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巧用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巧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一個班級的常規好差,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成長環境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可以這樣說,沒有良好的常規,就沒有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常規培養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下面就淺談一下我們班的常規管理。
㈠音樂的巧用
1.收歸玩具是我們會固定播放幾首幼兒熟悉的歌曲,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伴奏下一邊哼著歌曲一邊收拾積木玩具。
2.要集中幼兒進行活動時,我們會播放歡快的《鈴兒響叮當》
讓幼兒假裝駕著小馬車,歡快的回到座位上。
3.要洗手了,我們會伴隨著《洗手歌》,一邊唱著一邊認真的完成洗手任務。
4.要排隊了,我們會播放一首歡快熟悉的《火車快飛》,讓孩子們開著火車排成整齊的隊伍走出教室。
5.心得:自從利用了音樂的使用,給我班的孩子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信號,逐漸形成條件反射。擺脫了我們平時一遍一遍說教的束博。
㈡游戲的巧用
1.餐后,要培養孩子用毛巾擦臉擦嘴的習慣,剛開始孩子們總是不能堅持,一遍一遍的強調后,效果總不理想。于是,我們兩個老師,就對孩子說:“哇,你看,你們都變成小貓咪了,滿嘴滿臉都是油。小貓咪,咱們來洗臉吧。”于是孩子們被吸引住了,一起學著小貓咪,做洗臉動作。
2.午餐后的散步,多次發現孩子有追跑現象,多次提醒,收效甚微。于是我們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之后我們散步會學蝸牛、小猴子走鋼絲等。
3.心得: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接受教育也是幼兒所樂于接受的。
㈢值日生的巧用
1.負責檢查孩子們飯前飯后洗手的情況。
2.負責午睡后協助幼兒疊被子。
3.負責分發活動材料。
4.有的當班級中“交警”。
5.心得:值日生分工明確,剛開始我們請能力強的孩子來擔任,后來就慢慢全班幼兒輪流擔當。這是一個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過程,能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自覺或不自覺的助人為樂中學習了常規。
㈣贊美的巧用
1.幼兒洗手不認真,特別是我們大班的孩子,道理講了,方法教過了,最初幾天還洗的挺認真,時間長了就開始敷衍了事。因此,我們在幼兒洗手的時經常表揚和激發幼兒愛美的感受:“某某小朋友的小手又白又嫩,因為他每次都認真的洗手,看洗的多仔細,過幾天他的手一定會變的更好看。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你要認真洗手,手上會有香皂的香味。現在,每次洗手,孩子們都會主動的把干凈的手伸出來聞一下和看一下。
2.心得: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和表揚,孩子們會因為你的一句簡短的贊許開心半天,而更加努力的做好每件小事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常規,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更需要我們潛移默化的熏陶。可見,在幼兒的常規教育中融入快樂教育的藝術是多么重要。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中揚實驗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
中揚實驗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
常規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孩子學會適應集體生活并具備初步獨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規教育方法很重要。我們為了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常規也嘗試進行了以下幾種常規教育方法: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讓幼兒通過老師對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幼兒有個榜樣學習,其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方法。幼兒的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但幼兒對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我們老師應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特別是對能遵守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并鼓勵其他幼兒像其學習,鞏固,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解決幼兒不愿洗手的壞習慣,老師可以讓以養成洗手習慣的幼兒做示范、展示給幼兒看,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干凈后,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幼兒有種榮譽感,逐漸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二、引導法
引導法實際也是種榜樣教育,主要通過講述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從而使幼兒遵守常規、做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都喜歡聽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內容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如:老師向幼兒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幼兒明白故事中的角色,教育幼兒愛惜糧食。在進餐時強化幼兒,這樣幼兒就會有意識,因此,掉飯粒現象明顯減少。老師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兒在故事中明白。
三、行為鞏固法
行為鞏固法是教師定期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檢查和評比,從而是幼兒在生活常規的約束下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在鞏固的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評紅花的方法,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教育。
從小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對幼兒的成長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所以,在本次的幼兒常規展示中,幼兒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的常規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在這里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常規教育方法。
最后,也想對大家說,常規培養是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不怕煩,有耐心,多與孩子交流,你會從孩子身上看到許多閃光的東西,讓那么多閃光點凝聚在班級里,那你的班級一定是一個特色的常規班。
篇3: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巧用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巧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一個班級的常規好差,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成長環境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可以這樣說,沒有良好的常規,就沒有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常規培養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下面就淺談一下我們班的常規管理。
㈠音樂的巧用
1.收歸玩具是我們會固定播放幾首幼兒熟悉的歌曲,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伴奏下一邊哼著歌曲一邊收拾積木玩具。
2.要集中幼兒進行活動時,我們會播放歡快的《鈴兒響叮當》
讓幼兒假裝駕著小馬車,歡快的回到座位上。
3.要洗手了,我們會伴隨著《洗手歌》,一邊唱著一邊認真的完成洗手任務。
4.要排隊了,我們會播放一首歡快熟悉的《火車快飛》,讓孩子們開著火車排成整齊的隊伍走出教室。
5.心得:自從利用了音樂的使用,給我班的孩子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信號,逐漸形成條件反射。擺脫了我們平時一遍一遍說教的束博。
㈡游戲的巧用
1.餐后,要培養孩子用毛巾擦臉擦嘴的習慣,剛開始孩子們總是不能堅持,一遍一遍的強調后,效果總不理想。于是,我們兩個老師,就對孩子說:“哇,你看,你們都變成小貓咪了,滿嘴滿臉都是油。小貓咪,咱們來洗臉吧。”于是孩子們被吸引住了,一起學著小貓咪,做洗臉動作。
2.午餐后的散步,多次發現孩子有追跑現象,多次提醒,收效甚微。于是我們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之后我們散步會學蝸牛、小猴子走鋼絲等。
3.心得: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接受教育也是幼兒所樂于接受的。
㈢值日生的巧用
1.負責檢查孩子們飯前飯后洗手的情況。
2.負責午睡后協助幼兒疊被子。
3.負責分發活動材料。
4.有的當班級中“交警”。
5.心得:值日生分工明確,剛開始我們請能力強的孩子來擔任,后來就慢慢全班幼兒輪流擔當。這是一個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過程,能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自覺或不自覺的助人為樂中學習了常規。
㈣贊美的巧用
1.幼兒洗手不認真,特別是我們大班的孩子,道理講了,方法教過了,最初幾天還洗的挺認真,時間長了就開始敷衍了事。因此,我們在幼兒洗手的時經常表揚和激發幼兒愛美的感受:“某某小朋友的小手又白又嫩,因為他每次都認真的洗手,看洗的多仔細,過幾天他的手一定會變的更好看。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你要認真洗手,手上會有香皂的香味。現在,每次洗手,孩子們都會主動的把干凈的手伸出來聞一下和看一下。
2.心得: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和表揚,孩子們會因為你的一句簡短的贊許開心半天,而更加努力的做好每件小事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常規,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更需要我們潛移默化的熏陶。可見,在幼兒的常規教育中融入快樂教育的藝術是多么重要。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