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班主任工作心得:嚴勤細導

班主任工作心得:嚴勤細導

2024-08-01 閱讀 4769

班主任工作總的來說是培養人的工作,具體地說,班主任是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職業,對學生的身心起著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感化作用。而教育服務的目的,決定了教育服務方式的人性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終堅持人性化教育,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形成以“愛”為出發點的“嚴、勤、細、導”的工作方法。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體會:

一、“嚴”,即嚴格要求,教之以正,管之以嚴。這是建設良好班集體的根本保證。“嚴”要以愛為出發點,“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以柔疏導。嚴之要有情,嚴之要有理,嚴之要有度,嚴之要有方,嚴之要有恒,柔中帶剛。與學生同心、同情、同感,使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嚴之有情

嚴中要有情,嚴慈須相濟。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心。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要讓學生懂得尊重,教師首先要學會尊重。以情感為中介,溝通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面對所有學生,不管是優生也好,滯后生也罷,班主任都應有一顆愛心,滿腔熱忱為他們服好務。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學生幼小的心靈好比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而又十分脆弱。這就需要我們對所有學生都付出我們的愛心和一份真情。

中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重要時期,是人的情感和道德成長的旺盛期、可塑期。我便利用班團活動開展多種類型的活動,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同時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如開展主題班會“如何對待父母的管教”,讓學生理解父母的苦心,學會與父母溝通交流,體會父母的愛,點燃感激父母養育之情。活動是形式,教育是目的,通過活動,尤其是教師參與活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在活動中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鳴,使學生實現知、情、意、行的良好結合,讓德育教育在中學生的身心成長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同時,我還注重從多角度關愛學生,如學生生病,我親自帶他去醫院看病;同學的家里有困難,我也組織學生前去安慰、幫助。“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從情感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則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嚴之有理

嚴之有理,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有情。只是一味的講空洞的理論不實際,大道理太多不管用。這就需要班主任變換教育方式方法。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在抓常規教育的同時,經常強調遵規守紀的重要性。并有意提示他們,一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有紀律的約束。老師要求你們上課不遲到,老師上班開會同樣不能遲到,時間一久,學生就自然養成了習慣。有的學生在周記中寫道:“我們的老師都要遵守紀律,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守紀律呢?”可見這種言傳身教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同時,曉之有理還體現在對學生的尊重平等上。我一般不亂罵學生,對一些特殊學生則做個別的教育工作。如班上一個學生性格很內向,平時守紀律,就是成績不好,學習效果不佳。我從不在班上批評他,而是單獨找他談心、交流,指出其基礎較薄弱、學習方法不當,讓他振作精神,樹立信心,后來成績有了一些進步。對于一些紀律上管不好自己的后進生,同樣應關愛他們,思想上不歧視,情感上不厭惡,行動上多接近,語言上不刺激,讓他們感到老師是真真實實地關心他,從而使他發生變化。一位學生言行表現較差,身上還帶有一些社會習氣。抽過煙、常上網吧。遇到這些棘手的問題,我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訓斥、責罵,而是耐住性子,說服疏導,并求得家長的支持、配合。讓家長覺得教師是在關心他的孩子,而不至于胡攪蠻纏。后來,這一學生較過去有了明顯的進步。這就說明,教育的過程就是讓學生體驗的過程、轉化的過程。班主任在遇到棘手事情時,一定要冷靜,換位思考。譬如一個玻璃杯盛滿滾燙的水,你卻要急于端著喝,顯然是不行的,你能不能考慮重新換個杯子,或者采用其他辦法,問題也就解決了,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其結果師生發生沖突,氣的還是自己,何苦來著。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教育就是服務”的思想。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嚴之有理,以理服人。

3、嚴之有度

度即尺度,嚴并非無度。習慣的養成就是度。我很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大到理想前途教育,小到坐、立、行、走,都要求學生要規范入格。針對該班學生紀律有些松散,剛接手時,狠抓常規教育。制定班規,建立健全班干部,落實責任,大膽使用,堅持教育學生言必行,行必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高中階段的成長。

同時,度必須把握分寸。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常會碰到一些頭痛的事。如學生亂丟紙屑、上課遲到、迷戀網吧等行為。特別是一些學生不服管教,當面頂撞。這種時候,班主任也就最容易作出從重處罰的決定。然而過重的處罰必然會導致學生心中不服,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可能還會由此而埋下隱患。所以班主任平時應注意陶冶個人性情,對犯錯誤的學生應給他們留有改正錯誤的機會。曾有一個學生,因紀律觀念差,早上常遲到,問其原因,回答“起遲了”,再問,便“理直氣壯”地回答“晚上做作業睡得遲。”一個堂堂正正的借口讓老師一時無以對答。針對這一現象,我要求學生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時間表,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改變拖拉習慣。這位同學不遲到了,班上遲到現象也少了。

4、嚴之有方

嚴應講究方法。古人云:“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藥到病除,不得其方,適得其反。”如班上有個別學生很自私,缺乏愛心。每次捐款獻愛心都有較強的抵觸情緒。對這類學生如果采取強行批評的辦法,只會壓而不服。我就采取攻心戰術。選一些有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文章進行學習并展開討論,還給他們講了一個公司總裁一共捐獻了432部輪椅給腿殘殘疾人的事跡,感化他們,引導他們明白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人人都在付出,同時,人人又都在索取,你在享受的時候,正是別人對你付出了愛。在家里,你的衣食住行,是父母對你付出的愛;在學校,你的學習進步是老師對你付出的愛,在班上,你的良好學習環境是同學對你付出的愛。同時,加強對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讓每個人都樹立主人公的責任感。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社會需要關愛。

作為班主任,嚴之有方,還體現在對班級要進行科學管理,對學生要講清道理,處理事情要公平合理,不重罰后進生,也不偏袒優生;不縱容明知故犯者,也不委曲無辜受累者;力求一視同仁。方式、方法很重要,其實方里儲滿似水柔情。與學生交流應心平氣和,與學生交談應平心靜氣,師生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尊重人格,是大寫的高尚。

5、嚴之有恒

嚴必須持之以恒,優良的班風、學風不僅需要一個良好的開端,更要長期不斷加以培育。我十分注意高二年級的分化教育,注重抓學生學習品質的教育,現在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很多并非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干擾和影響。這時需要教師的引和導,要善于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工作中,我發現后進生也有上進心,也能上進,但上進的過程充滿了反復,這就需要反復抓,抓反復。如班上一個學生,學習習慣較差。我不知做了多少工作,有時真想放棄。但轉念一想,假如是自己的孩子就絕不會放棄。于是聯合家長,老師、班干部等多方面的管理,尤其是耐心的疏導教育,該生學習習慣已有些改變。我常想,后進生的思想工作好比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煮的飯吃了,掃的地臟了,總是做了又有,有了又做,似乎看不見,摸不著。那么對于反復無常的學生也是這樣,無論他怎樣淘氣,怎樣反復,我們作教師的都沒任何理由放棄,這是我們的職責。“凡事貴在堅持”,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一定會有功效,因為熱愛能夠創造奇跡,期待能夠激勵上進。把好高二關,還有重要的一條是:關注學生心態性格的變化,處理好“青春叛逆”,否則形神一散,學習注意力一分散,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出現落差太大的兩級分化。要求學生制定學習奮斗目標,按著既定目標,始終向前看,看到前邊的風景線。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持久不衰的信心。“你能行”、“你優秀”、“你最棒”的激勵應是教育的主旋律。

二、“勤”,即勤下班級、勤管理。這是形成良好班風學風的推動力。經常下到班里,走近學生,可以及時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能及時糾正班里的不良言行,有利于養成良好習慣。“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是成功的保證。上學年,我剛接手高二9班時,聽級組長介紹,該班紀律比較成問題。為了使同學們養成守紀的好習慣,一開始,我總是下到班里、宿舍里。每天早讀、下課時間、課間操時間、自習課、晚修、中午、晚上熄燈前都基本到位,甚至經常巡視、觀察上課情況。發現問題,當天就處理。如何處理?主要是做引導、疏導、感化工作。經過一個月的勤下班管理,同學們基本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學習習慣。以后則可以信任學生,少一些下班,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但少下班不等于少管理,為防止反復,可以用遙控和突擊檢查等辦法進行勤管理。一方面,教育學生要互相監督,共同維護班集體榮譽;培養好班干部,提高班干的管理能力,并從班干中了解情況,有問題及時疏導。另一方面,經常搞突擊檢查,讓學生始終感受到老師的高度責任心。一學年來,高二9班整個班風學風有較大改變,班級常規評比名列前茅,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四次大考中,第一次躍居年級第二,其余三次均列年級之首,一大批尖子生脫穎而出。勤管理,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責任心、愛心、關心,感受到班集體是值得向往的地方,形成人人都要為班爭光的良好氛圍。“勤”既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又有利于形成班集體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有利于實現培優轉差的良好效果。

三、“細”,即細心觀察、了解學生,做細致的疏導工作,重視管理的細節。“細節決定成敗”。細心地關注班里每一位同學,重視班里發生的每一件小事,關心每一科學習的情況,然后有的放矢地做工作,或個別談心疏導,或集體教育,或通過宣傳欄張帖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報道、故事,等等。如:發現有同學上課打瞌睡,課后及時找他來談,談身體狀況--談作息習慣--談學習--談課堂的重要性--談個人素質--談尊重他人--談老師的勞動--談如何為將來的工作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等等,細細地有目的地引導他明白道理,自覺改正。又如:一次,在跟科任老師溝通中,了解到有些同學不自覺完成練習,自習課就去班上突擊檢查學生的練習冊,發現確實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沒有認真完成練習,于是進行集體教育,講清道理,并提出具體要求。

四、“導”,即引導、疏導、指導。這是人性化教育的又一具體表現。對學生的管理忌簡單粗暴,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人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導”既要講清道理又要激發熱情、動力。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運用情感激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有利于達到教育目的。所謂情感激勵,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人的情感,使之產生人們所希望的傾向,并形成持久、穩定的熱情和人們所期望的上進心、內驅力。在形式上,“導”要重視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相結合,特別要重視個別教育,通過個別談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有針對性地做思想教育工作。每學期,我都找每一位同學談心,時間可長可短,有時10分鐘,有時半小時,有比較多思想問題的同學則需用1-2小時。班主任工作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時間,學生感慨地說:“老師,你為我們煞費苦心,付出了本應屬于您兒子的那份心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工作在講究方法的同時,還要注重樹立班主任的形象、威信。班主任不只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必須在教學業務上有過硬本領才能使學生信服。上學年,我擔任高一級兩個班和高二級三個班的政治課教學任務,都是新接手的班(因學校安排我任高二9班班主任,調整了我原任教的班),高一級用的是新課標教材。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我廣泛查閱資料,制作課件,經常會備課到夜里一點多。作為教師,必須樂于學、善于思、勤于教,不斷創新,尋找新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經過努力,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特別是高二級三個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學生跟我說:“經過高二的學習,才知道怎樣學政治,其實政治并不是那么難學,并不需要死記硬背。”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教師,能使學生學到知識并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是我最大的欣慰。做有良知又善教的老師自然就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而班主任形象的樹立也很重要,這會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育人既要言傳更要身教,我認為,好學上進、嚴于律己、熱情友善、公正民主、嚴謹寬容應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品質。形象和威信其實是一種人格的的魅力,借助這種魅力,班主任還應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如:教育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感恩,學會吃苦耐勞,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團隊合作,學會頑強拼搏,自愛自信而不自負,克服過分的自我,克服過分的個性張揚,等等。

另外,科任老師的協調是一個班級良好班風、學風形成的不可忽視的一環。教育是一門藝術,它是集體智慧的體現,教師離開學生就沒有表演的舞臺,同樣班主任離開科任老師的配合,也會孤立無援,孤掌難鳴。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注意與科任老師的協調,有幸的是與我合作的科任老師們,都很有教師的責任感,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中,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令我感動,也增強了我盡一個班主任職責的信心。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嚴以正班風,嚴以正學風。導之以法,疏之以理。管理有策略,寬容有尺度,以愛開藥方,以情作催化。嚴并不等于簡單的看、管、卡、壓,它是管理經驗的沉積。只要我們在教育中實現知、情、意、行的良好結合,貫徹人性化教育,就能讓學生在怡悅身心、陶冶情操中健康成長。“教育就是服務”,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今天服務于學生,明天學生服務于社會。這就是太陽的職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愿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實實在在的平凡事業。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