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終身學習型教師
談談怎樣做一個終身學習型教師
[摘要]做學習型教師,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當今社會是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隨著國家對西部薄弱學校的“薄改項目”的推進,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課堂的普及。以此為契機,作為教師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做學習型教師。
關鍵詞:學習型教師教師職業終身學習
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在當代“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環境中,科學技術的進步引起了經濟形態的更新,致使職業不斷更新,新的專業領域不斷涌現。因此,社會的“知識老化周期”迅速變短,為個體的職業生涯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思潮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的。法國成人教育專家保羅
篇2: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八五二農場幼兒園于寧
[摘要]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在組織上推行學習型文化,構成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型組織比傳統的教育組織形式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前瞻性和凝聚性。基于以上認識,結合我園園本實情,建立有效的教育機智,營建學習氛圍,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園本培訓體系,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增加集體凝聚力,提高教師終身學習能力,促進個人的學習意識和學習動力不斷提升,達到教師專業化標準。
[關鍵詞]學習型團隊、園本培訓體系。
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師的自身素質與教育智慧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起重至關重要的作用。園領導班子,對教師隊伍結構進行了系統分析,制定了“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教學能力強、學歷層次與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的發展規劃。為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實驗課題,經過反復論證,我們提出了“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驗研究這一課題。
為適應教育的發展趨勢,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從整體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以促進教師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求。
一、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自主發展
走進新課程后,教師主體思想、教師專業化發展及教師反思性實踐,從不同角度對教師成長提出了新的思考。為使教師以主人翁的姿態應對教育教學活動,為培養和造就新型教師,結合我園園本實情,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1、新教師培訓,打好堅實基礎
為使參加工作的新教師盡快地進入教學角色,我園對新參加工作的新教師進行了崗前培訓、崗中指導。一是崗前培訓。組織教師參加新教師上崗前培訓,目的使教師快速進入角色,適應教學要求。二是崗中指導。新教師在承接教學任務的同時,與學科骨干教師結對子“傳、幫、帶”,教學管理人員進行跟蹤指導,指導常規工作,重點是課堂教學,使新教師一年進入角色,二年達到合格,三年進入骨干教師行列。教師中有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2、培訓者培訓,促進能力提升。
通過培訓,掌握培訓技能,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師走進課改,并解決課改進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每月兩次的園本培訓,教師通過培訓者的引領,掌握課改新動態,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3、崗位培訓,更新知識結構。
通過培訓,補充了教師本體性知識,豐富了教師的文化底蘊,使教師實踐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以完善,條件知識得以進一步更新。
4、學歷提高培訓,完善知識體系。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新一輪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提高學歷水平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教師終身學習意識強,教師利用假期及時充電,進一步完善更新、知識結構,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篇3:構建學習型學校引領教師生長提高
大家自覺的或不自覺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進入了一種氛圍,面對著一種實際情況:那種一次性學習定終身的工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邊學習,邊工作,邊生活,于是出現了“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的新景象。這就是終身學習的悄然來臨,但不會悄然而去,它將隨同我們每一個老師走完人生的歷程。很顯然,終身學習已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是人類社會發展在當今時代典型的特征。其實,終身學習古今有之,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古代阿拉伯伊斯蘭教的開創者穆罕麥德就有:學習對每個人來說,從搖籃至墳墓。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一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