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人故事談:一位教師隨筆
一提起感人故事,讓我們想到的,往往是什么大的感人事跡,從而忽略了時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給我們以微小幫助卻令我們受益匪淺的小事。
自從我來到店子二中這所離我們家有200多里路、人生地不熟的學校,在這里的每時每刻,我都被老師們的愛心、熱心以及對工作的熱情所感動。
我剛接手教學,就是教一年級的調皮小學生,他們剛走進校門什么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且熱心,但是自己卻照顧不了自己,什么事情都讓老師操心。聽所有的老師說,一年級是最令人頭疼的年級。任何事情你都要從頭教起,不管是從紀律上,還是在衛生上,以及其他的各個方面。聽到這些事,我的頭就覺得暈了,心想:我能把他們教好嗎?剛接手的第一個月,幸虧有各位老師的幫助,特別是朱老師,她不僅在生活上給予了我關心,在工作上更是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她不僅教我怎樣講好一堂課,還教會我怎樣去治理班級。在她的幫助下,我的工作漸漸的進入了正規,從最初的擔心,變成了現在的有信心。還有,小學生活潑好動,安全教育天天講天天做,但是還是有學生發生受傷事件,例如:學生燙傷事件,一個小女孩端著水走路,因為不注意,撞在了對面走來的一位小學生的身上,于是將水撒在了身上,燙傷了,當時朱老師迅速和我帶著學生去醫院看傷。當時我剛來學校不久,什么也不懂,幸虧有各位老師的及時幫忙才使我解決了我認為很棘手的問題。
除了在工作和生活中朱老師對我的幫助讓我感動外,朱老師對工作的熱忱也讓我佩服不已。
朱老師40多歲了,她總是穿著樸素,認真工作,一心伏在教育事業上,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小學生活潑好動,朱老師怕他們傷著自己,平時總是將大部分的時間放在教室里,即使課下時間都很少離開教室。聽其他老師講,朱老師以前教過的班,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顯然這與她的任職負責離不開。她現在所教的班有一個智障兒,上課了也不知道去教室,每次課前,她總是先找到這位學生,告訴他到上課時間了。很長時間過去了,這位學生現在已經養成了上課鈴一響就進教室的好習慣。
教師的工作是清貧而又辛苦的,可她卻從無怨言,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卻默默無聞的工作著。于是讓我想到了:一塊小小的煤,從不披上華麗外衣,稱它黑子,它不介意,贊它烏金,也不沾沾自喜,為了把光明和熱能貢獻給人類,心甘情愿化為灰燼,塵泥!
在教育事業中工作的人,有太多的老師像朱老師一樣,默默奉獻著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身處教育工作中的我,面對老師們所做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會使我感動,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的廣大教師朋友之所以不低頭不彎腰,能以掛一身粉塵為榮,勤于辛勞,安于清貧,樂于兢兢業業地做一塊托起高樓大廈的基石,就是因為大家師德崇高,情懷博大。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