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作為校長你將制定并實施愛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作為校長你將制定并實施愛

2024-07-31 閱讀 7662

1、堅持把*****、實施素質教育,大眾教育、平民教育作為制定計劃的指導思想,把關愛每一個人,發展每一個人,挖掘每一個人的潛能和各方面的特長作為整個愛生學校發展計劃制定和實施的動身點與落足點。

2、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堅持自下而上的原則,而不能幾個領導個人主觀決定,要在學生、老師、社區居民,其他社會人士中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充沛尊重他們的話語權,了解他們的愿望,特別一般老百姓等弱勢群體的心聲,并排除各種干擾,把學生、教師、社區居民的合理心聲寫入計劃之中,并再次召開座談會,征求他們的意見,在得到絕大局部人認可的前提下開始實施。

3、堅持居住地、就近入學原則。由于中國戶籍制度的影響,中國農村很多人帶著子女在城市打工,但子女的上學難始終沒有解決好,不能在家長工作的城市、社區等就近入學,即使在農民工子女學校讀初中、小學,但高中還要回戶籍所在地上學,給家庭、小朋友的生長都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作為一個愛心學校的校長,應把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作為自身的義務。

4、檢查平等原則,除了解決就近入學,讓所有該進入學校學習的人入校學習外,在編班問題上,要檢查男女平等,農村小朋友與城市小朋友平等,官家子弟與平民百姓子女平等,堅決反對歧視農民工子女,把他們與城市學生分開編班的做法。學校和各班都要制定具體的措施,包括在座位、各種活動的布置都要有目的地促進男女生之間,城市與農村學生之間,富家子弟與平民之間的綜合、理解、消除歧視現象。

5、充沛尊重學生個性,杜絕以成果的優劣作為評判學生是否優秀的規范。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充沛尊重人,發展人。這點最重要的表示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要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沛表達自我,尊重他們的差別性和多樣性,讓他們的特長更“特”,給他們發揮特長的廣闊空間。

6、根據學校所處的位置與環境條件,分清學校自我發展的優勢、劣勢與機會,確定好發展遠景,一步一步地解決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制定詳盡的活動措施與布置,以達到預期目的。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相關文章: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對學生要愛,要無分別地愛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作業:學校平安案例分析與反思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的理念與規劃”學習心得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心得體會

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心得體會:“愛生學校”

篇2: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遠程培訓心得體會

這次的“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遠程培訓學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臺,通過學習,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通過專家對新課程的分析講解以及和同事們的研討交流,使我感覺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因此更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下面就本次參加遠程培訓學習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教師要終生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二、改變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活動,我們要達到:(1)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并把這種激情轉化為自覺學習的動力;(2)教給學習方法,使之逐步具備自學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掌握知識。遠程教育培訓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改革的一個新舉措,不同于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應用網絡平臺,搭建了一個虛擬的教育空間,在這個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參加培訓的學員不需要統一的時間和地點,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

三、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于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

這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有了緊迫感。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我要學習的、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這個培訓讓我進一步豐富自已的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3:愛生學校項目遠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做有良心人做有愛心事

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

鄧燕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有十三年了,從一名一線老師到幼兒園副園長,從一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到成為人母的媽媽,我給自身始終堅持的信念就是“做有良心的人,做有愛心的事”。在日常的細節工作中體現愛生如子,切實做到“以情感人”。有了愛,師生之間才干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干架起一條心靈的橋梁。

(一)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

有愛心的教師能為幼兒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愛小朋友是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幼兒相對于學齡兒童,更需要用加倍的愛心滋潤幼小的心靈。我們常見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時出現"追人現象",總要跟著一位特定的教師。這是由于幼兒人園后,對家中親人的依戀感很自然地遷移到幼兒園的教師身上,反映了年幼兒童對愛的需要和追求。這時假如教師能用自身的師愛感化、滋潤幼兒,他們就很容易適應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生長,相反,假如小朋友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就缺乏平安感,對身邊的人缺乏信賴,以致對幼兒身心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在各種平時的言談中也可以看出,幼兒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與教師的和藹程度和對幼兒的喜愛程度呈高度的正相關,幼兒的回答一般是,“因為她喜歡我”,“因為她總是對我們笑”。事實標明,幼兒最喜歡有愛心的老師,而且越是年幼的小朋友越突出。老師的愛使小朋友感到歡快,滿足了他們精神的需要。

(二)幼兒教師只有愛小朋友才干教育好小朋友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愛能創設自然和諧、溫馨愉悅的精神環境,幼兒應在充溢愛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各種教育手段的運用固然很重要,然而發明良好的精神環境更為重要,愛是最有效的形式。年幼的幼兒園小朋友感受到的只有教師為他們創設的愛的環境,感受教師對他們的愛,對他們情感的給予,而體會不到知識和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這些的獲得是以愛心為基礎,以師愛為媒介獲得的,教師的愛心是一種具有動力作用的心理品質,因此借助師愛創設的精神環境對幼兒實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師有愛心便能為小朋友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幼兒發生平安、愉快、積極的情感與心理狀態,促使他們樂于去觀察、嘗試、探索與發明,從而發展他們的智力。

愛是兒童和教師心靈之間的通道,是打開兒童心智的鑰匙,一個教師的最終勝利,就在于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以自身的生命之光去啟迪小朋友的心靈。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總之,良好的師德,對于教育發展、國家振興是一種強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動力。所以,每個教師都要認真領會師德內涵,緊緊掌握師德靈魂,用自身對教育事業、對純真兒童的熱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