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小結:區域活動

工作小結:區域活動

2024-08-01 閱讀 7627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工作小結:淺談區域活動

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幼兒在這個學期中,明顯進步了不少。就拿區域活動玩的情況來說吧。以前和現在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第一,玩區域活動時的主動性。現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開始玩區域活動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師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動去選擇區角玩了,至于有幾個新來的就另當別論了。以前,孩子還處于穩定情緒的情況下,個別還要老師的安慰等,部分幼兒還有點害怕,一進來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會兒就去玩了,而有的則要老師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區域活動時的意向比較明確。以前,孩子玩區域活動時,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別是喜歡到人多的地方,還有就是比較依賴老師,看見老師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時候隨意性也比較大,很容易摸不著頭腦。現在,孩子在玩區域活動時,最大的區別就是男孩子喜歡搭積木、串珠等建構材料,女孩子則喜歡扮家家。在玩的時候,他們選擇了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并能簡單的擺弄一些玩具,為自己提供一定的幫助,有時候還會和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商量。建構時也有了方向,要給誰搭建一所房子,朝著這個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悅的心情。

第三,玩區域活動時的耐心也漸漸養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別人給打擾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別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處亂放。現在,孩子雖然也會有所走動,但不會像以前那樣把玩具拿來拿去,如果實在是沒什么好玩的才去別的地方玩。像搭積木那里,幾個孩子要玩很長時間,先是個別幼兒自己的搭建,后來變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難免會出現亂玩的現象。這個要以后慢慢培養的。

相對而言,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孩子都在進步,老師也為他們高興。區域活動也是在一天一天的摸索中,讓孩子成長的,畢竟有太多的東西要讓孩子學會。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指南》引領下游戲性區域活動園本培訓活動小結

《指南》引領下的游戲性區域活動園本培訓活動小結

臨高縣新盈中心幼兒園王慧穎

玩具和游戲材料是幼兒在園生活的最好“教科書”,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首先站在幼兒的角度,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區域,

大班區域活動側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超市、銀行角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孩子可以當超市的店長,也可以當購物的顧客,店主可以到美工區訂貨,顧客可以到銀行提錢,去超市購物后帶到娃娃家,布置娃娃家。中班的區域活動側重能力的提升,讓家長和孩子的作品成為游戲的素材,并且滲透于數量有關的基本經驗,如中班的餐館,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類低結構材料,還為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及買賣游戲提供了各類道具(廚師帽、圍裙、服務牌、錢幣替代物等),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勞動中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豐富了幼兒生活經驗和交往的技能。小班區域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需要,關注游戲的愉悅功能。

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也遇到很多困惑,如班級場地有限,材料投放問題,我們在學習中發展,在思考中提升,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隨著主題的開展,美工區可以成為花店、汽車加工廠,活動室場地可以根據需要作出改變,游戲與學習區的融合,將桌椅、柜子合并或拉開。班級區域活動的開展,開拓了孩子們自主游戲的空間,讓孩子放松心情自由愉悅地和同伴交流互動,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了動手能力,學會了合作、規則、溝通等許多能力,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意義。

為了把《指南》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引領教師適時觀察指導幼兒的區域活動,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在區域里得到提升和發展。我園還制定了區域觀察記錄表。幼兒區域活動能力發展層次有依有據。

《指南》對于幼兒園一日生活安排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其科學先進的理念要真正落到教育實踐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再學習,實踐、再實踐,將《指南》精神轉化為行動指南,真正實施于幼兒園一日生活中。

區域游戲打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于被動狀況的局勢

篇3:《指南》引領下游戲性區域活動園本培訓活動小結

關于《指南》引領下的游戲性區域活動園本培訓活動小結

新盈中心幼兒園陳燕

為貫徹落實《指南》精神,進一步完善我園各區域的材料與環境設置,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開展了《指南》引領下的游戲性區域專題研訓活動。

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一是理念引領。組織全園教師認真學習“游戲性區域”理念,結合園部實際,就如何創設游戲性情境,激發幼兒學習動力等展開討論。二是實踐研討。園領導、骨干教師帶頭實踐,在班級中創設游戲性區域,并進行區域活動集中展示。在活動過程中,各班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別創設了適合幼兒的活動區域。小班創設了娃娃家、小小菜市場等,中班創設了燒烤店、美發屋等,大班創設了超市、銀行等。這樣的設置,不僅是對共同性教學活動的補充、延伸,而且還能滿足幼兒個性性教育,使他們在區域中與同伴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和提高。最后的研討,各年齡班老師結合班級實際,從區域設置、材料投放等不同角度,分析區角創設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并以老師的想法為出發點,在大家出謀劃策的基礎上,切實為社會性區角的創設,拓寬了視野和思路。大家認為,可以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結合豐富的自然、生活資源,創設有特色、個性化的活動區角。

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們打破原先學習型區域的思想瓶頸,顛覆了傳統區域活動單一狹窄的教育理念,有效促進了各區域之間的聯動性。本次研訓活動為幼兒園開展“游戲性區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升了教師區域創設和區域指導理念,促進了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

為貫徹落實《指南》精神,進一步完善我園各區域的材料與環境設置,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