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結:讓每個區域不冷清

小結:讓每個區域不冷清

2024-08-01 閱讀 5079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小結:讓每個區域不冷清

區域游戲的時間到了,孩子們又開始忙活起來,角色區中一派熱鬧的景象,做爸爸,做媽媽,當理發師,當演員,當汽車修理工……可是其他的區域就較冷清了,如巧手屋、圖書屋、聰明屋。怎樣讓其他區域也熱鬧起來呢?我做了一些嘗試。

在巧手屋中孩子們在用橡皮泥制作了好吃的水果,做完水鬼后他們便無所事事了。我走過去,鼓勵孩子售賣水果,這下孩子們熱鬧了起來?!翱靵碣I我的水果呀!”“可新鮮的水果啦!”“我有大草莓,大香蕉哦?!蔽耶斄说谝粋€顧客,買了一個大櫻桃,并說:“這個櫻桃又大又紅,真好吃呀!”陸陸續續的,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來買水果了,表演屋的演員也來買水果了,水果呈現了供不應求的現狀。做水果的小朋友也更認真地進行制作,做出來的水果一批比一批逼真了。

聰明屋里的孩子們在玩月亮平衡,沒玩多久他們就覺得沒勁了,他們左顧右盼,看著別的孩子玩。我走過去問:“這個月亮船上裝的紅紅的是什么呀?”“是香腸。我的是香腸船?!薄拔业氖屈S色的香蕉船。”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向我介紹起他們的月亮船?!把剑@個月亮船可真有用,可以載那么多貨物呀。我們來個比賽好嗎?”“好啊,好啊,怎么比?”“我們來投擲骰子,擲到什么顏色就在你的香蕉船上放上什么顏色的貨物。比比看誰放的貨物最多,不會倒下來?!薄昂玫?,我一定是很最厲害的。”孩子們開始兩兩結對進行比拼,玩過一次后輸了的不服氣,又來了一次,直到收玩具時,他們還玩的熱火朝天呢。

在這兩個區域游戲中,有了老師的介入孩子們有了互動、交流,玩的更帶勁兒了,也更有收獲。通過這個案例,我覺得在區域游戲時,有些區域游戲時孩子們并沒有充分的經驗來支撐游戲,他們在完成老師設置的某個情境或要求后就會變得無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好。教師的適時介入和引導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要老師們用心觀察,細心思考,定能挖掘出在區域游戲中更深的教育價值,讓每個區域都有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工作小結:區域活動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工作小結:淺談區域活動

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幼兒在這個學期中,明顯進步了不少。就拿區域活動玩的情況來說吧。以前和現在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第一,玩區域活動時的主動性?,F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開始玩區域活動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師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動去選擇區角玩了,至于有幾個新來的就另當別論了。以前,孩子還處于穩定情緒的情況下,個別還要老師的安慰等,部分幼兒還有點害怕,一進來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會兒就去玩了,而有的則要老師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區域活動時的意向比較明確。以前,孩子玩區域活動時,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別是喜歡到人多的地方,還有就是比較依賴老師,看見老師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時候隨意性也比較大,很容易摸不著頭腦。現在,孩子在玩區域活動時,最大的區別就是男孩子喜歡搭積木、串珠等建構材料,女孩子則喜歡扮家家。在玩的時候,他們選擇了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并能簡單的擺弄一些玩具,為自己提供一定的幫助,有時候還會和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商量。建構時也有了方向,要給誰搭建一所房子,朝著這個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悅的心情。

第三,玩區域活動時的耐心也漸漸養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別人給打擾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別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處亂放?,F在,孩子雖然也會有所走動,但不會像以前那樣把玩具拿來拿去,如果實在是沒什么好玩的才去別的地方玩。像搭積木那里,幾個孩子要玩很長時間,先是個別幼兒自己的搭建,后來變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難免會出現亂玩的現象。這個要以后慢慢培養的。

相對而言,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孩子都在進步,老師也為他們高興。區域活動也是在一天一天的摸索中,讓孩子成長的,畢竟有太多的東西要讓孩子學會。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3:教育小結:怎么才能創設出有價值個別化學習區域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教育小結:怎么才能創設出有價值的個別化學習區域

我的思考:

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包括幼兒年齡特點還要集合本班幼兒的能力水平;還要把握好主題中的核心經驗,圍繞其經驗目標來設計。材料的投放要具有趣味性、層次性、多樣性。孩子在其中自主操作擺放材料。

我結合最近在進行的主題,交通工具設計了建構區活動,搭建上海南站。

核心經驗:

觀察了解地鐵火車和汽車的外形特征

中班階段發展目標:

能用圍合、壘高、架空、拼接等有目的地搭建;能將搭建的物品進行合理的擺放布局。在模擬構造和自由構造中繼續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學會看簡單的結構平面圖.;學會按簡單的命題和圍繞主題進行有目的的構造.

材料:

1、清水積木、夸得瑞拉彎軌積木、雪花片等建構游戲材料。

2、提供幼兒欣賞和模仿搭建南站的圖片;幼兒參觀南站的照片。

玩法:

1、幼兒根據參觀南站后的經驗和觀察南站全景圖,搭建還原南站建筑,根據自己的喜歡搭建火車、地鐵和軌道。

2、模擬圖片或根據自己的想法,有目的地搭建樹木、高架、橋等周邊設施。

活動初期組織幼兒一次親子社會實踐活動,參加上海南站,觀察了南站中的建筑和設施。前期經驗有了鋪墊。在搭建之前還和孩子們討論了搭建的內容和使用材料。在南站建筑搭建完成后,孩子們在搭建地鐵和火車軌道時遇到了困難,原來投放的材料拼接起來對于中班孩子太難,所以進行了調整更換。

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樣式,個別化學習有著不同于集體學習的特殊性,它更注重個體以其特有的方式與環境的互動,更彰顯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和過程性?;诖?,聚焦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優化實施,采用適宜的方式,讓幼兒的個體學習過程顯性化、可視化,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過程性學習,不失為提升幼兒個別化學習質量的突破口。職初教師在個別化學習實踐中除了缺乏觀察和指導能力外,還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幼兒意識不強,在個別化學習中變相隱含集體學習的要求,主觀設定學習內容,對幼兒學習經驗、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視不夠;二是教師對學習內容的設計更換頻繁,盲目求新、求異,缺乏對幼兒過程性學習的關注與支持,導致活動成效低下。

創設個別化學習區、提供材料是幼兒個別化學習最基本的保障,但教師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幼兒更需要的是符合自身能力、興趣和發展水平的過程性學習支持。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