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習作欲望
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習作欲望
皮亞杰曾經說過:“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興趣為先決條件。”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寫作的興趣,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哪怕是再難解決的問題,他也能想方設法去克服,就不會對寫作文產生恐懼心理,而是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進行寫作。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導學生編撰自己的“作文集”。這幾年我所教過的班,學生們都有至少一本“自家出版社”出版的“優秀作文集”,這些作文集封面設計精美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里面內容更是豐富多彩:什么寫人的、記事的、寫景的、狀物的……應有盡有。這些作文有同學們從報刊上裁剪的,從老師、同學那里轉抄的,從網絡下載的,還有從自己習作中挑選出來的“得意之作”……由于對編撰自己的作文集感興趣,同學們興致很高,為使自己的作文集更吸引人,閱讀了大量的文章,拓寬。
手讓學生寫特色日記。我沒有把日記當作一種普通的課外語文作業對待,而是把日記本當作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談日記達到師生心靈相通、相互理解。我引導學生把日記本當朋友,有高興事與它同享,有煩惱事向它傾訴;我建議學生把晚上做的有趣的夢寫在日記本中,把讀完文章的感受記在日記本里,還可以寫想象日記、繪畫日記、摘抄日記……實踐證明,寫這樣的特色日記學生喜歡,對寫作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篇2:興趣是最好老師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達縣南岳初級中學李發千
摘要: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營造一個毫無顧忌、大膽作文的和諧氛圍,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敢說真話、敢于表現自己的個性,讓他們真切地體驗生活,能夠自由地抒發感情。但在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以提起寫作文就愁眉苦臉,不知從何下筆,更不知如何寫好作文,在初學作文階段就對作文產生了恐懼。如何才能讓學生不怕作文,甚至愛上作文呢?根據平時上課的體會,我很認同愛因斯坦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老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那么,在習作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呢?
關鍵詞:體驗生活抒發感情激發習作興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對于初學習作的小學生,僅僅看到一個習作要求往往無從下筆,不知該說些什么。因為他們的感性材料的積累還很貧乏,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習作指導中,精心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為他們創設“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音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他們濃厚的習作興趣,調動他們“我要說,我要寫”的欲望,變“老師要他們寫”為“他們自己要寫”。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寫“我學會*”。事前,我并沒有給學生布置說我們要作文,而是在上完《絕招》一文后,告訴學生下節課我們也要比絕招,請做好準備。先在小組內賽出一名優勝者,優勝者再參加全班總決賽。結果出乎意料,每個學生都積極展示了自己的絕招。有展示繪畫作品的,有詩歌朗誦的,有展現自己優美舞姿的,有的同學還來了現場捏泥人,甚至有人帶來了自己蒸的包子、炒的小菜。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自評、互評過程中,同學們都顯得一絲不茍,能對一些作品提出問題、建議,整個場面熱而不鬧。們沒有了以往的羞澀,沒有了靦腆,不再吞吞吐吐,幾乎都成了解說員、評論員。我相機肯定每一位同學展示的“絕招”,再激勵他們把自己是怎樣學“絕招”的,怎樣練“絕招”的寫一寫,或者寫一寫在學“絕招”時發生的有趣的事,讓大家一起分享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這樣一來,孩子們紛紛提起筆,興高采烈地寫了起來。
二、自主擬題激發習作興趣。
課程標準在習作指導方面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鼓勵“自由表達”。鼓勵“自由表達”第一點就是減少束縛,開闊學生習作的思路。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束縛。自由表達,大膽放手,不要怕不合規矩,只要是學生自己的話,在老師看來也許是幼稚的,但更是珍貴的。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在習作的編排上盡量為學生的自主習作留有較大的空間,不規定題目,題目一般由學生自己擬定,大多只提出大致的內容和范圍,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寫的內容。
如在三年級下冊寫“自我介紹”方面的內容,教科書提供的范圍是可以說說自己的性格、愛好,也可說自己的優缺點。寫“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教科書提供的范圍是“可以把調查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可以展開想象,寫一寫多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發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的有趣的事”這樣,就把習作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命題,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而不是無病呻吟,為習作而作。
篇3:小學習作教學課改資料訊飛語音口述作文激發學生無限興趣
“訊飛語音”口述作文,激發學生無限興趣
在二七區多彩教育的大環境下,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有了生機和活力。我們學校對于語文教學也進行了變革。以“課內、課外閱讀”“習作”、“誦讀”“書寫”五個方面為主線,貫穿到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在“習作”變革中,三年級將“訊飛語音”(或語記)手機軟件引入課堂,成為改革中的一大亮點。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積累優美語句、教授學生寫作文的方法。縱使學生的頭腦里有多樣的寫作思路,或許都會被教師牽引到一條線上,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多樣性得不到的落實。傳統作文課更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作文課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有關用手機軟件上課的課例較少,老師們沒有完整的課例可以學習。再加上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于電話的了解不是很多,這樣的課能在我們的掌握中嗎?于是我們就抱著嘗試的心態在新的一學期,我們采取訊飛語音的方式進行授課,課堂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上學期開學之初的家長會上,我作為重點將語文的教學改革的思想傳達給家長。并動員家長們在手機上下載“訊飛語音軟件”,希望能夠支持學生順利上課。這些準備工作做完后,終于迎來了第一節“訊飛語音口述作文課”。在通知學生帶有“訊飛語音”的手機時,學生們歡呼雀躍,用驚奇的眼神望著我。“老師,我們真的要用手機來上課嗎?”、“老師、那個軟件怎么用啊?”、“老師,......”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問著各種問題,興奮極了。這讓我對明天的課更加有信心。在第二天的作文課上,學生們拿著手機無從下手。我首先對訊飛語音進行了介紹。并在PPT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一步步教學生該怎么使用。在運用錄音轉變文字的功能時。學生們一個個認真并有感情地讀著自己喜歡的課文語段。在自己口中的話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時。學生們激動極了,紛紛向周圍的同伴“炫耀”。接著又引導著學生將手機中的文字分享到班級qq群里,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看到別的學生說話的內容。我讓他們自由瀏覽同學們分享的優美語段,并讓他們評價誰找得最好,誰語言標準,出現的錯別字最少,然后表揚那些做的好的人。第一節口述作文課在熱鬧的環境中結束了。為了能更好的深入學生內心來了解他們的這樣的作文課的感受,我布置了學生寫一篇課后感。神奇的是,學生們沒有因為作業量的增多而抱怨,而是七嘴八舌地討論自己會如何讓寫。
在第二天批改作文時,大部分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有幾位同學寫出來自己剛聽到消息后的心情。“平時上作文課的時候我是安安靜靜的,但直到我的手機下載了訊飛語音,我整個人都活躍起來了,我多么期望作文課的來臨啊!”、“自從老師讓我們把手機帶入校園,我心底就‘釘’上了一個小小的疑問,怎么用手機來寫作文呢?”、“聽說老師讓拿手機上課,大家一聽就興奮得不得了,我更是興高采烈!”。從學生的作文中,我還能感受出學生聽講的認真。因為他們把使用訊飛語音的步驟寫得清清楚楚的,有的學生還畫出了圖標,詳細又生動。
真想不到,才上了第一節課就引發了這么大的反映。學生們如想要長大的果子,如鮮活的小草,如渴望飛翔的雛鳥,對作文課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正如學生所說的話:“我從不喜歡作文課變成了喜歡作文課,這也促使我的作文寫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我最喜歡作文課啦!”在改革的道路上會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擾人的困難。但不管怎樣,堅持下去我們就會看到更多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