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總結: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總結: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2024-08-01 閱讀 6306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總結:淺談如何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什么是合作?個人認為:合作就是幾個人一起完成某種事情或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積極投入,有所收獲。對幼兒來說,合作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的品質,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合作的技能,如:相互分工、相互協商、相互謙讓、優勢互補、統籌安排等。

下面就美術活動“打造夢想”,談談我是如何引導幼兒學會合作的?

活動“打造夢想”就是讓幼兒根據自己小組喜歡的夢想職業,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呈現。由1個幼兒做模特兒,在大白紙上擺出相應的姿勢,其他幼兒進行描繪、添畫,把這個夢想職業的特征表現出來。

一、合作前,用集體討論的方法

在一項合作任務前,我會引導幼兒就這個任務如何進行合作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幼兒會對一些合作的常規、合作的分工、合作的注意點、合作的步驟等,進行交流。對上述內容明確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就避免了合作中一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合作也比較的順利。

在“打造夢想”合作前,引導幼兒討論,“合作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推選誰來做模特兒比較合適?”“大家一些繪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先干什么,再干什么?”通過具體的問題,引起幼兒的思考,在大家一起的討論中,還能把合作的經驗進行分享,使幼兒對合作的方法有所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小組成員能較有序的進行合作活動。

二、合作中,用適時介入的方法

雖然有了合作前的討論,但往往在合作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突發狀況的出現。這時,就需要老師細致的觀察,并判斷是否需要適時的介入,幫助幼兒解決合作中的問題。

在一小組活動中,發現幼兒小Q一直呆在一邊看,雖然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但整個活動中,都沒有真正的參與,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其他幼兒也并沒有發現、在意他的情況,于是我也開始加入到這一組,并嘗試性的問到:“小Q,你分到做什么呀?”他看了看我不說話,這時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你可以和我們一起來涂色。”一邊說著,一邊拿了一支蠟筆傳給小Q,并指著畫面說:“就涂這一塊。”在朋友的指領下,小Q拿起了蠟筆涂了起來。這時我指著接下來的一塊白色區域說:“這里應該涂什么顏色呢?”小Q想了想,左右比對了一下說:“是涂這個嗎?”我說:“為什么?”他說:“跟這邊一樣的。”我點了點頭,并說:“很棒,接下來要慢慢涂,涂均勻哦!”他笑咪咪的點點頭,接下來整個活動中都非常的投入。

三、合作后,用及時講評的方法

合作后可以進行及時的講評。這時,幼兒對合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好的方法和一些問題,感觸都比較的深刻。能幫助幼兒梳理好的合作方法,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困惑,為下次合作積累經驗。

有一組,單看每一個幼兒,其實能力都比較強,但是在今天的合作中,他們的作品在最后都沒有來得及完成。在講評的時候,幼兒自己進行了反思:因為有的人想這樣畫,有的人想那樣畫,誰都覺得自己有道理,誰都不愿意妥協,因此在一開始折讓費了許多的時間,最后就來不及了。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下次他們就不會在范同樣的問題了。

四、知道一些解決爭議的方法

合作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于合作人之間出現了分歧,如何解決分歧呢?可以引導幼兒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如:石頭、剪刀、布;舉手表決等。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合作的繼續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引導幼兒學會合作的方法,可能還不夠全面,以后還會更加關注的。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引導幼兒觀察螞蟻活動課設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根據興趣獲取有關螞蟻的一些趣事。

2.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有關螞蟻的一些趣事。

活動準備:電腦七臺,大屏幕等。

設計思路:

在以往的常識活動所不同的是,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更加注重調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孩子對螞蟻觀察、了解、親近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強調灌輸式地把知識一股腦地塞給孩子,完全不顧孩子的需要。因此,教育環節是一個大框框,而不是一個一個的細節,教師在參與孩子共同觀察,討論過程中,積極促使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多媒體課講的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幼兒盡可能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積極接納兒童的觀點,并且能接納不同的觀點,認同兒童的認知,積極運用激發、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螞蟻”這個活動內容,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孩子的觀察得到了在普通條件下無法觀察到的過程與現象。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把教學內容在大和小、遠和近、快與慢、整體與局部、外觀與內涵之間相互轉化,有利于細致觀察,還可以多次使用,創造了最優的學習情景,使幼兒增加了情緒體驗,接受感染。同時使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回憶上節活動所提出的有關螞蟻的問題。

老師:上節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提出了有關螞蟻的有趣問題,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就問,螞蟻的家在哪里?有哪位小朋友能回答的。

幼兒可能答:螞蟻的家在泥土里;螞蟻的家在樹上;螞蟻的家在石頭縫里

教師追問: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過渡:小螞蟻真有趣,還能在樹上筑巢,小朋友看見過嗎?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二、集體觀看黃瓊蟻筑巢,了解筑巢過程。

完整觀看一遍后,教師提問,黃瓊蟻是怎樣在樹上筑巢的?

幼兒可能答:它們把葉子都拉在一起,還請小蟲子來吐絲等。

教師繼續問:黃瓊蟻是怎樣把樹上的葉子都拉在一起,又請誰來吐絲呢?請小朋友再看一遍。

在第二遍觀看過程中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幼兒看不清楚的過程定格,讓幼兒邊看,邊講。

三、幼兒自由地在多媒體中尋找感興趣的信息。

教師:還有小朋友想知道螞蟻能做藥嗎?有的小朋友想弄明白螞蟻是怎樣長大的?還有想看清楚螞蟻是怎樣搬東西的?

請小朋友自己到電腦中找一找,可能會找到答案的。

四、經驗分享。

幼兒講講自己從電腦中看到的有關螞蟻的趣事。

幼兒可能答:我看見螞蟻真的能做藥的,還能做成酒。

教師:是真的嗎?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放大屏幕,師生共同觀看,引導幼兒邊看邊講。

教師再問:還看到什么有趣的事?

幼兒可能答:我看到黃瓊蟻在斗害蟲,黃瓊蟻咬住螞蟻不放,還翹起腹部,射出毒液。

教師:黃瓊蟻這么小,它是怎樣對付比它大的害蟲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集體觀看“黃瓊蟻斗鳳蝶幼蟲”,幼兒邊看邊講。

五、教師小結,引起幼兒再學習的愿望。

教師:螞蟻王國的趣事說也說不完,你們知道嗎?全世界有許多種螞蟻,我們今天看到的黃瓊蟻只是其中的一種。老師現在要向小朋友提一個問題,請小朋友們再看看,找找,問問跟我們在電腦中看到的不一樣的螞蟻,它們叫什么名字?在哪些地方不一樣?下次我們再來介紹。

篇3:教育隨筆:引導幼兒入睡妙招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教育隨筆:引導幼兒入睡妙招

對于剛升小班的幼兒來說,午睡時最頭疼的事情。

今天,吃過午飯,散完步,我帶領著小朋友回到活動室,剛才還有說有笑的蓓蓓小朋友,馬上就哭了起來。我怕其他小朋友受到影響,就趕快采用游戲的方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一招還真奏效,其他幼兒沒有跟著哭鬧。我靈機一動,何不嘗試用此方法引導幼兒入睡。當組織完幼兒喝水、入廁后,就和小朋友玩起了“聽音”的游戲。游戲是這樣的:“先請小朋友們聽一聽,活動室有什么聲音?”由于活動室聲音嘈雜,小朋友們說:“什么聲音也聽不見!”接著,我就用神秘的語氣告訴他們說:“老師聽見了小鳥的聲音,還有小狗的聲音。”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活動室立即安靜下來了。乘此機會我告訴他們,把小嘴巴閉上,頭枕在枕頭上,仔細聽就會聽到“美妙”的聲音了。說完,我就先躺在了枕頭上了,自言自語說:“這聲音真好聽!”小朋友們聽了我的話,都紛紛效仿躺在了枕頭上。看到他們都安靜地躺下了,接著說:“咱們比一比,看誰聽到的聲音最多。”小朋友聽了我的話,都認真地聽聲音,活動室非常安靜,不大一會兒,小朋友們都進入了夢鄉,改變了往日的哭鬧現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