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中加強聽力訓練
英語教學中如何加強聽力訓練
據美國著名外語教學法家WilgaM.Rivers在“Principlesof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一書中的統計,聽說讀寫言語交際活動在人類活動中,聽占實際時間45%,說占30%,讀占9%.可見,聽在人類交際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聽力即聽的能力,指學生吸收和理解言語材料所載信息交際能力。它是一種主動型、隱性的技能。小學生通過聽可大量吸收新的語言材料,加深所學語言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促進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發展。因此,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小學英語通過兩年的教學,在“聽”的方面要求:“1.能聽懂簡單課堂用語和敘述課文的內容;2.能聽懂用已學過的語言材料看圖敘述和講述的語篇。”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呢?
一、營造和諧氛圍,擴大聽的渠道
傳統教學中聽的活動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對話為中心的教學中,著重于語言形式的聽辨和記憶,信息的輸入量明顯不足。而平時做的聽力技巧專項訓練,多是測試性題目,目的性太強,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從而失去對聽力的興趣。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充分的、以理解內容為目的的語言輸入是形成交際性聽力,乃至決定整個語言學習成功的關鍵。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堅持盡可能地用英語教學,包括問候、課堂用語、評價、布置作業,并且也要求學生努力在課堂上盡可能說英語,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好,事實證明,用不了多長時間,學生完全能聽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還能學會你的一些用語。
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他感到身處異域,而自己能應付自如地與人交流,從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上課剛開始5分鐘內,規定為“Freetalk”自由對話時間,可安排師生對話,或同學間問答,對于表現出色的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這種訓練形式靈活多變,而且不受課本限制,內容豐富,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問答中,學生的情緒是緊張而興奮的,能使他們迅速進入英語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如果能堅持這樣練習,并且不斷提高要求,由教師參與慢慢變為學生的自主對話,不出一年半載,學生能自編自導自演自評,還樂此不疲,遇到不會表達的語句,也會主動地來請你。一邊是繪聲繪色地表演,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能力,一邊是繞有興致地欣賞,練習了自己的聽力。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可謂一舉多得。
課外,教師了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利用一切機會用英語會話,鼓勵收聽、收看一些少兒英語節目,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聽力水平。
二、創設情景,激發聽的欲望
小學英語聽力的培養宜視聽結合,培養利用情景獲取信息的能力。這里的視聽結合是指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師的動作、表情、投影等直觀手段來創設情境,模擬情景。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強化刺激,加深記憶。而不是邊看文字材料邊聽,因為這種視聽結合會助長聽覺對書面文字的依賴,也不符合聽的真實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識點時,應遵循由聽
篇2:小學英語聽力訓練小方法
小學英語聽力訓練的小方法
1.聽詞面,猜詞語
課前,教師將寫有所猜單詞的詞面交給值日學生,該生回去自己讀熟,第二天讀給全班同學聽,讓大家猜。例如:it’sananimal.it’swhite.itlikescarrots.大部分學生能夠猜出是單詞rabbit.
2.演雙簧
讓兩組學生分別準備對話,一組學生在前面表演動作和口型,另一組在后面配音。其他學生通過看和聽來理解他們的對話內容。
3.看錄像學配音
選取難度合適的錄像讓學生看,先視聽,再反復聽,讓學生聽懂,然后關掉聲音,讓學生嘗試配音。
4.聽錄音作動作
可以由老師或請一位學生當小老師來發指令,其他同學來做動作。例如penyourmouths.touchthedesk.closethewindows.standinfrontofliming,please等。
總之,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