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課堂教學評價重要意義讓評價之舟在學海里推波助瀾

課堂教學評價重要意義讓評價之舟在學海里推波助瀾

2024-07-31 閱讀 8709

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讓“評價之舟”在學海里推波助瀾

【摘要】新課程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應遵循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信學生存在著學習的需求,竭力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逐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課堂教學評價發展性培養意識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的片面、評價范圍狹窄、評價手段單一、評價主體局限等諸多不足。在課堂教學評價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存在著過分強調學生的學業成績在評價中的作用,過多的強調量化的評價手段,排斥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參與等問題。基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和探討,本文堅持發展性評價,針對當前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開展探討。力求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提升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發展。

一、注重發展性教學評價基礎理論與策略的指導性功能

〔一〕“以學論教”的基本理論

“以學論教”即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它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狀態為參考,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高低。因為,一切教學設計,一切標準以及教師的一切勞動,都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的。只有樹立“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觀,新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一〕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策略

1、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形成的而非終結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注重的是學生的課堂回答與教師預設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對學生的思考過程、思維品質漠不關心。而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雖然也注意到學生答案的正確度,但更重視學生在回答過程中發展、推理與創新能力的顯現。

2、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多元的而非單一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簡單化的傾向,主要表現在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純知識化方面,運用單一的評價手段與方法,評價顯得蒼白無力,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性的課堂評價則強調豐富性原則,從多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主要表現在:評價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評價的標準是多重的;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

3、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互動的而非單向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中,

教師以自我為中心,以絕對裁判者的身份來評判學生,主觀色彩過濃,使學生難以獲得客觀的評價,也很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嚴重對立。而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注重評價中的互動,以使學生的心靈世界產生強烈的共鳴。

4、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發展的而非獎懲的。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以獎懲為主要目的,視獎懲為引起學生重視教學和使學生課堂表現更為優秀的法寶。而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相信學生的判斷能力,承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立價值,尊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需求,盡管偶爾也會使用一些必要的獎懲,但它的本質特征是發展的而非獎懲的。

5、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是動情的而非冷漠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過分注重客觀性,由冷靜變為冷漠,學生不能從教師的語氣、語調、神態、動作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待。而發展性的課堂教學評價則是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強化情感的因素,學生能夠從教師情感化的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得體的態勢語中,充分領略課堂教學的樂趣,感受老師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篇2:英語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英語“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期三天的培訓,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們倡導“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大量的研究表明,“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目前在我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所以,為了改變我校學生英語水平較為薄弱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熱情,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嘗試運用“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來探究建立符合我校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是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下派生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一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的教學藝術,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獨霸課堂,整節課都在講的局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創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嶄新嘗試。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解。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于預習本身就是一種課前自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在上課之前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預習課文。如果學生在心理上、知識上還沒做好準備就上課,往往教師講了半天,學生還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并且教師一直在長時間的講解,單調刺激會引起學生倦怠,教學效率低下。但是學生通過預習以后,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之處,老師講課時能夠很好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課上再討論交流就顯得主動,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每次預習老師必需要檢查反饋,大部分學生都缺乏自覺性,教師要重點表揚預習了的學生,指導和督促沒有預習的學生,讓學生都能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目標導學,引導興趣

“目標導學”是用科學的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導控教師的教,導向學生的學,所以教學目標的準確設定非常重要。所以針對以往課堂上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盲目學習的現象,老師在課前先向學生展示課堂學習目標,提出教學要求,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將要達到的目標上,這有助于喚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視頻、或者介紹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等方法,導入課文的學習,提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運用良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短時間內使所有的學生集中精力,進入對新課題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5Ifyougototheparty,you’llhaveagreattime.我播放了歌曲Ifyouarehappy.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反響,甚至有些學生在跟著邊唱邊做動作,我抓準時機將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問他們“whatwillyoudoifyouarehappy?”,學生輪流回答“IfIamhappy,Iwill…”從而更好地練習了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接著通過學生自己說的句子,讓學生進一步探究主從句的時態構成。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問

面對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和課改的不斷深入,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主流模式,而良好的互動課堂成為了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良好的課堂互動建立在師生課堂角色的靈活轉換中,無論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體現了以生為本,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教師要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協作精神,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體驗成功。在課上,常見的Pairwork、Groupwork是個很好的合作例子,有利于學生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如在學完了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3WhatwereyoudoingwhentheUFOarrived?3a閱讀部分時,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看圖講故事。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參與課堂活動,在分享與交流中獲取了新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會更加地積極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又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

四.當堂檢測,反饋結果

教學目標的達到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反饋機制才能實現。我們要想知道學生是否學會本節內容,是否達成能力指標,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最常用的是當堂檢測訓練,當堂檢測訓練是要實現教學目標當堂完成并驗證的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長期以來被廣大師生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點撥,檢驗學生課堂接受情況,及時發現自己在知識方面存在的缺陷,又能為老師后面的教學指明方向,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確定課后輔導的對象,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

“目標、導學、評價”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主動學習的氛圍,創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合作探究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減少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和對老師的依賴性,從而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篇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之我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之我見

海口市秀英區農場小學王玲

在新課程理念中,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節,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課堂上教學評價語言是指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思維水平、道德行為、認知水平等方面進行評定、啟發、激勵、引導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貫穿于教學中的即時的、情景性的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恰當地運用課堂評價語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現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應該簡潔、準確,讓學生聽得明白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回答問題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語言要簡潔,不模糊,具有針對性,對于要特別強調的地方要講得明白,讓學生聽得清楚.除了語言的簡潔,準確性是評價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言就沒有了生命力,無論你說得如何生動,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教師評價語言的準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地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好在何處.而傳統的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懂得模糊性和浮夸性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欠缺準確.準確性的評價語言針對性強,能夠提醒學生,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提高思維與回答的質量.因此,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要自然而然地運用好針對性、客觀性的原則,首先就要力求做到準確。

二、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應該生動、幽默,富有情感性

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他是現代課堂教學中難能可貴的品質。他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在恰當的場合、恰當的時機,巧妙地運用風趣的語言評價學生。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誠意切,對學生高度負責。評價語言真誠,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獲得情感上的滿足,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傾聽學生,用實事求是的評價語言去肯定學生回答問題的愜意,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從而產生莫大興趣和動力,教師決不能隨意否定學生,因為氣可鼓而不可泄。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象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去催開學生的心靈之花,去撫平學生的心靈創傷。并注意評價語言對學生的愛護和尊敬,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感情體驗,讓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煥發出生命的魅力。

三、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應該適時、適當,富有人文性

《語文課堂標準》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育的人文性最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承認個性差異,尊重個性的健康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評價語言要靈活地運用延緩性和適時性原則,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個人感受,為每一個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創造空間,給他們以展示自我的機會。教師切忌用急切性的評價語言,抑制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應多給學生提供創新思維,展示自己的機會。冷淡、責怪、不適當的評價語言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現其優點,并以此鼓勵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在表揚激勵的同時,用其可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而又不挫傷他的自尊心。學生在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感受到了濃濃的師愛,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讓我們用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為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創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

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評價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教師精彩而恰當的評價語言就好比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課堂評價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充滿魅力的語言雖主生于既興,卻植與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科學、簡潔、文明、高雅的語言風格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而不是刻意營造的結果。我們要具有敬業、好學、摯愛、寬容的精神,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豐富自己的語言,努力提高品語素養,為教育教學創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

學習方法,回答問題,表達方式,海口市,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