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育隨筆:三篇

幼兒教育隨筆:三篇

2024-08-01 閱讀 3862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幼兒教育隨筆3篇

1小凳子笑了

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加強了,一切事情都能自己做了,因此,每天放學后都讓孩子把小凳子幫老師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師打掃衛生。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搬放板凳為榮,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幫老師搬板凳,要求早入園、晚離園。班內出現了幼兒爭先恐后幫老師搬板凳、打掃衛生的現象。可最近幾天,我發現多數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納悶。一天,我問幾個正不情愿地搬著板凳的幼兒:“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著幫老師搬板凳,可現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師……”明明欲言又止。“為什么?大膽告訴老師!”在我的鼓勵下,樂樂說話了:“老師,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戲,小春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嗎?”我愣了一下。

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鉆圈游戲時,調皮的明明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鉆,還影響了后面的小朋友鉆圈。我一氣之下,說:“明明,你不愿做游戲,到教室里搬板凳去!”明明不情愿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沒想到,我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感到幫老師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為了挽回影響,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明明道了歉,并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2水龍頭的“眼淚”

已經好久沒見到水龍頭流“眼淚”了,我為了孩子們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學會了珍惜水資源。

我們班的孩子洗完手后經常關不緊水龍頭,為此打傷腦筋。為了讓孩子們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我不知道想過多少辦法:講道理、批評教育、彼此監督等,但都不見起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了跤,哭的非常傷心,馬老師說:“欣欣,你哭起來怎么和打開水龍頭一樣呀?”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示。

我問孩子們:“小朋友,你們說欣欣為什么哭呢?”“因為他摔倒了,很疼唄。”“應為小朋友都笑他,沒有人幫助他。”“那你們說小朋友這樣做好不好呢?”“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笑了笑,繼續對他們說:“我們班里有個“小朋友”呀,經常因為其他小朋友不理睬他而‘流眼淚’”“老師,你說的是誰啊?”“你們想知道嗎?我帶你們去看看吧”。大家好奇的跟我來到洗刷間。“就是它。”我指著水龍頭說。大家都被我的舉動弄糊涂了。瑞瑞是個小靈精:“老師,你是不是說小朋友們都不關水龍頭,它就會流眼淚?”我點了點頭,接著說:“我們小朋友愿不愿意幫助它呢?”“愿意。”孩子們齊聲地回答。我高興地笑了。

從此,水龍頭再也不流“眼淚”了。

3面對不愿開口的孩子

李清慧是我們班一位不愛講話的小女孩,你跟她說話,她總是先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她不會開口的。但是他自尊心很強,每次手工制作和計算作業她總是又快又好,常常會令同伴們羨慕不己。這么一位聰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親“頭疼”,“疼”的原因是她不愿多講。據我觀察發現,趙飛燕和小朋友還是有話說的。為了鼓勵李清慧愿說樂說,我試圖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與她講話

我隨時跟李清慧交談,讓她感受到老師與她是平等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兒園問她看到些什么有趣的......總之,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盡量和二、巧妙運用角色游戲,讓她愿講

李清慧記憶力很好,故事聽過一遍就基本會講了,我便讓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有意識的安排需要大聲講述的角色,如“狐貍”“大象”“黑熊”等。慢慢地她不僅愿意扮演角色,而且還愿意單獨講述故事內容。為了鞏固成果,我還同李清慧媽媽商量好,讓她回家記錄李清慧所講的故事。

三、美術活動中讓她樂講

記得有一次手工活動“折花籃”我先讓幼兒嘗試自己看圖示折紙,打算不會折的地方再講解。沒想到李清慧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作品,她高興的走到我身邊說:“老師,我折好了”。我想:不如由她來介紹折法,這是鍛煉她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良好時機呀!于是我讓大家停下來說:“小朋友,今天我們請趙飛燕來做老師,講解折花籃的方法,好嗎?”開始李清慧有些緊張。我便親切的走過去牽著她的小手,并輕聲的鼓勵說:“老師這個地方折的還不如你折的好呢,你來幫幫老師好嗎?”聽我這么說,李清慧爽快的答應了。我給了她一張紙,她就邊折邊講了起來,開始聲音很輕,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越講越響亮,講完后我示意大家拍手表揚,李清慧開心的笑了,說:“謝謝大家。”

漸漸地,李清慧不管在同伴面前,還是在老師面前,話語多了起來,這使她擁有了一切成功、一份自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