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經驗心得

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經驗心得

2024-08-01 閱讀 8593

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經驗心得

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切身體會到班級管理的難。“當一名班主任難,當一名好的低年級班主任更難!”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是基層的基礎,是學生受教育的啟蒙時期,是學生成人成才過程中的重要導向階段。下面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談談工作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抓好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得好“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低年級是培養良好的關鍵期。現在的學生大都獨生子女,比較嬌慣,有許多不良習慣,因此,每接任一個新班,我都要狠抓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習慣。常規教育我一般從兩方面入手。

1、用兒歌的形式制定班規。

每年在開學初,我就領學生學習《小學生一日常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用通俗活潑的語言編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從小養成好習慣》、《吃飯歌》、《排隊歌》等,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并按照要求加以反復教育、訓練、操練,從而使學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培養,班中優良習慣漸漸養成。

2、采用多種手段強化、養成良好的習慣。

先談談樹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平時我看到一些好的行為,就記錄下來。像學生主動把紙扔到紙簍里;看到別人跌倒了,主動把他扶起;有的同學跌倒受傷盡量不哭,表現得很勇敢......當我在晨會課上表揚他們時,看到孩子們羨慕的目光,無形中起到了榜樣作用。

再談談建立評比專欄。我將我班的學生名字按小組的順序列入一張大表格里,每個名字后面留下充足的空檔貼星星。晨會課上,被評為守紀之星、學習之星、禮貌之星、講衛生之星、講文明之星的同學后貼一顆星星,凡滿五顆星的人就可得一個月亮,凡滿五個月亮的人就可得一個太陽。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1、培養得力的小干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首先,我挑選出合適的干部人選,根據他們的特長及能力進行分工,比如我班的一位同學組織能力特強,說起話來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于是,我讓他做紀律班長,他管理起來還像那么回事。其次,幫助小干部在班內樹立威信。如班長將調皮學生的名單交給我時,在集體面前,我會毫不留情地批評這批“小搗蛋”分子的錯誤行為,并給適當的處罰,事后再找他們談心進行教育,幾次下來,班長的黑名單上的名字越來越少了,我知道班長的威信已逐步樹立了。再如我授權給小干部,讓他們有權給表現突出的優秀同學加星,這樣一來,小干部們簡直就是一個個小老師,在同學中威望就更高了。第三,對小干部的工作細心加以指導,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主要以講道理、表揚激勵和表率為主。

2、擴大班干隊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

在實踐中,我把班干隊伍擴大,實行分級管理。在班委下設學習部、體育部、勞動部、宣傳部等,每部門下再設小組。比如在衛生部里由勞動班長聘用衛生小組長,再由衛生小組長聘用衛生監督員,小小保潔員等。班干部隊伍一學期中也輪換二三次,這樣大大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也使每位同學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三、采用多種教育方法,轉化不良行為。

1、抓住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曖,惡語傷人三伏寒”,當我們要批評孩子的一個缺點時,不妨先表揚他的優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通過小小的閃光點,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礦。我班有個學生,接手教他一段時間,發現他對學習興趣不大,上課常開小差怎樣使他克服這些毛病?于是,我細心觀察,希望找到他的閃光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常勞動中,我發現他非常愛勞動,且不怕吃苦。從閃光點著手,在班上我表揚了他。課后,我找他談心,從他勞動中怕吃苦的閃光點引導他學習上也應該這樣,相信他是能做到的。現在,這個孩子已邁出了前進的步伐。“讓孩子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抵擋的。

2、與家長聯系,共同教育。

家庭教育很重要,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相互配合,有時會取得想不到的效果。我班小李同學好動,習慣差,作業馬虎,經常出錯,不背書,我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教育,我每天將小李同學在校表現與家長交流,盡量多報喜,少報憂,并讓家長寫出他在家的表現,進步的地方,老師和家長都給予適時適當的獎勵,堅持一段時間后,他漸漸改變了,作業能按時、認真寫了,上課能認真聽了,各種好習慣也漸漸取代了壞習慣。

風的方向我無力改變,但我可以改變帆的方向。班主任要做到教育學生有法,才能讓學生多多受益。同一樹上不會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面對形形色色充滿個性的學生,我們只能用愛心、耐心、恒心和童心去教育、去感化、去引導,快樂每一天、進步每一天。一句話,班主任--任重而道遠。

篇2:小學高效課堂經驗心得小紙條大作用

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的同時必須明確要求,要讓學生清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知識點以及重點、難點;哪些問題可以結合課本進行;哪些問題要動手試一試;對例題的處理怎樣進行模仿和交流;最后進行知識的梳理與歸納。這樣,學生在明確的要求下進行有序預習,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小紙條”的使用中,教師把本節課所要講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分條寫在小紙條上,分發到每個學習小組手中,讓科代表組織本組課下預習,以便在課堂上展示。

小紙條也相當于一個小學案,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學生也能針對內容重點準備。在使用過程中,我們規定新授課應簡潔,復習課應略微詳盡些。目前,“小紙條”在教學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小紙條,作用大,帶來課堂新變化;小紙條,看似小,老師學生手中寶。”已成為學校師生的共識。

復習階段:小紙條寫上重點題,多數是我自己寫出來的,很多推斷題都是我原創的題。根據學生試卷上的不同錯誤,我有針對性的給每個學生發放紙條題目。學生看到都是老師手寫的或自己編的題目,都能忙上完成。我都認真批改和讓學生訂正再檢查.學生感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照.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收獲都很大.時間上也很方便,如下課去班級給幾個同學做.通過小紙條使用,很多同學都有很大的進步。

篇3:優秀村官工作經驗心得體會分享

優秀村官分享工作經驗心得體會

不知不覺,我來到碭山縣官莊壩鎮岳莊壩村擔任大學生村官這個崗位已經快四個月了。在這幾個月的日子里,我在村里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慢慢適應了農村的生活,并學會了如何去當好大學生村官。現把它們分享一下。

突破“思想關”。放下架子,擺正姿態。受過高等教育,經過城市熏陶的我們剛來到農村,環境的落差容易喚起我們心中的自大。既然來到了農村,必須放下自己大學生的光環,摒棄自己比村民高一頭的思想。把自己和他們放在一個平臺上,做到心平氣和,和藹可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心里接受和承認自己的工作,才可以做好大學生村官工作。

突破“語言關”。入鄉隨俗,融入民情。農村是一個大的集體,村民生活和城市里的樓居鄰居生活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想要融入農村,語言是一個關鍵點。剛剛到村任職,人生地不熟,不能用農民的語言和農民交流,容易與群眾產生隔閡。果斷放棄我們已經習慣的普通話,在農村就要說“土話”。用群眾語言與群眾溝通,融入農村,與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村民才會把你當成自家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突破“環境關”。不怕吃苦,艱苦奮斗。作為“吃住在村的大學生村官”,生活環境當然比不上城市,比不上學校,甚至比不上自己家里。我想說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官這個崗位,就應該抱有吃苦的態度。多想想來到農村是為了什么,不是來享福的,不是來鍍金的。與村民同吃同住,才能更了解當下農村的艱苦,才能在思想上鞭策我們多為農村出力,更好的建設新農村。

突破“孤獨關”。投身村里,尋找樂趣。告別了城市的繁華熱鬧,也慢慢遠離了曾經的舍友、朋友、學校。來到了農村,一下子就從學校里的熙熙攘攘變成了自己一個人。每個人心里都會產生一種孤獨感,或多或少。重新尋找樂趣,讓我們的心重新充滿快樂和希望。農村缺少城市的硬件條件,但是有它獨特的魅力。沒有了KTV,我們有了樹林里的深情歌唱。告別了網吧,大樹底下的象棋盤多了我們的身影。沒有健身房,果園的水果,田里的莊稼,工廠里的產品一樣能帶給我們鍛煉的熱情。有時候一個人河邊靜靜地讀書不也是人生中的一種幸事嗎?

突破“方法關”。學習經驗,發揮才能。農村不比學校,農村環境復雜,工作繁瑣,大學生村官要想在農村基層站穩腳跟,打開工作局面,與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必須有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學習農村工作的方法,多向村兩委領導班子學習,在學習中尋找經驗,找到方法。并要發揮自己大學所學專業技能,積極為全村發展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引領當地群眾致富的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