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讓幼兒充滿自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總結:讓幼兒充滿自信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生活條件好了,有的家長過分的嬌慣孩子: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孩子的一切由家長代勞,視幼兒為柔弱的個體,總是煞費心思為孩子解決各種困難。這樣一來,這些孩子就失去了許多動手操作的機會,久而久之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他的一切都應該是大人來安排并操作的,自己只需等待就可以了。這種過度地照顧和過分地保護,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能力、活動能力,更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長久這樣會造成他們不善于交往,有較強依賴性,他們優越感很強,要求很多,但實際能力卻很差,一旦遇到需自己解決的問題,往往舉手無措,缺乏信心。再有,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事事強過別人,慣于橫向攀比。例如,有的家長到幼兒園看了孩子的作品,發現自己孩子有不如別人的地方,便對孩子說;“你看人家畫的”、“某某畫得比你強多了!”……這種言語刺激讓自己的孩子在自我成就與家長的完全否定中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從而產生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暗示,導致缺乏自信。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發現了如下現象: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的老是那幾個孩子;游戲活動中多數孩子是按老師的要求或在別人的帶動下參與的,不然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稍微有點兒難度的事情孩子們會說“我不會、我不敢”……..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信心,使他們具有一生都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這是幼兒教育很重要的一點。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氣!培養幼兒良好的自信心,使他們具有一生都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質,這是幼兒教育很重要的一點。
(一)以關注和肯定喚起幼兒的自信心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把溫情、喜歡、關懷、尊重、認可、愛撫稱為積極的關注,并把它看作是人類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他的內心是極度恐慌的,老師的撫摸、微笑、點頭、親吻等不僅會使幼兒產生安全感,還會讓他對陌生的環境產生基本的信任。在工作中,我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善于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如:穿衣服時互相拽袖子、扣紐扣;喝水時互相拿杯子;就餐時互相遞餐具等。充分感受被同伴和老師接納、喜愛的快樂,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喚起幼兒的自信心。
(二)以鼓勵和實踐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關愛每一個幼兒,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但,,在日常生活中,我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需要,設計各種幼兒喜歡的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參與,相互觀摩評論,如:在建構區,我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互相幫助完成難度更大的作品,使幼兒學會辯證地認識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他們在一次次地嘗試、探索、創造中,逐步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三)以賞識和信任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優點,自信心較弱的幼兒在班里往往比較沉默,不太表現自己的優點,也很少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老師要特別關注這些沉默的幼兒。要做到賞識孩子,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用"你真笨"、"你什么都不知道"等過激語言,而是毫不吝嗇地說:"你真棒"、"你肯定能行"、"你真聰明"等鼓勵之類的贊語,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最膽小怯懦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嘗試一些在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作為老師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夸張的表揚鼓勵,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以口頭表揚或小紅花予以鼓勵,老師的賞識和信任不僅會使孩子減少心理緊張,看到自己的長處,還能讓孩子從成功中增強自信心。
(四)樹立榜樣,激發幼兒的自信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幼兒階段孩子喜歡模仿,其他孩子能做到的事又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同時模仿同伴又能夠盡快的獲得同樣的成功,所以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根據需要適時的為幼兒樹立各個小榜樣,既防止了能力強的孩子
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又很好的激發了能力稍弱的孩子的自信心。如:在評選故事大王活動中,我首先安排幾個性格活潑、善于表現的孩子輪流講述精心準備的小故事,并對他們精彩的表現給予熱烈的掌聲,既活躍了氣氛又讓其他孩子產生了躍躍欲試的強烈欲望,這時再有意識的找正在猶豫的孩子上臺講述已經很熟悉的故事。有了前面的小榜樣,孩子們都能順利的完成故事講述,成功的喜悅是寫在臉上的。對于平時表現內向的幼兒敢于上臺講故事更是報以熱烈的掌聲。該活動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而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積極體驗會增強幼兒的學習動機,激發幼兒再次嘗試的欲望,更激發了幼兒的自信。
(五)正確分析原因,保護幼兒的自信心
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孩子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應珍視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要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只有不斷戰勝困難的人,才能進步。所以我會不失時機的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如:在講述故事"誰的本領大"時,我反復提問長頸鹿和猴子為什么自己摘不到蘋果,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但也有自己的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互相幫助。讓自信心弱的幼兒多談自己的長處,自信心強的幼兒多談別人的長處,幫助幼兒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成敗,永遠充滿自信。
(六)與家長步調一致,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如果教師注意對幼兒進行鼓勵、表揚,幼兒卻在家長的隨意貶斥、否定下形成不良的心理暗示;或者,教師注意給幼兒創造鍛煉的機會,幼兒回家后家長卻什么都不敢放手,大包大攬,是不可能培養和建立起幼兒的自信心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起到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家長園地、利用家長會等向家長宣傳,使家長認識到幼兒自信心培養的重要性及其正確的教育原則和方法。同時,我經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與家長進行簡單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家長的教養態度、親子互動方式等情況,并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家長進行指導。同時要求家長以便條的形式及時向我反映孩子在家表現,讓我對班上的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堅信,幼兒園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定能培養出自信、自強的新一代。
三、取得的成效
在日常工作中,我將上述方法靈活應用于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并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讓每個孩子無論從行為習慣還是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明顯進步,孩子們在各項活動中,表現得都那么自信、坦然,每天健康快樂的成長!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研究
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研究
俄體中心校兒園教師:李兆紅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的,自由選擇、自由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意義
在近年來的幼兒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視教育觀、幼兒觀的轉變,提高了對自主游戲的認識。從中可以認識到,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除了教師預設好的游戲活動,幼兒自主的游戲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幼兒自主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主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又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因而在自主性游戲中較適合對退縮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矯正幼兒的退縮性行為,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自主游戲和自信心培養關系的分析,提出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發揮自身潛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存在的問題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游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也是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戲理念向游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自主游戲理念向自主游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通過剖析幼兒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提出一些建議,為提高廣大教師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技能等方面提供參考。
目前在現實中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像樣時,就會主動地示范,再讓該幼兒照著做一遍。這是教師對游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游戲的權利。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正確認識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自主游戲的指導原則。
篇3:教育隨筆:配合家長幫助幼兒獲得自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教育隨筆:配合家長幫助幼兒獲得自信
要孩子做事有信心,家長必須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少父母把孩子視為柔弱的個體,總是竭盡全力為孩子解決各種困難,這種過度的照顧和過分的保護,實際上奪取了孩子鍛煉的機會,一旦遇到困難便不知所措,因而更易受挫折、失敗,并形成自卑心理。與此同時,有的家長經常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對孩子嚴厲粗暴,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輕者批評,否定,重者訓斥,指責,甚至諷刺挖苦。長期處于這種缺乏接納、關愛的環境中,孩子就會變得心情憂郁,缺乏自信。所以我經常分析每個兒童的發展特點,并根據每個幼兒的獨特性,揚其長,避其短,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及時調整好他們的心態,使他們育方法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排除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為他們創造一條最能發展其特長的道路。并與家長聯系,交流教育經驗,共同討論有效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家時,無論干活、講話,只要出現閃光點就及時給予鼓勵,平時,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家長也要充滿自信地擊風搏浪,為孩子樹立了奮發進取、做事有信心的榜樣,這樣持之以恒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增強。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