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記憶難問題
談談化學方程式記憶難的問題
海口市第一中學唐勇
摘要:化學方程式的記憶難阻礙著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使學生產生習得性障礙,會降低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學生雖然反復記憶卻又反復忘記,產生的這種現象值得我們關注與研究。本文就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進行了粗略的論述。
關鍵詞:化學方程式記憶難解決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1.**年至**年海南高考卷中考察方程式書寫的題目所占分值比較大,以下為20**年海南高考題方程式書寫節選部分。
第13題.
(2)NH3與NaClO反應可得到肼(N2H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寫出肼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4)肼一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堿性電池,該電池放電時,負極的反為。
第14題.
(1)FeCl3蝕刻銅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過程II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第16題.
(1)甲烷燃料電池正極、負極的電極反應分別為。
(2)閉合K開關后,a、b電極上均有氣體產生.其中b電極上得到的是,電解氯化鈉溶液的總反應方程式為;
第18-II題.
(3)②的反應方程式為;(5)C為單溴代物,分子中有兩個亞甲基,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2.方程式書寫占分值數據統計如下
3.數據分析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改這7年來,在海南卷100分為滿分的情況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分值平均為17.5分。這17.5分僅是讓學生寫的,并沒有包含題干涉及物質之間轉變的隱形化學方程式。而海南近年學生全卷總得分平均分在35分左右,由此可見學生對方程式的掌握程度不夠不好。對學生的調查了解也發現,大部分化學學習差的學生一旦說起學習化學障礙時,大都歸結于化學方程式不好記。不能夠掌握物質間的轉化,故而對化學題無從下手。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1.客觀原因:高中方程式數量較初中而言多很多,類型又不盡相同。高中化學學生會涉獵到300多個方程式,類型具有多元化的特點,有無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有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有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有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電極反應的書寫,有有機方程式的書寫。
2.主觀原因:認識誤區。很多同學認為化學學習只要記住方程式就能把化學學好、學透,化學課堂可以不跟著老師走,課后把老師講授或歸納的方程記住就能學好化學,殊不知化學知識的學習是一項講究規律的活動。有部分教師也存在認識誤區,聽課時常常能見到教師聽寫或默寫化學方程式的情形。
3.沒能明確化學方程式在化學學習中的定位:首先,化學方程式不能代表化學。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而化學方程式僅僅是化學語言和學習化學的基本工具,化學反應方程式是化學反應的表達。其次,要學好化學,不僅僅要掌握好化學符號及化學語言,更為重要的是掌握以實驗為依據而建立的完善的基本理論,要能夠根據化學的學習認識自然,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釋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在學習化學方程式時不能夠脫了基本理論而死記硬背。
三.解決的措施
高中生所學習的化學是前人在經過研究實踐基礎上建立的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我們現在所學方程式是對物質間和能量間轉化的一種描述。可能涉及多種微觀粒子間的轉化,或出現分子層面、原子層面、離子層面等。如何能夠堅決的化學方程式記憶難的問題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面臨的一項任務,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1.重視化學實驗,闡明化學反應機理。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化學學習要充分的遵循這一點。例如,我們在學習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時,這一知識首先呈現是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在進行該部分知識學習時,我們是通過探究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從而歸納總結得出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具體如下:滴加酚酞的液體在反應中由無色變為紅色,含酚酞的水溶液呈紅色可以推斷有堿生產,得出氫氧化鈉為一種產物,反應伴隨小球的四處游動,證明有氣體生成,經檢驗為氫氣,故而得出上述化學方程式。但是這僅僅是一方面,教材在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第二節水的電離平衡中又探討了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加入金屬鈉,消耗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化學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使得最后氫離子濃度小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故而溶液呈現堿性。到此為止,教材對金屬與水反應的實驗和機理都進行了呈現,我們教師在講授這兩個內容時,不應該把它進行分割。如果最后能夠將實驗與機理進行統一,我相信學生能很好的記住該反應,并且能夠記住一類反應。像這樣的實例,還比如有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先出現實驗后利用水解機理進行解釋,最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能夠理解記憶。
2.滲透化學思想及化學觀念
例如借助重要的化學思想之一:化學守恒。化學守恒的思想一直貫穿整個高中化學學習,它主要包括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得失電子守恒、物料守恒。在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常常遇到方程式不會寫,或者寫了不會配的情況,高考化學往往考的方程式又不是我們教材上有的,可能是根據信息來書寫化學方程式,這時要從分的利用守恒的思想,例如:氯化亞鐵與硝酸的反應:首先應該明確反應的實質為亞鐵離子被氧化的過程。①明確反應物與生成物:Fe2++NO3-→NO↑+Fe3+②利用得失電子守恒確定微粒個數比:3Fe2++NO3-→NO↑+3Fe3+③利用電荷守恒確定H+的位置及個數:4H++3Fe2++NO3-→NO↑+3Fe3+④利用H2O配平原子個數:4H++3Fe2++NO3-→NO↑+3Fe3++2H2O。從整個書寫過程可以看出守恒思想的滲透。加入學生沒有這種思想,恐怕只有靠死記硬背,但是能記住的又有多少人呢,更不用談遇到高考那種選拔型的題了。
3.握好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方程式的區別
無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需要學生具備這么幾項基本的知識:①具有物質的類別觀②具有離子觀③具有氧化還原觀④具有守恒觀。例如:對于金屬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方程式的認識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①類別:鋁為金屬單質,一般應該與酸溶液反應產生鹽和氫氣,而氫氧化鈉為堿。關于鋁元素的鹽有兩類,即鋁鹽與偏鋁酸鹽。金屬鋁與酸反應產生鋁鹽,而與堿反應產生的則是偏鋁酸鹽。②離子觀:鈉離子不參與反應。③氧化還原觀:鋁單質與氫氣的關系根據氧化還原配平知道為2:3。④具有守恒觀:鈉守恒,最后物質為偏鋁酸鈉;電荷守恒與原子個數守恒知當2個鋁3個氫氣時,氫氧化鈉、偏鋁酸鈉、水的個數都應該為2;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
有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需要學生具備都知識與無機化學又不相同,它要求學生認識有機方程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①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②官能團的轉化。③歸結反應類型與反應特點。例如: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首先認識碳氧雙鍵的形成過程,即斷裂氧氫鍵和碳氫鍵之后,共用電子從新生成一碳氧鍵,故碳氧由原來的碳氧單鍵變為碳氧雙鍵。其次,反應官能團轉變為羥基變為醛基,醇類變為醛類。再者歸結化學反應類型為有機物的去氫反應,即氧化反應。最后,由于乙醇提供兩個氫原子,故需要兩分子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兩分子的水和兩分子乙醛。即:2CH3CH2OH+2O2→2CH3CHO
+2H2O。
4.及時歸納整理,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絡
如何更好掌握化學方程式,還應歸納、總結、找出規律,構建知識網絡,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也就是說,化學學習,重在掌握規律。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學《烴的衍生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按“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為線索組織記憶;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按“單質→氧化物→氧化物水化物→鹽”為線索組織記憶。記憶時再給反應歸類,做到舉一反三,例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鋇的反應,都應從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角度考慮,同時都會伴隨酸性氧化物的量的改變產物改變,且酸性氧化物過量就會生成酸式鹽。這樣,通過多種途徑、循環往復的聯想,不僅可以加深對所學化學方程式的記憶,而且有助于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
四、結語
總之,化學方程式的記憶能夠很好的輔助我們學好化學,它的記憶不單單是大腦記憶的過程,它還會涉及對化學原理,化學思想,化學方法等化學學科自身的知識加工的過程。需要具備基本的化學素養,才能熟練準確的書寫。
參考文獻:
1、1997年7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鐘道隆著的《記憶的竅門》。
2、2000年1月,林鏡秋著的《記憶的奧秘》,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3、咸陽育才中學王文緒的《高中化學“五階段學習法”》。
篇2:對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和計算功能價值認識
對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功能價值的認識
發布者:黃圣明
對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和計算的功能價值的認識
初中化學用語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初中學生化學修養和化學素質的關鍵。其中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也是化學教學的關鍵,是化學教學的精髓。因此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教學功能和價值也是顯而易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化學反應的濃縮表達,它既給了“質”的表達,也給了“量”的確定。
1.化學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不同物質之間化學反應的式子。學生在學習化學方程式之前,必須懂得熟練書寫元素符號、識記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并且學會用化合價書寫化學式。期間某一個環節缺失,必然造成化學方程式書寫障礙。通過方程式的教學可以很好地發現學生在前期化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補缺補漏。
2.通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通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生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化學變化就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不僅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還知道反應條件,同時還能根據化學方程式說出反應的現象。
3.通過化學方程式能更好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個數、種類和質量不變。運用這個規律學生可以學會配平的基本方法、學會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個數相同推求未知物的化學式,可以求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粒子個數比,更可以求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比,為接下來學習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做好鋪墊。
4.化學方程式的教學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完整地完成一個方程式的書寫(包括書寫化學式、配平、標明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狀態),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學好化學方程式是學好化學用語的根本,而其他基本用語的正確熟練掌握,又是學習化學方程式的重要基礎,隨時隨地能正確書寫并應用化學方程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長期而有效的化學學習技能,也是衡量學生是否學好化學的重要標志。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等
的,計算,方程式,價值
篇3: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疑難解答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疑難解答
1、設未知數時,為什么后面不能跟單位?
因為未知數中已含有單位,若再跟單位,將出現單位的重復。如課本102頁的例1中,算得x=0.6g。表明x相當于0.6g。若設xg,就成了0.6gg。
當然,實際質量后面一定要跟單位。
2、化學方程式下面的各個量的書寫順序是什么?
(1)第一排,在相應的化學式正下方寫出相對質量(即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學記量數的積,這是為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當然,不能用實際質量乘以化學計量數。
(2)第二排,在相應的相對質量正下方寫出實際質量和未知數。
3、如何列比例式?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原理是:相對質量的比等于實際質量的比。所以,列比例式時,也應該按照上面的原理來列,即橫著列比。
4、化學反應中,描述反應的幾個用詞的理解。
(1)、“恰好完全反應”:指兩種(或多種)反應物正好反應完,無剩余。
(2)、“完全反應”、“充分反應”、“反應不再發生”、“反應停止”:若反應物只有一種,指反應物反應完了,無剩余。若反應物有兩種或多種(以下以A和B兩種反應物為例),指的是A反應完了,B有剩余;B反應完了,A有剩余;A、B都正好反應完了,無剩余。
化學方程式,守恒定律,化學式,未知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