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總結:指導小班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總結:指導小班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2024-08-01 閱讀 2801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總結:如何指導小班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大的愛好是與同伴一起做各種游戲,而游戲也是孩子在園一日生活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這是對游戲這一現象的正確總結。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對幼兒的語言、社會交往、知識經驗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游戲我們的孩子從同伴身上學到了知識,學會了交往,也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了屬于自己的真實的實踐經驗。

一、創設良好環境,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激發游戲興趣。

幼兒的游戲離不開各種豐富的游戲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戲材料會使幼兒產生遐想,從而萌發他們做游戲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齡小,能力弱的特點,我們以提供成品的游戲材料為主,主要是發動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廢舊的瓶瓶罐罐,經過我們老師的改造,再次利用,既逼真又節省,這樣使孩子們玩游戲的興趣大增。如在娃娃家里,我們投放了各種逼真的水果、蔬菜、炊具等幼兒來燒飯做菜,孩子們在娃娃家里可謂百玩不厭。我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除了娃娃家之外,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逐步開設了小醫院和超市點心店的游戲場景。在醫院里,我們投放了白大褂和帽子,還有各種醫療用品,當孩子穿戴整齊后,看起來還真像個小醫生,有模有樣的。在超市里,我們里投放了手工做的:餛鈍、荷包蛋、面條、餃子等,既豐富了超市里的物品又滿足了娃娃家的需求,幼兒利用這些場景,游戲情節逐步擴展豐富,扮演角色的興趣越來越濃了。

二、結合主題,生成游戲,豐富游戲內容。

我們開展的“活動整合”課程,提倡的是各教育元素整合進行,各領域有機滲透,因此我們平時也很注重把游戲和主題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游戲的作用。本學期,我們根據不同主題的開展,抓住幼兒的興趣,生成了“小醫院”、“超市”、“點心店”等游戲,使游戲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延伸。主題與游戲緊密結合,使角色游戲的內容更廣泛、深入,讓孩子的情感、知識在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開學初,孩子不會用普通話交談,一些內向的幼兒不愿主動參與游戲,也沒有角色意識,我們就根據主題《辦家家》創設了多個娃娃家,通過溫馨的游戲環境讓孩子們自己學習招待小客人,主動參加游戲。隨著主題的變化,我們在《車子叭叭叭》這個主題中開設加油站,投放了各種公共汽車,材料的不斷更新,讓孩子們對游戲的始終保持最高的熱情;在《蔬果舞會》主題中,我們則開設了點心店游戲,投放了橡皮泥讓孩子做各種簡單的果蔬,并進行買賣活動,不僅提高了動手制作的能力,語言交往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孩子們在和同伴一起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與老師、同伴共處的快樂。

三、加強角色意識,豐富游戲經驗。

小班幼兒在角色游戲剛開始時角色意識是很淡薄的,表現在有些幼兒常常無所事事,處于一種觀望狀態,還有些幼兒搶著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戲進行中,有的幼兒一會兒說自己是媽媽,一會兒又說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誰?游戲很難開展下去,于是,我們就實行了掛牌游戲,問幼兒“你今天要做什么?”“誰愿意和他們一起做?”“告訴大家你今天扮演誰?”等等,讓幼兒掛著牌子,來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角色。如在一次游戲中,當一個娃娃家的爸爸肖涵抱著娃娃去散步時,看到別人在玩槍,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這時我就抱起娃娃大聲喊:“咦,這是誰的孩子?誰家丟了孩子?”當幼兒走過來抱娃娃時,我就適時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應照顧好孩子,不能讓孩子走丟了。”針對一些平時較內向的幼兒,我就帶他們參加游戲,如當顧客,當娃娃家的客人等。

掌握和積累生活經驗是游戲開展的基礎。而小班幼兒欠缺的就是游戲經驗。為此,我們除了在平時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外,還要經常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小班幼兒的游戲主要以“娃娃家”為主,游戲內容大多反映父母對娃娃的關心和照料,因此,我讓幼兒回去觀察爸爸媽媽的日常生活及勞動情況,然后,組織幼兒進行談話,讓幼兒說說所見所聞,再用游戲口吻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內容遷移到游戲中去,慢慢地,幼兒知道怎樣做爸爸、媽媽,在家中該做些什么事了。如:任心的媽媽是個家庭主婦,把家料理得僅僅有條,于是,任心來到娃娃家扮演媽媽起來也忙個不停,她圍上圍巾擇菜、炒菜、做飯忙個不停,看到旁邊有一個布娃娃,她就會把布娃娃抱在懷里,口中還不停地說:“寶寶你不要哭!媽媽喂你,寶寶你不要哭!媽媽喂你,你吃呀!”

四、注重游戲評價,提高游戲水平。

講評是角色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講評活動中,師生共同參與,講述游戲情況,交流活動經驗,同時還能一起解決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樂。雖然是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不是很連貫,也不精煉,但每次游戲后,他們很樂意表現自己,都喜歡講講活動中所發生的事,于是,每次活動后我們都給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孩子們來說說自己今天扮演的角色,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如:每次游戲后,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總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娃娃過生日了!”“今天我們家里有小偷來偷錢。”“娃娃尿床了,我和媽媽一起洗被子了。”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講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參與講評的孩子也多了,聲音也變得自信而響亮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講評中,還可以通過表揚那些玩得好的幼兒來激勵其他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這一環節來讓幼兒參與討論,共同商量、解決。比如游戲過程中,我發現一些幼兒總是把娃娃亂扔,一會兒丟在煤氣灶上,一會兒又扔在籃子里。于是在講評過程中,我將這一問題提了出來,請幼兒來說一說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該怎么做?孩子們立刻討論開了,“娃娃要放在床上”“爸爸媽媽可以抱著娃娃”“還可以帶著娃娃一起碗”……通過與孩子們的共同討論來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在下一次游戲中能得以改進,在游戲中也能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總之,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的一種典型的游戲類型,也是幼兒最喜歡,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心理需要的一種綜合性強的游戲方式。要真正實現角色游戲的教育功能,教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確保角色游戲教育作用的體現,促進幼兒多方面充分發展。適時的指導,不僅可以豐富幼兒游戲主題,增加游戲情節,促進角色交往,還能提高幼兒組織活動的能力,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兒角色游戲水平,使角色游戲開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以燒烤店游戲為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主體地位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以“燒烤店”游戲為例淺談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經驗的一種游戲。一個能讓孩子沉浸其中的角色游戲,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更能陶冶孩子的個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獲得積極的游戲體驗,享受快樂的童年生活。

實踐中我們發現,我們小班孩子從玩娃娃家開始,對角色游戲總是樂此不疲,孩子們在游戲里自由地扮演著自己喜歡的各種角色,享受著角色扮演帶來的各種快樂,顯然,這樣一種快樂,源于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主要角色。為此,我以小班“燒烤店”游戲為例,談談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主導作用:

一、發現幼兒興趣點,游戲主題由教師預設轉向幼兒主動生成。

幼兒角色游戲的主動建構首先表現在是否能擺脫教師的高預設,是否能在孩子真實經驗的基礎之上,根據自身的興趣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共同商討、自主生成游戲主題。“燒烤店”游戲主題的產生則經歷了這樣一個幼兒自主生成的過程。在開展角色游戲內容之前,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平常你喜歡吃些什么?玩些什么?為什么?好多孩子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的孩子說:“我喜歡吃麻辣串”、有的孩子說:“我喜歡吃燒烤”孩子們說的津津有味。最后在孩子們的一致討論下,我們決定開展以“燒烤店”為主題的角色游戲。孩子們還有模有樣的學著燒烤師傅的燒烤動作,看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豐富的。

二、找準幼兒參與點,游戲過程由被動參與轉向幼兒主動參與。

當角色游戲的內容由教師的預設轉為由幼兒自主生成,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的確立,主動游戲的能力也隨之顯著增強。

1.主動參與材料提供

在以往的角色游戲中,游戲活動的環境和材料大多數是由教師創設、制作的。在角色游戲“燒烤店”中,我嘗試大膽放手,鼓勵幼兒來創設游戲環境和制作材料。

在進行游戲材料準備之前,我們組織孩子們一起回憶并討論:你在燒烤店里吃些過什么?你覺得我們的“燒烤店”需要哪些材料?這些材料應該怎么做等等,討論后讓幼兒參與游戲材料設計與制作準備。在家長們的全力支持與配合下,我們收集了很多成品、半成品和廢舊材料,和孩子一起共同制作游戲活動所需材料,共同討論游戲的空間布局,參與游戲準備的過程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游戲興趣,加深了游戲體驗。

2.自主選擇角色扮演、解決角色沖突

以往在開展角色游戲時,總是由老師請一些能力比較強的幼兒來扮演游戲中的主要角色,這種看似“正常”的安排,實際讓幼兒失去了自主選擇角色的機會,更讓一些孩子漸漸失去了扮演角色參與游戲的興趣。只有孩子喜歡的角色,才能被孩子所接受、讓孩子感興趣,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在角色游戲中,我們嘗試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參與游戲,這不僅滿足了孩子角色扮演的愿望,更體驗了自主選擇角色的快樂。

記得有一次玩游戲,毛毛和牛牛都選擇了燒烤師的角色,可是我們只有一個燒烤師的角色,我沒有馬上的上前去詢問,只是在一旁觀。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剛開始他們兩個就一直僵持著,誰也不讓誰,這時當顧客的小雨就說了:“我都選好了食物,誰來幫我烤啊?”他們兩個互相看著對方,毛毛開了口說:“牛牛今天我讓你來當燒烤師,因為我才當過,所以這次我就讓給你吧!我來當服務員,幫助你一起來燒烤可以嗎?”這時牛牛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在這時我走到他們的面前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并表揚了毛毛說:“毛毛你真棒,小朋友之間就是要這樣互相謙讓的。”這樣毛毛開心地選擇了服務員這個角色牛牛扮演燒烤師的愿望也得到了滿足。

幼兒只有建立彼此樂于接受和認同的規則,才能保證游戲的開展,才能享受角色游戲帶來的快樂,這就需要教師的適時介入和引導。現在每次游戲前孩子們也從原先爭搶角色到開始互相討論、協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們會表示以換班的辦*流擔任角色,或是角色謙讓給沒做過的一方來做,學會了在爭執與協商中建立規則、解決矛盾。

3.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生成新內容

在角色游戲活動中,我們都清楚地認識到:游戲材料的提供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隨著主題的深入及游戲的進行不斷地補充和變換的,而新的游戲材料往往是在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

記得有一次,萱萱在燒烤店里買完烤串后對老板說:“老板,請給我打包帶走”,這時當老板的天天小朋友著急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準備打包的盒子,這可怎么辦呢?萱萱也很堅決的要打包打走,我看見天天在那不知所措,可沒過多久我看他往我們的百寶箱區域方向。哦,原來他想到了我們還有個百寶箱,里面也許有他想要的東西。這時我看見他從百寶箱里拿出了一個飯盒開心的回到了燒烤店,給這位萱萱將食物打包了,游戲很自然地進行了下去。從這可以看西湖問題的解決讓孩子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現在的“燒烤店”里,孩子們會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地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現場制作的材料和替代物的應用越來越多,游戲內容越來越豐富,孩子的游戲興趣也在材料不斷添加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增強。

隨著游戲內容的不斷豐富,孩子們又愛上了角色游戲。在觀察孩子進行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我又發現,幼兒對游戲區一些投放時間較長的游戲材料漸漸又失去了興趣。孩子們在燒烤店游戲時總是重復著烤魚、烤香腸、等,如果繼續這樣的話,游戲將不能持續的開展下去。為此,游戲結束評價時,我決定拋出游戲中的問題,吸引幼兒主動介入。

評價時我與幼兒一起展開討論,我向孩子們介紹了燒烤店的工作人員對待顧客熱情、服務周到;接著我轉過話題:“可是也有顧客反映我們燒烤店里總是賣烤雨,賣烤香腸,沒有新意。怎么辦呢?”孩子們聽了紛紛舉手,爭著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可以賣海帶、金針菇。”“還可以賣蘑菇、賣龍蝦。”“還可以賣年糕。”……我趁機說:“燒烤店里沒有海帶、金針菇、蘑菇、龍蝦、年糕怎么辦?”孩子們很快進行了分工,主動領取了自己想完成的任務,在孩子與我們老師的配合下,燒烤店里多了用海綿紙自制的海帶,青菜、胡蘿卜,年糕等。孩子們看到了自己的新成果,體驗到了新的樂趣,對“燒烤店”又有了新的游戲欲望。

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幼兒扮演角色參與游戲應尊重幼兒的意愿,讓幼兒參與游戲環境創設,自主選擇角色,這樣既提高了幼兒對角色扮演的興趣,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和動手能力。顯然,幼兒游戲中的主導作用,離不開教師的適時介入和有效引導,采取正確的方法,點撥、啟發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幼兒游戲提供一個自由、自主的空間,使他們在角色游戲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只有這樣,角色游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3: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策略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幼兒自主管理是一種強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管理模式,提升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探索的興趣、快樂的情緒,使幼兒能體驗到自主、自信、獨立帶來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發展和成長,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幼兒游戲是一種有目地、有意識的社會性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重視幼兒的興趣、需要,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幼兒在游戲中不僅能增長知識和經驗,通過游戲還能獲得各方面的發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寓教于玩、寓教于樂,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管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角色游戲最為典型,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主管理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樹立正確的觀念,正確對待角色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體驗,角色游戲是以模仿和想象,通過角色扮演,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一種游戲,游戲是幼兒模仿現實生活的所進行的活動,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的,根據幼兒的意愿想象而進行的,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行使成人的權利,享受成人自由的滿足感,在這個過程中所流露出來的天性,滿足幼兒的內在需要,是自主性的充分發揮,是游戲的真諦。

二、明確游戲的目的,確定游戲的內容

案例:開學初我班有一次閱讀繪本《忙忙碌碌鎮》,繪本看完了,討論里面的各種角色,討論里面的各個行業,發現幼兒都非常的感興趣。我就說了,寶寶們,你們希望我們班開展哪下角色游戲,有的說醫院、有的說雜貨店還有的說銀行……,小朋友幾乎把書里提到的都說了,這下我可為難了,要不這樣,我們來投票吧,看看“醫院”、“雜貨店’等行業誰的票數多就開展哪個,小朋友也覺得這個方法好,最后雜貨店的票數多,那么我們就”開雜貨店”。

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個體差異,明確游戲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確定游戲的內容,這讓幼兒真真實實體會到游戲是由他們決定的,他們是游戲的主人,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三、豐富幼兒的經驗,獲得感性知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內容越豐富,游戲內容就越充實、新穎,游戲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兒對外界的事物有了較豐富而深刻的印象,為幼兒在游戲中發展想象力、創造性提供了條件。

例如:我班開展的角色游戲“雜貨店”,雖然孩子們通過繪本閱讀了解了一些,但是對于游戲成功開展顯然還是不夠的。例如,我問寶寶們假如我們去“雜貨店”買菜,應該怎么做呢?由于孩子經驗的不足,不能很好的來說一說,于是,我就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觀雜貨店,菜市場等來豐富幼兒的經驗。結果,在游戲的時候,一個熱鬧的場面誕生了,這時候的顧客、營業員仿佛就像我們平時現實生活中的一樣。

幼兒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家庭、社會、幼兒園、圖書及影視等方面。教師應有計劃地、經常組織幼兒參觀了解成人的各種勞動,豐富印象。如外出游覽和參觀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交通警察是怎樣指揮交通的,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觀察得細致,感性認識越豐富,在游戲中的反映才越逼真。

教師也可要求家長配合,經常帶孩子散步、參觀、聽故事、看電影,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外出旅游,擴大幼兒的眼界。“見多識廣”,開展各種角色游戲就有了基礎。

四、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

案例:寶寶們今天你們想玩角色游戲嗎?“想玩”,那今天你們會去做哪些工作呢?請把你們的插牌插到相應的位置。游戲的音樂一響。寶寶們很高興的、有序的去拿插牌插好,這時候,軒軒小朋友邊插插牌邊扭頭看我高興地說:“小小賽車手”。

角色游戲是以孩子們為主體的意愿游戲。老師只有把目標記在心里,并把握幼兒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來加以引導,這樣的游戲就會更生動、更有價值。在孩子的游戲中我們發現,孩子游戲經常是無意識的,一個小主意、一個小想法往往一閃而過。而作為有心人的老師就要很善于捕捉,在游戲中充分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角色、選擇游戲的情節和游戲材料等,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可以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培養,個性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諧發展。

五、重視教師的游戲指導,提升幼兒游戲能力

案例:在一次玩角色游戲“好再來快餐店”中,我發現服務員介紹的都還是以前的老菜品,完全把新推出的菜“忘了”。我就以顧客的身份去了,“服務員,點餐”“你好,請問你要吃什么?”,“我們這有茄子、胡蘿卜、青菜”,“你們快餐店有新的菜嗎?”“有蘑菇”,“我想想先嘗一嘗那個,可以嗎?”,“可以”。然后我點了一份,吃完買單走了。過了一會兒,有“顧客”來吃飯了,服務員推薦蘑菇,還說顧客可以先嘗一嘗。

角色游戲足幼兒模擬社會角色、學習人際交往的重要途徑,教師與幼兒的游戲互動以及對幼兒游戲的指導是提升幼兒游戲能力的關鍵所在。一是借助角色介入的方式,引導幼兒模仿教師或同伴的游戲行為,并由此推動游戲發展;二是借助語言講評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游戲經驗,并激起相互之間的同伴學習;三是借助材料暗示的方式,鼓勵幼兒創新游戲內容,生發新的游戲行為。其中,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學習協調同伴關系的方法,遵守輪流、互換、謙讓、妥協、以理服人等人際交往的基本規則。如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共同討論尋找協調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

六、在講評中讓幼兒自由表達

游戲結束了,到了講評的環節,游戲講評是指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就開展的游戲進行講述、討論、分析,幫助幼兒整理獲得的零散經驗,引導幼兒修正錯誤的經驗,讓幼兒分享成功的經驗并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材料經驗等方面的準備,是總結交流游戲情況,提高游戲質量,發展游戲情節的重要過程,因為每個幼兒都參與了游戲,每次充當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體驗,有效的角色游戲講評可以幫助幼兒梳理、分享經驗,調動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相互說一說,你覺得方法好不好?為什么?讓幼兒自由表達,充分發揮。這樣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會被抓住,都不是在被動的傾聽,促進了語言、思維等多元智能的提高。

教師在幼兒游戲中起主導作用,幼兒是游戲的主體,轉變觀念,以保證幼兒游戲的權利,尊重幼兒游戲的意愿,在角色游戲中更好的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