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課基本教學模式
談談藝術課的基本教學模式
1、培養目標:
新課標建議強調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匯于音樂、美術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體現了藝術學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的教育功能“。
2、教學目標:
深入領會和牢牢掌握“課程目標”,準確、均衡和全面地實現“三維”目標,使課堂實踐的核心。
2、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導入→活動→創作→表演、評議
(1)“導入”包含復習及基本訓練,如節奏游戲、聽覺訓練、識譜練習等。
“活動”是指新授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及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尤其是通過學生的分組學習活動,逐步擴大培養學生的自學、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
(2)“創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要求去進行創作及改編,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3)“表演”、“評議”是指將創作進行交流匯報,并進行評議、評價。可由學生參與自評和互評。
3、高中音樂教學模式,高中生理論底子薄,而高中的教材知識專業性強,所以基本教學模式的思路是主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探索、討論、創作、評價等,以進一步發揮高中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創造型及積極性,體現高中階段的教育特征。
4、教學評估,可采用“班級演唱會”、完成課后實踐創造內容、及測試等形式,對學生的表現能力、審美情趣進行測試。
篇2:小學藝術教學論文:藝術課上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
藝術課上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課前,培養學生養成帶、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小學藝術課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比較多,帶齊這些學習工具、材料是上好每節藝術課的前提條件。教師應在前一節課結束時布置好下節課需帶的工具和材料,并督促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確保上新課時能用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擺放和收拾工具和材料往往是教師每學期開始的首要工作,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特點,教師提出各自相應的要求。如我們二年級學生通常需帶好課本、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等。學生帶齊了工具和材料如果不養成良好的擺放習慣和收拾習慣,小小一張課桌根本無法畫畫了,這樣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示范并講解擺放工具的方法,要求明確擺放位置,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不但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會影響周圍同學。
二、課堂上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有些學生低頭、彎腰畫畫不良習慣對于正在長身體階段和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害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讓學生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哪些姿勢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上課發現姿勢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讓同學們向他學習,哪位同學進步了,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在表揚中逐步鞏固良好的姿勢。由于學生的繪畫水平、速度不一樣,同樣一幅畫,有些學生理解后才能完成。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能力好的同學可以增加難度,個別同學可稍微降低要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無論學生能力強還是弱都要給予積極鼓勵,重點表揚那些思路新穎、富有個性的學生,堅決反對相互抄襲的作業,同時強調學生在課內獨立完成作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要讓學生從點點滴滴做起,最后達到習慣成自然,這就需要藝術教師平時教學中不斷提醒學生,同時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教師應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在藝術課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將會終身受益。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備的素質,也是他們學習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的孩子。
篇3:小學藝術教育論文:藝術課上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
一、課前,培養學生養成帶、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小學藝術課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比較多,帶齊這些學習工具、材料是上好每節藝術課的前提條件。教師應在前一節課結束時布置好下節課需帶的工具和材料,并督促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確保上新課時能用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擺放和收拾工具和材料往往是教師每學期開始的首要工作,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特點,教師提出各自相應的要求。如我們二年級學生通常需帶好課本、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等。學生帶齊了工具和材料如果不養成良好的擺放習慣和收拾習慣,小小一張課桌根本無法畫畫了,這樣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示范并講解擺放工具的方法,要求明確擺放位置,學生在使用過程中不但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會影響周圍同學。
二、課堂上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有些學生低頭、彎腰畫畫不良習慣對于正在長身體階段和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害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讓學生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哪些姿勢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上課發現姿勢正確的學生及時表揚。讓同學們向他學習,哪位同學進步了,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使學生在表揚中逐步鞏固良好的姿勢。由于學生的繪畫水平、速度不一樣,同樣一幅畫,有些學生理解后才能完成。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能力好的同學可以增加難度,個別同學可稍微降低要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無論學生能力強還是弱都要給予積極鼓勵,重點表揚那些思路新穎、富有個性的學生,堅決反對相互抄襲的作業,同時強調學生在課內獨立完成作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要讓學生從點點滴滴做起,最后達到習慣成自然,這就需要藝術教師平時教學中不斷提醒學生,同時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教師應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在藝術課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將會終身受益。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備的素質,也是他們學習的最基本保證。只有堅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