知功能,造成了教師自我的封閉,也造成了學生知識的封閉性。現在的社會需要我們開放意識的增強,需要每個人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多準備幾種水。確實,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有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我們培養的學生就應該是能從生活中提煉美術,又能把美術運用于生活的學生,是面向社會的學生。因此,美術教師就得先更新知識,廣取其它學科亮點,綜合于我的課堂,服務于我的課堂。教學中注意與社會生活的整合,與學生的整合,最終引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2:美術教學心得體會:巧用游戲,激發興趣
美術教學心得體會:巧用游戲,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必須堅持每次講新課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認真鉆研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積極利用多媒體手段。工作以來,很多優秀的教師善于烘托教學氣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需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身后的文化底蘊,這需要我努力地學習知識,長期積累。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精神放松,課堂氣氛活躍。在愉快中得到知識,學到技能,鞏固知識,熟練技能。在《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機理等造型語言;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知覺,運用主觀能動性,表現感知覺。這樣深層次的理解對于低年級孩子有些困難,因此我決定使用游戲作為開課統領。我用兩個黑色嚴實的袋子裝著兩種感覺的物品,并用十分神秘的話語吸引孩子們迫切的希望能親自體驗這樣的觸覺。我提出參與的條件,用點、線、面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手中的觸覺。孩子們將小手伸進袋子那瞬間的表情,有恐懼、有好奇、有微笑、有疑問......這一系列的表現,使未參與的學生激情高漲,課堂被一次次的推向高潮。通過手中的觸覺和課堂的氛圍,孩子們創造了許多表現感知覺的繪畫表現形式和成果,同時很好的發展了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
只有巧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我們的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教學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美術學習的興趣是美術教學的生命,同時巧用游戲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想象力,從而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游戲能給學生帶來學習興趣,能給課堂營造良好的氛圍。而創設良好活躍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