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小學四季有約《人文與寫作》課程活動方案
風云雨雪,四季變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就是我們學習的課程資源。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描繪四季。于是,我想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們去聆風沐雨,觀花賞月,踏雪尋梅。
孩子們,我們出發吧!
一、課程方向
四季課程是以季節變化為線索,根據四季的變化,以中國古詩詞為主線,學習詩歌,以誦讀四季、景物詩歌為主體,同時結合繪畫、寫作、書法等,觀察自然景物,學習古典詩詞。
二、實施時間
完成這一課程的時間是一年。
三、課程準備
每位學生從課程第一天起,要專門用一個本子記錄“四季有約”,做到圖文并茂。
四、課程目標
“四季有約”詩詞之旅,是一年漫長的穿越,在涉及唐詩宋詞、繪畫、寫作、書法等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穿越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穿越華夏民族的歷史,在穿越的過程中,學生慢慢了解,一個個偉大的靈魂是怎樣發出自己的聲音的,這聲音為什么直到今天,還響徹在我們的頭頂,敲擊著我們的心靈。
五、課程內容
一年中,我們將帶著孩子們穿越四季:春天,我們將在杏雨柳風中欣賞梅花的高潔、桃花和杏花的嬌艷,從一朵朵、一樹樹的花中領略古詩的美妙;夏天,我們將和荷花一起開放一起枯萎,我們的詩詞也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從“接天蓮葉無窮碧”到“留得殘荷聽雨聲”,感受一個生命的輪回;秋天是最富有詩意的季節,我們從“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中,領悟詩人不同的人生態度;冬天,我們將走進雪的世界,品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思念和質樸,感受“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恬靜和溫暖,體會“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美和豪邁。同時,我們將走進陶淵明去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與和諧;將走進李白,感受他的浪漫主義風格;我們跟著蘇軾
篇2:九月份主題課程活動方案:講文明守規則
講文明守規則
一、活動目的:
規則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是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彼此的約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守著各種規則,比如我們走路、騎車、開車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我們上課、做實驗的時候,要遵守課堂規則、實驗規則,我們下棋、玩球的時候,要遵守游戲規則……
一個人規則意識的養成往往是從最基本的、最微小的地方開始的,讓學生從最日常的校園生活常規開始,培養他們遵守規則的意識,提高他們執行規則的能力,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促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擁有未來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時間:*年9月(第三周~第七周)
三、活動主題:講文明,守規則
四、活動安排
(一)宣傳動員
1.利用學校宣傳櫥窗、廣播站、致家長函、周一晨會等途徑和形式發出“講文明,守規則”主題活動倡議;召開學生干部會議進行宣傳、動員。
2.各班教室展板圍繞該主題進行文化布置。
3.連續四周以“講文明,守規則”為主題的周一國旗下講話。
(二)活動形式
1.主題閱讀篇
結合我校兒童閱讀課程,開展主題閱讀,分低、中、高年段開設晨誦、午讀以及拓展閱讀與主題相關的書籍、小故事,懂得規則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負責科室:【教科室】,由兒童閱讀項目組開發相關主題閱讀課程)
2.主題實踐篇
⑴通過學生每天的校園生活常規訓練,讓學生明確課堂學習規則,*出操規則,校園活動規則。
①課堂學習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