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有效開展農村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研究:課題計劃

有效開展農村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研究:課題計劃

2024-07-31 閱讀 1303

一、上一階段的回顧。

(一)、加強備課組管理,提升優秀教案水平。

我們各年級備課組都能堅持每月一次的“主題式”備課、評課活動,以骨干引領,同伴互助的“同組互相觀摩”形式,通過集體備課質量的提高來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備課時,老師們能認真鉆研教材,從點滴入手,了解同學的認知水平,積極查找相關資料。每次備課由1名教師選定一個單元并主講,明確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疑點,基本習題,參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級備課組教師進行討論,最后達成共識。這樣,充沛發揮備課組的群體力量,一步步把教學研究引向深入。大家取長補短,資源共享,一起提高教學效果。

(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時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我們英語教研組全體老師十分重視向40分鐘要質量。我們嚴格執行“六個統一”,結合定期的教學研討活動,積極研究和研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戰略和方法,注重有效教學。

可以說,一次準備公開課的過程,就是一位教師生長的過程。通過聽課和評課,老師們提高了上課和評課的水平。從第六周開始,周秀、周瓊芬、李金芝、紀光冰等老師就陸續上了觀摩課或交流課,從選定課題、備課、試教到制作課件,每一個環節均做到精益求精。老師們以課例為載體,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一起研討、審議一堂課的設計,在研討中引發爭論,互相促進。第15和16周,六年級的周瓊芬和紀光冰老師還分別上了六年級英語交流研討課。老師們取長補短,互相切磋,一起研討,為了一個一起的目標--教書育人而努力奮斗。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李金芝老師還參與了市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獲得了第一名。這優異的成果凝聚著李金芝老師平時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也凝聚著全組教師集體的智慧。不時探索,追求更優異的成果,將是我們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

(三)、開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為現代教師的重要標尺。我們教研組的老師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的必由之路。針對我校同學的實際情況和日常教學中令自身困惑或突出的問題,老師們認真地學習和研討相關理論并分別確立了科研小課題,以問題為中心開展了專題行動研究。我們期望通過實驗研究,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切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指導思想

興趣是同學的內驅力,引發同學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同學遺忘現象比較比較嚴重,出現學時會、用時忘的現象。長此以來,會導致一局部同學成果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有效的課外活動是用豐富的多彩的游戲、對話、競賽來提高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把階段性的英語知識加以總結,為英語語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機會。每舉行一次活動,同學就多一次重新考慮和尋找資料之間內在聯系的機會,使一些新的信息與原有的知識相聯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小學英語教學的活動立足于實際,著眼于同學的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僅靠純課堂內教學遠不能滿足同學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們應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重視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為培養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為了豐富小同學的課余生活,也為他們的英語課程打好基礎。

本計劃適用于2008年3月1日-20**年7月10日,研究對象為五年級同學。要使同學在有實際交際活動的機會,讓同學在聽、說、讀、寫、唱、畫、扮演、游戲等多種活動中有所獲、學以致用,讓同學在動中有知,樂中求學,從而增加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農村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活動教學中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目標性原則;2.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同學的主體性,發明性相結合原則;3.課外活動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三、具體計劃與方案

<一>、對英語教師的培訓。

月份

培訓內容

負責培訓的教師

1、集體理論學習和討論第二階段的課題總結

2、制訂本階段課題研究的計劃

3、怎樣動員同學繼續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4、怎樣用英語介紹西方國家節日如:復活節、母親節、父親節等。

吳計偉

紀光冰

紀光冰

李瓊華、周秀、葉林福

1、認識10個以上英語國家的重大節日活動

2、唱課文以外的英語兒童歌曲、童謠。

3、討論怎樣慶祝復活節。

吳記偉、盤波

周瓊芬

李金枝

李瓊華、周秀、葉林福

1、怎樣才干讓同學敢于講自身喜愛的英語小故事?

2、怎樣撰寫課題研究優秀論文?

3、培訓教師跳舞。

4、討論怎樣慶祝母親節。

龍云峰紀光冰

紀光冰

周瓊芬

李金枝

1、講解國際食品的制作

2、英語小作文----如何介紹他人。

3、討論怎樣慶祝父親節。

吳記偉、盤波

紀光冰、龍云鋒

李瓊華、周秀、葉林福

1、寫課題階段小結

2、撰寫教育教育論文

吳計偉紀光冰

工作布置:

一、做好“EverydayEnglish”的工作。負責人:周瓊芬、

葉林富、盤波

二、英語早讀規范化。負責人:吳計偉、李瓊華

三、做好“英語廣播”的工作。負責人:龍云峰、李金芝

四、辦好“英語角”。負責人:紀光冰、周秀

五、英語活動。負責人:全體英語教師

三月:三~六年級的“英語日常用語”競賽。

四月:三~六年級的“英語背頌”競賽。

五月:四~六年級的“英語百詞”競賽。

六月:英語節活動布置:

三年級:英語兒歌競賽

四年級:英語書寫競賽

五年級:英語口語演講競賽

六年級:英語口語演講競賽

<二>、對同學實施的課外活動的輔導。

1.學唱少兒英語歌曲、英語兒歌,做英語游戲,看、聽、學、講、演英語小故事等。

2.擬以多種英語教材的局部內容為藍本,內容主要包括學習生活常用句型和詞匯,包括問候用語、初次見面用語、客套用語、公共場所特定用語等等進行課外活動教學。

3.文藝節目排練:合唱節目每校一個,英語舞蹈每校三個,擬參與六.一文藝匯報演出。

4、在班級內進行書法競賽。

5、輔導同學怎樣用中英文交替介紹歐美國家節日。

6、組織同學參與全鄉英語書法競賽。

7、放風箏競賽。

8、英語活動:

三月:三~六年級的“英語日常用語”競賽。

四月:三~六年級的“英語背頌”競賽。

五月:四~六年級的“英語百詞”競賽。

六月:英語節活動布置:

三年級:英語兒歌競賽

四年級:英語書寫競賽

五年級:英語口語演講競賽

六年級:英語口語演講競賽

篇2:語文課外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我們1-6年級閱讀課外活動以學校課外活動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為載體,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內涵豐富閱讀寫作氛圍,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活動目標

1、整體目標

通過語文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文化知識結構,豐富文化知識內容,提高全體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實現目標

通過開展語文閱讀與習作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習作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促進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并幫助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讀寫能力,充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

三、活動對象:

1-6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報名參加。

四、活動組織小組:

組長:由學校聘請專人擔任。

組員:由組長聘請各年級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寫作有專長的語文教師擔任。每個年級一位組員。

五、活動要求及評價指標:

1、組長需對閱讀活動小組組員負責,要有嚴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體系。

2、每位組員必須有本組活動方案(包括計劃、

教案、實現目標等)。

3、每學期每個小組必須拿出本小組活動成果,并做好匯報工作(如閱讀比賽成績、習作比賽成績)。

4、要求每位組員領導本組的每個同學積極參加市、區、學校組織的各項語文活動,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5、學校學期末評選最佳活動小組。

6、指導老師要在活動結束后,寫出案例,并通過案例分析,探索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策略,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

六、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周二、三、四下午3:30-4:20、周六上午或下午

【范例】

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古今中外的許多著名作家、科學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與他們的讀書分不開的。為了使我班學生熱愛閱讀,學會讀書,并在讀書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要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每一個學生都熱愛讀書,學會讀書并在讀書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的開展,在班級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2、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通過讀書活動,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知識更新,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活動構想:

1、制定切實可

行的讀書計劃。

2、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1)要充分利用好班級的黑板報、墻壁等,營造書香氛圍。

(2)征集讀書名言,可以把從各方面征集一來的名言抄在黑板報上,或是做成書簽與同學交換。

(3)在黑板報的一角開辟讀書方法介紹,向學生介紹科學的讀書方法。(4)在班級里開展好書推薦的活動,可以利用閱讀課讓學生進行交流,也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在班級里進行交流,還可以發揮板報、墻報的作用。

3、認真上好“閱讀課”。要充分發揮閱讀課的作用,學生的大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應在平時,學校安排的這節閱讀課主要可以做如下幾件事:

(1)讓學生進行讀書交流,讓每個學生上臺說說自己最近讀過的書,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盡量安排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這節課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可以給學生閱讀優秀讀物精彩的片斷,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讀書評價的方法,評價班級的“讀書大王”、“讀書小名星”等。

篇3:化學課外活動方案

一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為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推動我院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更好地適應國家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造就大批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拔優秀作品參加今年我校、我省以及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的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二活動主題:“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三主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團委

承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團總支

四參賽對象:化學與藥學院全院學生

五競賽日程安排

(一)初賽階段(4月10日至4月19日)

學院按照有關規定廣泛發動,召開各班書記會議(4月10日),鼓勵學生認真準備參賽作品,遞交作品申辦表(附件3),各班級請在4月19日下午六點前將班級申辦表交學院團總支。

(二)復賽階段(4月20日至4月25日)

學院根據院評委會的意見,對初賽通過作品請相關優秀指導老師修整加工,然后反饋給參賽同學進行修改。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理論支持和物質支持,院評審委員會按照參賽作品50%的比例評出優秀作品報送學校。

(三)決賽階段(4月26日至5月9日)

學院根據校評委會的意見,對通過學校初賽的作品進行繼續修整加工,然后報送學校參加復賽。按照作品分類各自評出一、二、三等及優勝獎。

六競賽章程及評審辦法

(一)本屆大賽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見附件1),作品資格審查遵從《“挑戰杯”全

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見附件2)。

(二)評審工作的基本原則

1、參賽作品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的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

2、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等方面因素。

3、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分預審、終審二階段進行。終審要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4、涉及需由有關部門出具證明材料的參賽作品,須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條的規定嚴格把關。

5、競賽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按《“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規定執行。

七要求

1、各班級團支部主要負責本班活動的組織、協調,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詳細活動方案,廣泛發動,使更多的學生參加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形成競賽的群眾性基礎。要對活動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為競賽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積極的導向。

2、各班級要積極地向高年級同學請教,學習他們的參賽經驗,指定專門學生干部負責此次“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尋找指導教師,

尤其是學科組負責人、碩士生導師的指導。

3、鼓勵組建跨院系、跨學科、跨年級的競賽團隊,積極完成競賽項目。

八獎勵

1、本次競賽將對參賽團隊進行獎勵,其中優秀作品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

制作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進入學院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調查報告、論文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參加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凡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學生個人與參賽團隊,學院將頒發相關證書;院優秀組織班級將頒發獎狀。

凡獲院一等獎的參賽作品都將被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學院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凡獲校一等獎、二等獎的的參賽作品將被推薦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

2、凡被學院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并獲得資格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的作品,按照萊農院發〔*〕165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3、本次競賽根據各班級參賽作品獲獎情況,計算出各班級積分,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參賽作品分別給予參賽隊員所在班級積15分、12分、9分、7分,并根據積分情況評選出優秀組織單位。

附件:1、“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2、“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

、青島農業大學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