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語言指導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淺談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的語言指導
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自主性、創造性較強,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較高,但受自身經驗和能力的限制,在游戲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障礙,此時,教師恰當的語言指導能夠提高幼兒游戲的品質、促進師幼關系的融洽、推動幼兒認知與社會能力的發展。因此,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對幼兒進行語言指導極為重要。
在中班幼兒的角色游戲中,教師指導的主要方式是語言指導,不同的語言指導方式對于不同的游戲情境和不同的幼兒,其指導效果是不同的。伍德研究發現,如果教師指導語言運用不當,會打斷幼兒的游戲;如果教師能有技巧地詢問相關問題,與幼兒進行對話,則可使語言指導達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師能否恰當地運用語言,對幼兒角色游戲進行指導,直接決定了幼兒的游戲主題能否順利發展,也決定了教師的介入是激發了幼兒游戲的興趣,還是挫傷了幼兒游戲的積極性。教師在游戲中的語言指導是否合理,關系到幼兒自身積極主動性、創造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幼兒游戲時運用不同類型的語言,既能提高指導游戲的效果,又能保證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得以發揮,還能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有技巧地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使教師與孩子的對話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運用語言來達到教師預期的目的,讓幼兒的游戲更好地進行呢?
一、多用鼓勵式語言,調動幼兒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鼓勵式語言通常是以老師鼓勵的語言形式出現,目的是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以及規則意識的形成。對于幼兒在游戲中的某些不良行為習慣以及違規行為,我們在指導時不一定直接指出來,可以多多采用一種鼓勵式的正面語言,把希望幼兒出現的行為要求提出來,讓他們知道該怎么做。如:有一階段我們在觀察中發現,游戲時幼兒的行為不盡如人意:游戲結束后不會將玩具放回原處、掉在地上的玩具只當沒看見、游戲時遇到困難了或者與同伴發生爭執后,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只會找老師求助或告狀……一次,游戲才開始不久,就有小朋友來告狀了:“老師,他們又買了好多東西送到我們家來了,弄得我們家里亂七八糟的?!毖曂?,只見娃娃家地上、桌上、床上都堆滿了東西,簡直無處容身。見此情景,我來到娃娃家微笑著鼓勵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家的人都很能干的,等會兒我來你們家做客,相信你們一定會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凈凈的!”果不其然,還沒等我邁出娃娃家,孩子們就動手整理了起來。不一會兒功夫,娃娃家就變得干凈又整潔了。
可見,我們在指導幼兒游戲時,如果多采用鼓勵式的正面指導語,幫助幼兒明確該做什么、怎么做,能充分調動幼兒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游戲行為。
二、適用提問式語言,啟發幼兒的游戲思維。
提問式語言可以啟發幼兒的游戲思維。采用這種方式的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把游戲進行下去,及時反饋幼兒的游戲行為,啟發幼兒的思維。如果我們在指導幼兒游戲時,能適時、適當地運用提問式語言,將對幼兒的思維發展、游戲進展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游戲中,對于不需要幼兒思考或努力嘗試即可回答的問題,我們應盡量少出現,如“這是什么呀?你在干什么呀?”等,老師應根據幼兒游戲開展的情節,當幼兒需要幫助或有指導的必要時,有目的地提出問題,如:“你跑來跑去是在干什么呀?(用于了解游戲的情節)”;“點心店里除了廚師和服務員以外,還有誰呢?(當幼兒發生爭搶游戲角色的時候)”;“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沒有了,怎么辦呢?(啟發幼兒學會用替代材料)”;“媽媽除了燒飯還可以做什么事情呢?”、“警察的工作是不是只抓壞人呀?(用于幫助幼兒對媽媽以及警察職業的進一步的了解和關注,達到豐富游戲情節的效果)”等。
中班幼兒在游戲中會反映出自己原有的經驗,老師的問題可以幫助他們拓展思維的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去獲取經驗,使生活中零散的經驗得以整合。在幼兒游戲過程中,當老師發現幼兒需要幫助時,不要一廂情愿地進行直接指導,可以問問幼兒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老師的幫助,如:“你有什么需要幫助嗎?”“要不要我來幫助你?”等。老師在游戲中應適當運用提問來幫助幼兒主動提取已有的經驗,用于新的、或不同的情景中,要注意根據幼兒游戲的情節發展需要,根據游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把幼兒面臨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擺在幼兒面前,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尋求解決的途徑,起到促進游戲情節發展的功效。
三、慎用建議式語言,豐富幼兒的游戲情節。
建議式語言指導是教師在幼兒角色游戲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指導方式,指的是教師運用詢問或者陳述的方式,向幼兒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張,以此提示或暗示幼兒解決問題的指導方法。建議式語言的指導具有非強迫性的特點,即教師不是直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也不是以不可抗拒的命令方式要求幼兒按照老師的方法解決問題,而是給出幾種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幼兒既有選擇的自由,也有拒絕的自由,而且語言中暗含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建議式語言有時很容易演變為指令式語言,所以我們在指導幼兒游戲過程中,不要為了盡快達到目的而出現一些指令式的語言,要慎言慎行,巧妙運用。如:當發現娃娃家的孩子試圖把剛買來的菜放在堆滿東西的桌上,而又不方便擺弄玩具時,如果老師介入時直接對幼兒說:“不要把菜放在桌上,放到冰箱里(或別的地方)去?!边@種不可選擇的指令式語言較為主觀,雖然老師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是幼兒的意愿卻被淹沒了。要是我們能夠在了解幼兒的游戲特點、尊重幼兒意愿的前提下,根據游戲情節發展的脈絡,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指導,將會達到更好的指導效果。比如,老師此時介入時不妨采用這樣的建議式語言來指導:“我覺得如果你們把菜放在冰箱里或者放在旁邊會更好些!”中班幼兒畢竟是以行動思維占主導,這樣不僅豐富了游戲情節,還讓幼兒感覺到了自主和尊重,能比較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指導。
四、巧用指導式語言,形成幼兒正確的價值觀。
幼兒游戲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中班幼兒他們自己并不知道篩選,對于游戲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他們可能還會模仿一些不良現象,這時教師不能隨便評價,而應該引導幼兒來加以討論、指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指導式語言的運用要在對孩子進行充分的觀察后,巧妙地運用,可以當時就用,也可以在游戲講評中運用。如:孩子們在玩“愛心醫院”游戲時,有個“病人”前來看病,原因是感冒了,有點咳嗽。于是,小“醫生”隨手拿起針筒就在病人的脖子上扎針,像這樣的游戲行為完全是不符合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景的,但從孩子的心理上分析,他們認為身體什么地方生病了不舒服,就應該在什么地方“施藥”。我當時看見了并沒有急于糾正幼兒的問題行為,而是在孩子游戲結束后,將這樣的游戲場景讓他們再現了一遍,并在再現過程中結合了我的一些語言描述,然后問孩子們:“你們去醫院看病,醫生是不是看你哪兒不舒服就在哪兒打針呢?”孩子們紛紛搖頭說:“不是的。”“那應該怎么做呢?”有的說:“醫生是在屁股上給我打針的。”有的說:“醫生是在我的手上打針的,還要吃藥?!薄谶@樣的場景下進行討論,引導幼兒對自己已有生活經驗的回憶,幼兒把各自看病、打針、吃藥等零散的體驗與同伴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去碰撞自己已有的游戲行為,把有益的經驗串成了一條線,使他們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經驗,為下次游戲的開展提供“新的源泉”。
每一種語言指導方式的使用都有較強的情境性,因此,老師必須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情境具有較強的判斷力,并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在幼兒進行自主性游戲時,靈活運用指導語言,抓住適當的時機,加以點撥、啟發、和引導,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游戲指導的有效性,而且能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游戲3D角色設計師崗位職責要求
游戲3D角色設計師職位要求
1.??埔陨蠈W歷,藝術類專業,1年以上3D游戲角色制作經驗;
2.具備扎實的繪畫功底,較強的審美及造型能力;
3.精通人體、動物的解剖結構;
4.熟練使用3DMAX、Photoshop、Bodypaint及相關軟件;
5.對各種美術風格有把控能力,較強的獨立創造力;
6.有責任心、善于溝通、樂于合作;
7.有Unity3D項目經驗優先。
游戲3D角色設計師崗位職責
1.負責3D游戲中的各類角色、怪物設計與制作;
2.準確還原原畫設計,完成高質量的3D角色作品;
3.根據工作需求,不斷學習新的美術工具及制作技巧。
篇3:游戲角色原畫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職責描述:
崗位職責:
1、負責手機游戲的前期人物半身像、套裝、武器、怪物、NPC、時裝、寵物等原畫的設定。
2、熟練掌握立繪、人設。
職位要求:
1、美術或相關專業畢業;
2、手繪能力出眾,并能熟練運用各類平面設計制作軟件,色彩感覺強;
3、擅長設計各類風格不同的服裝、人物、怪物、等;
4、2年以上同行業工作經驗,擅長Q版、日韓風格優先;
5、良好的溝通理解能力,合作意識強。
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大專及以上
語言要求:不限
年齡要求:不限
工作年限:經驗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