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用平常心來領略生活

用平常心來領略生活

2024-07-31 閱讀 1913

用平常心來領略生活

孟華琳

何謂道?道即是平常心。持平常心處世,立于不敗之地。順其自然,即可得靜,寧靜而致遠。平常心的世界是無限的,應有盡有。

平常心雖是簡單的三個字,但在生活中,卻是人人都難逾越的一道坎,因為我們并不懂得何為真正的平常心,也不懂得怎樣來堅持自身的平常心,更不懂得怎樣來利用平常心。

平常心首先要的是一種心境,不只是對待周圍的環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對周圍的人事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干讓我們的生活有一份平靜和諧。

其次,平常心也是一種境界,慧能大師曾云:“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他的這種超脫物外、逾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平常心最好的解釋。他們不是“看破紅塵”,更不是消極遁世,相反他們所要表示的卻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無時不樂也無時無憂。

記得一個人曾經問過一個和尚說:“和尚修行,還用功否?”和尚回答說:“用功。”那個人又問道:“如何用功?”和尚回答:“饑則吃飯,困則即眠。”那人非常奇怪地說:“為什么我和你一樣就不算用功呢?”和尚笑著回答:“你和我們當然不一樣了,你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該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整天千種計較,萬般思量,心不寧靜,怎么叫做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至此我們明白,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簡單,只要能把心態放平穩,不要被外界的*x干擾,就是擁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

平常心在適當的時候所發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來講,堅持一顆好的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幾種好處:

第一,平常心可以增加個人魅力。

擁有一顆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對待他人的錯誤或者是誤解往往都是淡然一笑,不予理睬,他們并不是看輕對方,而是一種無聲的諒解,他們在無形中對自身形象的維護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因此這類人的形象魅力也在這種無聲的淡然一笑中散播開去。相比之下,和對方大吵大鬧的人自身也好不到哪里去!俗話說:和一個瘋子爭吵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神經病,

另外,能對對方的贊揚采取一種平和的心態,不是斷然拒絕這種恭維,更不是欣然接受這種贊揚,他們僅僅想表示的只是自身這顆溫和的心,因此這類人的人格魅力在無形中已經在對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二,平常心可以給人誠信的印象。

沒有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個傾慕虛榮的人,每天為了張揚自身而說各種冠冕堂皇的話,做各種各樣違心的舉動,久而久之就給周圍人一種不老實的印象,特別是在名和利的誘惑下,他們更是操縱不住自身,不顧信譽做一些雞鳴狗盜之事。

而擁有平常心的人則完全相反,他們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不虛假也不掩飾,也不會在名利面前亂了手腳,去做一些有損名譽的事情。他們把名譽看得比什么都重,更不會有意去損毀自身的名聲,因此這類人往往會給對方留下誠信的印象。

第三,有一顆平常心,可以讓我們正視自身的缺點和缺乏,并時時進行反省。

擁有平常心的人并不會掩飾自身的缺點,相反他們會把一個真實的自身擺在周圍人眼前,希望周圍人能給他們挑出缺乏和欠缺的地方,他們懂得要時時進行自我反省,才是真正對得起自身,換句話說,就是能把自身看得很清楚,并不時地進行自我審查,做到誠實無私地了解自身。

這類人比較理智,他們一般很少犯錯誤,因為他們很了解自身,很了解自身的優點,也很了解自身的缺點,完全可以做到非常自然而不受任何約束,知道自身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也知道怎樣做更符合自身的個性。人生來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堅持一顆平常心將是你走向完美的動力。

第四,平常心可以讓你的生活充溢快樂。

平常心

劉慶昌

這世上能具有平常心的人沒有多少,物以稀為貴,具有平常心的人就很可貴了。曾以為平常心是一個平常人的心,現在看來是有問題的,因為具有平常心的人多是不平常的人。不過,在我的直覺中,平常心一定不是神秘的。關于“平常心”的記述,始見于馬祖道一禪師的語錄:“平常心是道,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圣。只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景岑禪師對“平常心”的表述是“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取火”,顯現的是一種沒有矯飾、超然物外、清凈自然的生活態度。如此看來,自然而然,勿與自然抗爭,絕緣世俗名利,就有平常之心了。

然而,世上的人很少有不抗爭的。沒有抗爭,一席地、一杯羹也不會自然而來;沒有抗爭,一張臉面有時也難以保全。因而,抗爭反成為人生中自然的功課,不抗爭倒是反自然的。假如平常心真如禪師所道,平常人必定不會有平常心的,他們的世界里,有造作,有是非,有取舍,有斷常,有凡有圣。人生中的成敗、喜悲、苦樂、高低,諸如此類,均來自這樣的世界。這是真實的世界,我們就身在其中,每日里起早貪黑、忙忙碌碌的我們,無非是趣樂避苦、趣明避暗之徒。這就是平常人的世界和平常人的人生。

也許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會具有平常心,可是,這樣的人又在哪里呢?沒有生來就具有平常心的人。人生之初,懵懵然無心,不過是天性的載體。待其曉得人事,與環境的斗爭就逐漸展開了。無論一個人生于豪門還是寒舍,快樂和苦痛的比例在他內心是少有區別的。只要未到擔負使命的年齡,一個人并不會因家庭富有而多了快樂,也不會因貧寒而多了痛苦。實際上,富人的小朋友和窮人的小朋友,大都會經歷奮斗的一生,并難逃平常人的心路歷程。

平常心是道,只有得道的人,方得了平常心。難怪勘破紅塵、淡處事物的人,在我們的腦海里就是那些慈眉善目、白須飄飄的僧道。他們寄身于山水之間,慈悲為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對人生百態,會通宇宙萬物,恢弘無疆。有此等心腸的,是神而非人也。佛,非人;仙,山中之人。僧道乃佛仙在世間的符號。平常人不具有平常心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愿做僧道的人們,也不必追求僧道的超然,做神像神,做人就得象人。平常心若作為審美的對象,確乎激人欽敬之心、動人超然之情。倘若自我具有了齊無出世之心,恐難以自美的。實際上,普通人也會偶有平常心的,但多在失意的時候。人生失意種種,在每一種失意中,人相對是孤弱的,心理防御機制會使人一時看輕得失和是非,似有豁然悟道之感。只可惜人好了傷疤會忘疼,欲壑難填,求無止境,轉眼間那似已悟道之人又會一身披掛、重上戰車。雖說到頭來,人生不過一夢,但夢中的人又有誰稍有懈怠?

難得平常心

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紅塵”,平常心不是消極遁世: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積極人生,平常心是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憂;無時不樂,無時無憂。工作本極平常,敬業不衰,全力以赴,竭盡心智……

因為胸括萬殊,生活永不枯燥。平常心貴在平常,波瀾不驚,生死不畏,于無聲處聽驚雷。利不能誘,邪不可干,心能昭日月。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做堂堂正正人。有情有義,俠骨柔腸,遠離顛倒夢想。悲憫眾生,利益眾人,卻能明哲保身。上不負天,下無愧人,桓頹其奈我何?旦夕禍福,知天達命,不違自然。從最平常的事物中,發現至真至美。即使差異不大,仍然百倍努力。做了好事,卻不得好報,亦不懊腦。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罷。小人經常得志,不以力奇,不以力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得意能幾時?在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無端欺我,是他有病,我無恙也。知苦不苦,識甜愈甜,是中有真意也。絕不用他人的錯誤,來懲辦自身。我不病,誰能病我?

干多得少,才有貢獻;干少得多,心虧難補。

安貧樂富,富亦有道。下崗失業,死地后生。貪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從失意處覓希望,從萬全處見危機。粹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眚掩大德;常思己之過,醫好心病心生樂。既使“學富五車”,也不“才氣橫溢”,也不冒充“百事通”,也不替后人作定論,把一些尚無定論的未知現象一口咬定、言之鑿鑿地死定為“偽科學”。

即使得了大獎,中了頭彩,心潮也不怎么“澎湃”、鼓噪。凡到一點“性光”,現見些許景象,也不沾沾自喜,四處張揚。既使有大功能,得大“神通”,也不“飄飄欲仙”,以為“得道”,以力“成佛”。既令癌魔來襲,頑疾加身,也不怨天憂人,仍在頑強拼搏。特異功能,實不“特異”,批它何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掌握真理,容納宇宙,卻懼怕幾個小小異能?……

滴水之恩,報以涌泉;施恩求報,是生意人。平常心是清靜心,是光明心;平常心是愛國心、敬業心、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脫名利、不溺欲海……

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實不平常。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