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愛生學校理念與規劃學習心得體會

愛生學校理念與規劃學習心得體會

2024-07-31 閱讀 1601

“愛生學校理念與規劃”學習心得體會

愛生學校是由九十年代后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東亞一些國家開展基礎教育合作過程中所推行試驗項目,在我國實施該項目是將其譯為“愛生學校”。旨在推進項目地區的學校以學生為本,改革教與學的關系,改善學校、社區、家庭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學業成果。

愛生學校是將兒童權利的理念應用于課堂實踐和學校管理的一種手段。在對愛生學校理念的四個維度理解的基礎上,我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供合作性、參與性的學習環境。所有小朋友都有從教育中獲益的權利。一種教育制度假如將大局部人歸入失敗者的行列和小局部人脫穎而出成為精英,這種教育就不是愛生教育。競爭性的學校教育以一局部人的犧牲來鼓勵另一些人的進步。而合作性的學習環境旨在促進所有人的勝利,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推薦。

二、沒有體罰。體罰會帶來短期的效果,但從久遠來看,它會培養學生的攻擊性和反叛性。

三、不允許欺凌弱小。

四、學校是一個能獲得支持和受教育的環境。每位小朋友都有情感上沮喪的時候,他們需要關愛。學校應當關心小朋友,協助他們度過困難時期。并且鼓勵學生之間互相關心。

五、教師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一致。教師要尊重兒童的生活經驗,并將此作為學校教育的起點。

六、學校促進小朋友的自尊和自信。學習應該是賦予小朋友能力的過程,通過學習了解自身的優點,知道如何克服缺點。當小朋友學的不好時,他們需要支持和鼓勵。假如他們經常被告知自身是個失敗者,這會消磨他們對勝利的渴望,認定自身是個失敗者,從而不愿努力做得更好。(李金蘭)

篇2: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做有良心人做有愛心事

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

鄧燕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有十三年了,從一名一線老師到幼兒園副園長,從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到成為人母的媽媽,我給自身始終堅持的信念就是“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在日常的細節工作中體現愛生如子,切實做到“以情感人”。有了愛,師生之間才干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干架起一條心靈的橋梁。

(一)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

有愛心的教師能為幼兒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愛小朋友是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幼兒相對于學齡兒童,更需要用加倍的愛心滋潤幼小的心靈。我們常見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時出現"追人現象",總要跟著一位特定的教師。這是由于幼兒人園后,對家中親人的依戀感很自然地遷移到幼兒園的教師身上,反映了年幼兒童對愛的需要和追求。這時假如教師能用自身的師愛感化、滋潤幼兒,他們就很容易適應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生長,相反,假如小朋友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就缺乏平安感,對身邊的人缺乏信賴,以致對幼兒身心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在各種平時的言談中也可以看出,幼兒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與教師的和藹程度和對幼兒的喜愛程度呈高度的正相關,幼兒的回答一般是,“因為她喜歡我”,“因為她總是對我們笑”。事實標明,幼兒最喜歡有愛心的老師,而且越是年幼的小朋友越突出。老師的愛使小朋友感到歡快,滿足了他們精神的需要。

(二)幼兒教師只有愛小朋友才干教育好小朋友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愛能創設自然和諧、溫馨愉悅的精神環境,幼兒應在充溢愛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各種教育手段的運用固然很重要,然而發明良好的精神環境更為重要,愛是最有效的形式。年幼的幼兒園小朋友感受到的只有教師為他們創設的愛的環境,感受教師對他們的愛,對他們情感的給予,而體會不到知識和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這些的獲得是以愛心為基礎,以師愛為媒介獲得的,教師的愛心是一種具有動力作用的心理品質,因此借助師愛創設的精神環境對幼兒實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師有愛心便能為小朋友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幼兒發生平安、愉快、積極的情感與心理狀態,促使他們樂于去觀察、嘗試、探索與發明,從而發展他們的智力。

愛是兒童和教師心靈之間的通道,是打開兒童心智的鑰匙,一個教師的最終勝利,就在于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以自身的生命之光去啟迪小朋友的心靈。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總之,良好的師德,對于教育發展、國家振興是一種強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動力。所以,每個教師都要認真領會師德內涵,緊緊掌握師德靈魂,用自身對教育事業、對純真兒童的熱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