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第五單元第六單元測試卷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1、下列黑體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屋舍(shě)阡陌qiānmò)便要還家(yào)詣太守(yì)
B、案牘(dú)濯清漣(zhuó)褻玩(xiè)鮮有聞(xiān)
C、軒敞(xuān)箬篷(ruò)鉤畫了了(liǎo)選賢與能(jǔ)
D、決眥入歸鳥(zì)老嫗(yù)幽咽(yān)垂髫(tiáo)
2、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青林翠竹,四時俱備B、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C、選賢與能D、便要還家。
3、選出不是對偶的一項:()(2分)
A、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C、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D、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記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貶官黃州時所寫,該文僅以很小的篇幅,描寫深秋月夜的景色,抒發被貶后的復雜心情。
B、“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一句不寫自己對故鄉的難分難舍,卻反過來說故鄉水難舍詩人,為詩人送行,真是獨辟蹊徑。
C、李白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杜甫則是現實主義詩人的代表,他們并稱“李杜”。
D、“拄杖無時夜叩門”中“無時”意思是沒時間無空閑,傳達了無法享受美景的遺憾之情。
5、下列各句朗讀節奏劃分不妥的一項是:()(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B、答謝/中書書。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D、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陶淵明,北宋文學家、詩人。一名潛,字元亮,其《桃花源記》是詩《桃花源詩》的序。
B、《愛蓮說》,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說”,是古文中的一種議論文體。
C、《陋室銘》中的“銘”,是一種用韻文體,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
D、《核舟記》作者是清代的張潮。這是一篇介紹核雕藝術的說明文,展示了我國古代藝人卓越的藝術才能。
7、按照提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0分)
(1)《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有一句景物描寫,似水墨畫一般,“,、,。”頗有點像七年級所學豐子愷的《竹影》里的墨竹畫。
(2)《歸田園居》“,”兩句,可以看出作者勞作的艱辛。
(3)《渡荊門送別》中“,”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4)《陋室銘》中,作描寫陋室外環境的句子是:,
(5)《春望》詩中,觸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詩句是:。8、賞析。(4分)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①頷聯用“征蓬”“歸雁”自喻,暗示了詩人政治生涯的(2分)
②,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描寫了塞外怎樣的風光?(2分)
二、閱讀理解。(44分)
(一)桃花源記(10)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9.翻譯句子,(4分)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0.桃花源中人為什么“皆嘆惋”?(2)
11.為何當漁人要離開時,村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2)
12.桃源世界與“大同社會”比較,你更喜歡那個社會,為什么?(3)
(二)記承天寺夜游(12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3.解釋加線的詞。(2分)
①念無與為樂者()②但少閑人如吾二人者()
③懷民亦未寢()④水中藻荇交橫()
1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②相與步于中庭
15.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筆下的月有何特點?(3)
16.你如何理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一句的含義,你如何理解?(3分)
(三)三峽(13)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篇2:初二八年級語文上第二次月考測試卷10月份試題
初二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次月考測試卷
一、基礎知識(每題2分,共12分)
1.下列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憎惡(zèng)瑣屑(xiè)涎水(xián)
B.詰問(jié)惦記(diàn)胡同(tòng)
C.哀悼(dào)奔喪(sāng)取締(dì)
D.頹唐(tuí)糟糕(zāo)骷髏(kū)
2.下列詞語中不含錯別字的一組是()‘
A.蹋敗和藹煩躁噩耗
B.仲脹懼憚尷尬呵斥
C.潦倒交卸渴幕焦灼
D.跋涉賦閑狼藉伎倆
3.下面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觸目傷懷(心,心中)人頭濟濟(形容人多)
B.情不能已(停止)猝然昏厥(出乎意料)
C.情郁于中(聚集)猶豫再三(重復三次)
D.識文斷字(判斷)從容不迫(不慌不忙)
4.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處,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④有人在外的家屬一時陷入恐慌,四處
篇3:最新初二八年級語文上期末考試卷
最新初二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本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語文積累與語言運用(20分)
1、下列詞語書寫及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殲(qiān)滅寒噤阻遏(è)眼花嘹亂銳不可當
B.躊躇(zhù)狼籍伎倆(liǎng)長途跋涉煩燥不安
C.休憩(qì)愧怍勻稱(chèn)張皇失措轉彎抹角
D.胚(pēi)胎惶急繁衍(yán)銷聲匿跡風雪載途
2.閱讀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題。(4分)
回眸過去,我們曾走過多少個百花爭艷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暑,碩果累累的金秋,寒風刺骨的嚴冬,這其中有道不盡的辛酸苦辣。通過一次次刻骨銘心的親身體驗,使我們讀懂了生活的起伏多變,陰晴無常。而自我①(調整調和)心態,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坦蕩地面對人生是尤為重要的。即使是枯燥乏味的人生,也會因此變得妙趣橫生。我們揚起生活的風帆,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上航行。我們勇敢地接受陽光的撫摸、風雨的②(洗刷洗禮),讓心靈得到凈化。我們堅信,
(1)文中①②兩處應該選用的詞語是(2分)
①②
(2)請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將文章最后一句話補寫完整。(1分)
(3)文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的橫線上。(1分)
3.名著閱讀(4分)
……一陣風過去,天暗起來,灰塵全飛到半空。塵土落下一些,北面的天邊出現了墨似的烏云。A身上沒了汗,向北邊看了一眼,把車停住,上了雨布,他曉得夏天的雨是說來就來,不容功夫的。……剛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陣風,墨云滾似地遮黑了半邊天。地上的熱氣跟涼風攙和起來,夾雜著腥臊的干土,似涼又熱;南邊的半個天響晴白日,北邊的半個天烏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難來臨,一切都驚慌失措。……
上面的這段文字選自現代著名作家先生的長篇小說《》,這段文字描寫的是的景象和人物活動,文中的A是主人公。
4.請給下面的新聞擬一個簡短的標題。(2分)
中新網西昌12月18日電(孫自法唐振宇)北京時間18日凌晨4時2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7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專家稱,這表明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建設正按計劃順利推進,今后幾年將持續進行組網發射。本次衛星發射是中國**年航天發射的“收官”之作。至此,包括“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5顆北斗導航衛星等在內,中國**年全年共進行15次航天發射,全部獲得成功。
5.古詩文名句默寫。(8分)
(1),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2)夜闌臥聽風吹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山隨平野盡,。(李白《渡荊門送別》)
(4),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5),,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6)王維的《使至塞上》以幾何圖形表現塞外風光特殊的美學意義,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二.古詩文閱讀(1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