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批評孩子技巧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小結:“批評”孩子的技巧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不應該姑息遷就,適當的批評教育是對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正確和適當的批評有助于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交往,更有助于幼兒園老師的教學。批評的時候,我們還應適當采取一些策略和技巧,確保對孩子的批評教育達到有效效果,這樣才能更好地使批評教育發揮作用。
一、面對“闖禍”的孩子,我們應該采取冷靜、溝通、引導的方式。
孩子年紀小,知識結構不完善,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與成人不同。在幼兒園中,經常會發生一些孩子們認為合情合理的事情。例如:冬天到了,孩子們怕小金魚冷,就將熱水倒入魚缸中,以便讓小金魚能夠得到溫暖;甚至有些小男孩偷偷地把自己喜愛的幼兒園玩具裝進口袋帶回自己家…這時,作為幼兒園老師來說,一般先要認真了解孩子的動機和解釋,耐心引導和幫助孩子認識問題的所在,教會孩子正確處理的方式和方法。當看見孩子“闖了禍”以后,老師應該先冷靜克制自己的言行,切莫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聲色懼厲地對待孩子。而應及時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解釋,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幫助,使孩子懂得,怎樣處理問題會更好。
二、年齡不同,批評的策略也應有所不同。
在幼兒園,教師經常會用各種“常規”來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對于孩子出現的不良行為我們還應該適當采取一些限制。
例如: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明知故犯時,就應該嚴厲的批評或者是采用停止游戲,暫時隔離等手段加以“懲罰”,過后再與孩子一同分析,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讓他充分認識到有意識的犯錯誤是很不應該的,并且告訴他以后千萬不能再發生同樣的錯誤;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應該直接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去做,如何去做。
三、當幼兒園教師反映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應該適時選擇環境進行教育。
例如: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了攻擊行為,給其他小朋友造成傷害或犯下錯誤時,老師會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家長,與家長溝通。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做法。可是,作為家長來說,千萬不要當眾打罵、訓斥自己的孩子,(同時,也不要讓孩子認為老師是存心“告狀”,有意使自己難堪),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等回到家后,在“家里”這個環境中,家長再批評孩子的不正確行為,并要求孩子回幼兒園后主動道歉,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從中得到教育。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
篇3:數學教學語言要注意批評語言幽默化
數學教學語言,要注意批評語言的幽默化
批評的幽默化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醒他上課要認真聽講,真是一舉兩得。避免了學生的抵抗情緒的產生。有時剛過完節假日,學生上課不專心,課堂紀律不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喚起學生注意力,達到婉轉批評,促其改正缺點的目的。例如,在有學生講話時,可說“今天同學們真安靜啊,看哪,一小組保持得最久。”若發現有學生東張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若發現有學生打瞌睡,則問他“你夢見吃漢堡了嗎?味道怎樣?”如此一來,課堂氣氛馬上就活躍了,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師達到了批評的目的。學生又不會反感,可謂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