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外活動方案
一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為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推動我院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更好地適應國家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造就大批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拔優秀作品參加今年我校、我省以及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的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二活動主題:“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三主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團委
承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團總支
四參賽對象:化學與藥學院全院學生
五競賽日程安排
(一)初賽階段(4月10日至4月19日)
學院按照有關規定廣泛發動,召開各班書記會議(4月10日),鼓勵學生認真準備參賽作品,遞交作品申辦表(附件3),各班級請在4月19日下午六點前將班級申辦表交學院團總支。
(二)復賽階段(4月20日至4月25日)
學院根據院評委會的意見,對初賽通過作品請相關優秀指導老師修整加工,然后反饋給參賽同學進行修改。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理論支持和物質支持,院評審委員會按照參賽作品50%的比例評出優秀作品報送學校。
(三)決賽階段(4月26日至5月9日)
學院根據校評委會的意見,對通過學校初賽的作品進行繼續修整加工,然后報送學校參加復賽。按照作品分類各自評出一、二、三等及優勝獎。
六競賽章程及評審辦法
(一)本屆大賽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見附件1),作品資格審查遵從《“挑戰杯”全
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見附件2)。
(二)評審工作的基本原則
1、參賽作品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的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
2、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等方面因素。
3、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分預審、終審二階段進行。終審要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4、涉及需由有關部門出具證明材料的參賽作品,須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條的規定嚴格把關。
5、競賽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按《“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規定執行。
七要求
1、各班級團支部主要負責本班活動的組織、協調,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詳細活動方案,廣泛發動,使更多的學生參加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形成競賽的群眾性基礎。要對活動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為競賽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積極的導向。
2、各班級要積極地向高年級同學請教,學習他們的參賽經驗,指定專門學生干部負責此次“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尋找指導教師,
尤其是學科組負責人、碩士生導師的指導。
3、鼓勵組建跨院系、跨學科、跨年級的競賽團隊,積極完成競賽項目。
八獎勵
1、本次競賽將對參賽團隊進行獎勵,其中優秀作品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
制作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進入學院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調查報告、論文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參加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凡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學生個人與參賽團隊,學院將頒發相關證書;院優秀組織班級將頒發獎狀。
凡獲院一等獎的參賽作品都將被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學院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凡獲校一等獎、二等獎的的參賽作品將被推薦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
2、凡被學院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并獲得資格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的作品,按照萊農院發〔*〕165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3、本次競賽根據各班級參賽作品獲獎情況,計算出各班級積分,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參賽作品分別給予參賽隊員所在班級積15分、12分、9分、7分,并根據積分情況評選出優秀組織單位。
附件:1、“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2、“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
、青島農業大學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報名表
篇2:語文課外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我們1-6年級閱讀課外活動以學校課外活動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以新穎活潑、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為載體,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內涵豐富閱讀寫作氛圍,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活動目標
1、整體目標
通過語文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文化知識結構,豐富文化知識內容,提高全體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實現目標
通過開展語文閱讀與習作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習作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促進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并幫助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提高讀寫能力,充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
三、活動對象:
1-6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報名參加。
四、活動組織小組:
組長:由學校聘請專人擔任。
組員:由組長聘請各年級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寫作有專長的語文教師擔任。每個年級一位組員。
五、活動要求及評價指標:
1、組長需對閱讀活動小組組員負責,要有嚴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體系。
2、每位組員必須有本組活動方案(包括計劃、
教案、實現目標等)。
3、每學期每個小組必須拿出本小組活動成果,并做好匯報工作(如閱讀比賽成績、習作比賽成績)。
4、要求每位組員領導本組的每個同學積極參加市、區、學校組織的各項語文活動,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5、學校學期末評選最佳活動小組。
6、指導老師要在活動結束后,寫出案例,并通過案例分析,探索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策略,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
六、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周二、三、四下午3:30-4:20、周六上午或下午
【范例】
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古今中外的許多著名作家、科學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與他們的讀書分不開的。為了使我班學生熱愛閱讀,學會讀書,并在讀書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要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每一個學生都熱愛讀書,學會讀書并在讀書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的開展,在班級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
2、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通過讀書活動,使學生學會讀書、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知識更新,活躍學生的思維。
三、活動構想:
1、制定切實可
行的讀書計劃。
2、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1)要充分利用好班級的黑板報、墻壁等,營造書香氛圍。
(2)征集讀書名言,可以把從各方面征集一來的名言抄在黑板報上,或是做成書簽與同學交換。
(3)在黑板報的一角開辟讀書方法介紹,向學生介紹科學的讀書方法。(4)在班級里開展好書推薦的活動,可以利用閱讀課讓學生進行交流,也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在班級里進行交流,還可以發揮板報、墻報的作用。
3、認真上好“閱讀課”。要充分發揮閱讀課的作用,學生的大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應在平時,學校安排的這節閱讀課主要可以做如下幾件事:
(1)讓學生進行讀書交流,讓每個學生上臺說說自己最近讀過的書,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盡量安排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2)班主任也可以利用這節課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可以給學生閱讀優秀讀物精彩的片斷,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讀書評價的方法,評價班級的“讀書大王”、“讀書小名星”等。
篇3:化學課外活動方案
一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為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推動我院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更好地適應國家社會發展的要求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造就大批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拔優秀作品參加今年我校、我省以及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的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二活動主題:“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三主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團委
承辦單位: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團總支
四參賽對象:化學與藥學院全院學生
五競賽日程安排
(一)初賽階段(4月10日至4月19日)
學院按照有關規定廣泛發動,召開各班書記會議(4月10日),鼓勵學生認真準備參賽作品,遞交作品申辦表(附件3),各班級請在4月19日下午六點前將班級申辦表交學院團總支。
(二)復賽階段(4月20日至4月25日)
學院根據院評委會的意見,對初賽通過作品請相關優秀指導老師修整加工,然后反饋給參賽同學進行修改。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理論支持和物質支持,院評審委員會按照參賽作品50%的比例評出優秀作品報送學校。
(三)決賽階段(4月26日至5月9日)
學院根據校評委會的意見,對通過學校初賽的作品進行繼續修整加工,然后報送學校參加復賽。按照作品分類各自評出一、二、三等及優勝獎。
六競賽章程及評審辦法
(一)本屆大賽遵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見附件1),作品資格審查遵從《“挑戰杯”全
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見附件2)。
(二)評審工作的基本原則
1、參賽作品分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的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
2、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等方面因素。
3、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分預審、終審二階段進行。終審要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類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4、涉及需由有關部門出具證明材料的參賽作品,須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條的規定嚴格把關。
5、競賽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工作按《“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規定執行。
七要求
1、各班級團支部主要負責本班活動的組織、協調,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詳細活動方案,廣泛發動,使更多的學生參加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形成競賽的群眾性基礎。要對活動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為競賽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積極的導向。
2、各班級要積極地向高年級同學請教,學習他們的參賽經驗,指定專門學生干部負責此次“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尋找指導教師,
尤其是學科組負責人、碩士生導師的指導。
3、鼓勵組建跨院系、跨學科、跨年級的競賽團隊,積極完成競賽項目。
八獎勵
1、本次競賽將對參賽團隊進行獎勵,其中優秀作品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
制作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進入學院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調查報告、論文類: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其它參加復賽的作品將給予優秀獎獎勵。
凡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學生個人與參賽團隊,學院將頒發相關證書;院優秀組織班級將頒發獎狀。
凡獲院一等獎的參賽作品都將被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學院給予理論和物質支持。凡獲校一等獎、二等獎的的參賽作品將被推薦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
2、凡被學院推薦參加學校第三屆“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并獲得資格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的作品,按照萊農院發〔*〕165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執行。
3、本次競賽根據各班級參賽作品獲獎情況,計算出各班級積分,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的參賽作品分別給予參賽隊員所在班級積15分、12分、9分、7分,并根據積分情況評選出優秀組織單位。
附件:1、“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2、“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資格及形式審查實施細則
、青島農業大學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