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講座聽后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語文組講座聽后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5月8日,江蘇省特級教師李淦華為語文組全體教師開了題為《關于語文測試的幾點思考》和《論教師的親和力》的講座。
李老師浸淫語文教學三十年,做了許多扎扎實實的工作,許多教學細節(jié)信手拈來。李老師是蘇州中學被聽課次數(shù)最多的老師,曾經(jīng)有一學期,校長駐扎于其班內(nèi),每課必聽,這充分說明李老師的課是經(jīng)得起檢驗和推敲的。
第一講《關于語文測試的幾點思考》,作為多年的語文教研組長,李老師在試卷的命題上有著深厚的功力和獨到的經(jīng)驗,以下是他的觀點。
一、命題依據(jù):一是教學大綱,二是考試大綱,三是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
二、命題原則:一是全面衡量和重點抽查,二是在情理中和意料外,三是難易適中,四是課外課內(nèi)合理搭配,五是題量適中,六是借鑒與創(chuàng)新,七是回避學術上有爭議的問題。
三、命題語言:選擇題,應先擬正確肢,而后圍繞正確肢在范圍、深淺等方面做片面理解,擬出假肢,其次假肢要有迷惑性,再次各肢字數(shù)大致相等;填空簡答題,答案必須具備唯一性,有的題目必須作出確定性限制,表述規(guī)范準確簡明。
第二講《論教師的親和力》,李老師自身就是一個極具親和力的老教師,聽其課大有如坐春風之感。李老師認為教師的親和力就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xiàn),那么親和力從何而來?李老師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身為教師要熱愛學生,不可以嘲笑學生。
二、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是教師具備親和力的切實保障。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2.每堂課都有亮點或高潮。
3.講究教學語言。
4.講究肢體語言,衣著要得體。
四、不要把惡劣的心情帶進教室。
李老師套用“我很丑,但我很溫柔”,改編為“我很丑,但我很有親和力”來論證教師親和力的重要性。引起在座教師的會心一笑。
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讓每一位聽講者受益匪淺,尤其對試卷命題中的具體問題有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篇2:中心學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聽后感
中心學校“法制教育專題講座”聽后感
教育對于種子是陽光,對于樹林是水,對于稻田是肥料……而對于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教師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