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教育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年級主任,必需愛生如子,切實做到“以情感人”。有了愛,師生之間才干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干架起一條心靈的橋梁。
一、營造愛的氛圍。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恬靜的和諧的健康的學習環境。學校有寓愛于美的育人環境,如:設立宣傳櫥窗、建設文化長廊,在教室走廊上懸掛名人畫像和名言名句,宣傳學校的校風、校訓,讓學校環境處處都能說話,處處都能起教育作用。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個家庭,班主任必需做到“偏愛”后進生、嚴愛優等生、博愛中等生,使每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相互關心、協助、鼓勵,每個同學都會感到集體的溫暖。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
二、運用愛的合力。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系統工程,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學校要舉辦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網上家長學校,定期開學生家長會,切磋家庭教育子女的藝術,溝通了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一起教育小朋友的橋梁;要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社會中去,使他們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學會讀無字書,培養他們偉大的志向和對社會的責任感。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一起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教育的關鍵所在。
三、懂得愛的藝術。只有愛學生才干信任學生。在對侍全體學生上,要一視同仁,要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視之,以信任之耳聞之,以信任之言導之。特別是對待后進生,同樣要以信任為前提,用愛心加耐心才干感化這些掉隊的學生,積極發現他們身上顯為人知的閃光點。事實證明,后進生或犯了錯誤的學生,心理上處于脆弱狀態,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和信任。在選拔和任用班干部上,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沛調動全體干部的積極性與發明性,讓他們在寬松,信任的環境中健康生長。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相關文章: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作為校長,你將如何制定并實施愛生學校發展規劃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對學生要愛,要無分別地愛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作業:學校平安案例分析與反思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的理念與規劃”學習心得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心得體會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
篇2: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這次的“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遠程培訓學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臺,通過學習,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通過專家對新課程的分析講解以及和同事們的研討交流,使我感覺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因此更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下面就本次參加遠程培訓學習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教師要終生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二、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活動,我們要達到:(1)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并把這種激情轉化為自覺學習的動力;(2)教給學習方法,使之逐步具備自學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掌握知識。遠程教育培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改革的一個新舉措,不同于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應用網絡平臺,搭建了一個虛擬的教育空間,在這個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參加培訓的學員不需要統一的時間和地點,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
三、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于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
這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有了緊迫感。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我要學習的、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這個培訓讓我進一步豐富自已的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3: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做有良心人做有愛心事
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
鄧燕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有十三年了,從一名一線老師到幼兒園副園長,從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到成為人母的媽媽,我給自身始終堅持的信念就是“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在日常的細節工作中體現愛生如子,切實做到“以情感人”。有了愛,師生之間才干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干架起一條心靈的橋梁。
(一)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
有愛心的教師能為幼兒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愛小朋友是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幼兒相對于學齡兒童,更需要用加倍的愛心滋潤幼小的心靈。我們常見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時出現"追人現象",總要跟著一位特定的教師。這是由于幼兒人園后,對家中親人的依戀感很自然地遷移到幼兒園的教師身上,反映了年幼兒童對愛的需要和追求。這時假如教師能用自身的師愛感化、滋潤幼兒,他們就很容易適應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生長,相反,假如小朋友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就缺乏平安感,對身邊的人缺乏信賴,以致對幼兒身心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在各種平時的言談中也可以看出,幼兒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與教師的和藹程度和對幼兒的喜愛程度呈高度的正相關,幼兒的回答一般是,“因為她喜歡我”,“因為她總是對我們笑”。事實標明,幼兒最喜歡有愛心的老師,而且越是年幼的小朋友越突出。老師的愛使小朋友感到歡快,滿足了他們精神的需要。
(二)幼兒教師只有愛小朋友才干教育好小朋友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愛能創設自然和諧、溫馨愉悅的精神環境,幼兒應在充溢愛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各種教育手段的運用固然很重要,然而發明良好的精神環境更為重要,愛是最有效的形式。年幼的幼兒園小朋友感受到的只有教師為他們創設的愛的環境,感受教師對他們的愛,對他們情感的給予,而體會不到知識和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這些的獲得是以愛心為基礎,以師愛為媒介獲得的,教師的愛心是一種具有動力作用的心理品質,因此借助師愛創設的精神環境對幼兒實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師有愛心便能為小朋友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幼兒發生平安、愉快、積極的情感與心理狀態,促使他們樂于去觀察、嘗試、探索與發明,從而發展他們的智力。
愛是兒童和教師心靈之間的通道,是打開兒童心智的鑰匙,一個教師的最終勝利,就在于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以自身的生命之光去啟迪小朋友的心靈。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總之,良好的師德,對于教育發展、國家振興是一種強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動力。所以,每個教師都要認真領會師德內涵,緊緊掌握師德靈魂,用自身對教育事業、對純真兒童的熱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