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最受歡迎教育方式

最受歡迎教育方式

2024-07-31 閱讀 6708

199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一個工作機構在日本東京組織了一次國際中小學教師、同學聯歡活動,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410位教師、同學參與,其中教師208人,同學202人。我國從北京、西安、上海選派了9名教師和9名同學參與了這次活動。

聯歡活動歷時6天,先后開展了5項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是選評最受歡迎的教育方式。主持者設計了一個問題,要求所有教師都作簡單回答。這個問題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孿生兄弟,都是14歲,正在學校讀書。他們家離學校比較遠,家長給他們配了一輛輕型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讓他們開車上學、回家。這兄弟倆由于晚上貪玩,好睡懶覺,經常遲到,雖經多次批評,還是我行我素。

有一天上午考試,盡管老師事先警告他們不許遲到,但他們還是遲到了30分鐘。老師查詢原因,他們謊稱汽車在路上爆胎,到維修店補胎耽誤了時間。老師半信半疑,但沒有發作,讓他們進教室后就悄悄到車庫檢查他們的汽車,發現四個輪胎都蒙著厚厚的塵土,沒有被拆卸的痕跡。很明顯,補胎使他們假造出來的謊話。

問:假設你是杰克兄弟倆的老師,你將怎么處置?

208位教師認真考慮,積極做答,都在規定的半小時內交上了答卷。主持人經過認真分析整理,從208份答案中歸納出25種處置方式。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國式的處置方式是:一是當面進行嚴肅的批評,責令寫出檢討;二是取消他們參與當年各種先進評比的資格;三是報告家長。

美國式的處置方法是:幽他一默

篇2:小學生安全教育方式

淺談小學生安全教育方式

開展安全教育,從學校治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提高我們的素質,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推廣和我國人口發展的規律。在校小學生人數大幅度增長,校園社會化現象日益明顯,校內及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我們小學生來校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校園內財物丟失、吵口打架事件等時有發生。大量事實說明,安全問題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在其他節假日要遇到的問題。我們在學校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學習、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不僅可以做到在校期間自已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他人,自己不違法違紀,并能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而且還可以依靠法律法規的力量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這里淺談幾種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安全教育內容

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大致分為幾個:交通安全、活動安全、防火安全、用電安全、游泳安全、飲食安全和自我保護能力。內容多,教育的方式就需要多變,不斷用新奇刺激學生的大腦,形成安全防范意識,讓他們受益終身。

二、教育方式

(一)基本教育

一直以來,從小到大都在用的方法:班隊會、手抄報、墻報、宣傳標語、安全教育畫報、在課堂中滲透、對特殊學生跟蹤觀察教育等。

1、全教育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注意安全數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咱倆宣傳做個伴兒/你拍三,我拍三,教室寢室不吸煙/你拍四,我拍四,亂穿馬路會出事/你拍五,我拍五,炎熱天氣防中暑/你拍六,我拍六,不慎落水要呼救/你拍七,我拍七,三無產品要遠離/你拍八,我拍八,不在電線桿上爬/你拍九,我拍九,不跟陌生人隨便走/你拍十,我拍十,自我保護是大事。兒歌性質淺顯易懂,教學簡單。學生準備過程也是對知識的積累,此方式宣傳面廣,材料收集比較簡單,能夠讓學生知曉基本的安全常識。

2、火災逃生自救十法:一要了解和熟悉環境。二要迅速撤離。三要保護呼吸系統。四要從通道疏散。五要利用繩索滑行。六利用標志引導脫險。七要提倡利人利己。

3、交通安全七法: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橫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2是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4是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5是騎自行車時,不要騎速過快,要小心避讓,要騎在自行車道上。(未滿十二歲的,不可騎自行車上路)6是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更不能在馬路上滑滑板。7是騎自行車橫穿馬路,要下車扶車橫穿。(未滿十二歲的,不可騎自行車上路)

4、路上被人搶劫、敲詐和勒索緊急自救。1要保持冷靜,不要害怕,盡量說好話,跟他們說明自己沒帶錢,避免被他們綁架。2如果他們繼續堅持要你拿錢,就跟他們說我回家取錢,先放掉我并趁機跑掉,并向你認識的人求助。3如果還不行,就他們說我回家取錢,到多人的地方去或找警察。4如果一個人遭挾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給錢,但要記住對方的相貌和特征,事后向公安局報案。千萬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這樣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墻,持刀傷人。

篇3:教育技術專業成長需要更加理想備課方式

關于教育技術專業成長需要更加理想的備課方式

摘要: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有更加理想的備課方式,不能再一味的為了應付檢查而寫教案,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設計,這不但是一種浪費,更會成為教師發展的障礙。時下較為理想的教學設計是以問題設計為主的教學方案,整個教案的設計以問題來引線,通過提出和發現問題、分析和思考問題、解決和反思問題的思路完成一堂課的學習。提出的問題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要切合課程學習需要,要符合學生認知實際。

關鍵字:備課教育技術教學設計反思問題

備課在教學環節中有著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沒有任何異議,有關備課的話題和觀點也是屢見不鮮,比比皆是,現代教育已經逐漸將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納入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效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學一線教師渴求的,然而如何達到有效教學卻是困擾很多教師的問題,在我看來,一種有效的備課方式就是達到有效教學的良好途徑之一,備課方式的因循守舊已經是制約有效教學的瓶頸。

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教師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教育技術初中級培訓和全國統一的考試,教育技術概念的提出是借鑒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也可以這樣講,是西方教育的中國化,在教育技術里顯得尤為重要的是教學設計環節,也就是完成一個較完善且周到細致的教學方案,這里面包括了教學三維目標的設計、學習者的分析、教材分析,以及教學資源、媒體的應用,它是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衍生出來的技術模式,教育技術將教師工作的內容更加技術化,讓教師職業更加專業化,但是它也有不切實際的一方面,從理論上而言,沒有任何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對教育技術深刻理解并應用,但是它只是信息手段與學科整合的應用,是將教學方式方法向技術層面發展,而我們的課堂是個多元的課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潑、靈動的生命個體;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思維活躍,想法不可預測的學生,而繁重的教學任務更對教育技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試問,教師有精力將每節課都設計得如此周詳呢?難道周詳的教案就是最理想的教案嗎?難道教師有了必備的教育技術能力,就能勝任每節課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嗎?

我不得不反思,每位一線的教師除非都有未卜先知的本領,否則無法盡善盡美的進行教學設計,最終的后果便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中進行試驗,學生成為試驗對象,試驗是在不知道后果的情況下進行的,試驗倘若成功,該教學設計便是有效的最佳的教學設計,該教師將被推崇為優秀教師,諸多贊詞紛至沓來;試驗倘若失敗,該教學設計只能被所謂的教學專家評價為有待于改進或不符合實際的教學設計,該教師將要繼續加強學習,群追不舍的貶詞將糾纏不放。我想說的是,學生是人,不是試驗品,如果你在試驗你的設計,學生也會附和你、幫助你進行他們的學習試驗,試驗終歸會有成功與失敗,可以重新再來,而我們的寶貴學習時間,學生的成長卻不可能重來,重來就和吃后悔藥的效果是一樣的,留下的只有惋惜,只有埋怨,除此以外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如果一位教師沒有把握在一堂課上是否能教會學生一些學習內容,他就不要急著進教室上課,他應該想好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讓全體學生都有所獲,都能吃點東西,而自己能有所思后再進教室上課,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教師要備好課的過程。

備課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節課教學效果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備課是否充分,備課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備課不是寫教案那么簡單,很多學校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是教學常規不可或缺的組成,夸大教案的作用,教案書寫要求規范認真,項目齊全,內容詳細,字跡工整,要做到月月查、學期查、臨時突擊查,有些學校還甚至舉行優秀教案的評比,把教案想學生作業本一樣羅列在桌面上,進行參觀,將教案書寫情況與教師的考核掛鉤,孰不知教師們為了應付其檢查,已經訓練出一套更加具有專業水準的本領,就是在短時間內剪輯、復抄各類教學參考書和教案集,本來用于記錄課堂教學步驟提綱的教案,成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百科文摘”,備課筆記成了書寫美觀、內容詳盡的“備查”筆記。備課教案本應該是“活”的東西,是教師對于課堂自我把控和學生學習目標及方法把控的個性方案,怎么能如此生搬硬套,陳列展示。

教師的備課需要在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及相關參考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步驟,最后形成文字教案,教案只是教師教學思路的記錄,授課步驟的提醒,何必要辛辛苦苦的抄資料、搬教參呢?

教師備課要備教材,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即使是名家的經典篇目,有時也有值得推敲、商榷的詞句,教師對教材獨到地見解、思考,對現實生活別具一格的理解和體會是教案的精;教師備課要備教法和學法,要注重面向每一個學生,要多一些彈性的設計,少一點僵化的形式,多一些學的方案,少一些教的設計,這是教案的氣;教師備課應該備學生,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學什么、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有什么作用,要把學生的學習需要放在首位,這是教案的神。有了精氣神的教案,再加上適當的補充、修改、反思,教案就是比較完整適用的教案了,我個人認為,經過圈改批注的教案,比那些整潔、美觀的“克隆”教案更實用,更有價值。有些教師甚至提出把教案寫在書上的做法能夠節省時間、方便教學,我覺得確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