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

2024-07-31 閱讀 4533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我們的教育對自我教育還缺乏足夠的重視,即使意識到了,也只是停留在說教的層面上,說教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經常聽到教師提醒學生說:“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慮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前途。”可是要一個人考慮自己的前途,就應當讓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實際地做一點事情。僅僅做一點事情還不夠,還要在學生做事情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們也開展了不少的學生活動,比如說:學雷鋒上街做好事,到敬老院做好事,為災區的小朋友做好事……但每次活動,學生的心理狀態都逃不開從新鮮到索然寡味,再到厭煩的怪圈。也就是說學生對活動本身的態度是冷漠的,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原因何在?我認為,原因在于:教育者沒有認識到這些活動是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良好載體,他們考慮的是怎么去處理好各種事務,注意力過多地停留在活動本身,而沒有設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從事公益勞動的高尚感和自豪感,殊不知這種高尚感和自豪感正是觸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星星之火”。真正和諧的教育應該包括兩個方面:認識世界和自我表現,兩者并重,不能有所偏廢,而我們的教育更重視前者,對后者采取的是輕視甚至是無視的態度,因而學生發展的動力多來自外部因素,內部動機不足,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自我教育的動力和能力。表現形式是要使行動積極些,就得依賴老師的表揚或批評,有時需要強制措施等等。怎樣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呢?途徑之一是:幫助學生樹立目標,讓學生在向目標努力的過程中使自己作為“人”的優秀品質表現出來,當學生反觀自己時,就能為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所具備的優良品質感到由衷的自豪。首先,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一方面,要用閱讀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閱讀應當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圍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細觀察和了解人的靈魂的復雜性,迫使他去考慮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我認為,應重視引導學生讀英雄人物和偉人傳記類書籍。因為,要自我教育,就要用一定的尺度來衡量自己,英雄人物和偉人的生活就是測量學生自身行為的最好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身邊的事例引發學生的思考。有一段時間,航天英雄楊利偉和“超女”幾乎同時出現在電視熒光屏上,我與同學們交談時,發現學生對幾位“超女”如數家珍,津津樂道,楊立偉在他們的交談中居然沒有一席之地。為此,我組織了一次辯論會,題目是“楊利偉和‘超女’誰更可愛”,學生分正方和反方進行了辯論,通過辯論,同學們對兩類人的社會價值有了清晰的認識。雖然我們不能指望通過一次辯論就能讓孩子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得到完善,但“一次不多,十次許多”,我相信,經過長時間的教育,學生們一定能認識到: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該做怎樣的人。第二,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地發揮自己的能量,在勞動成果中看到自己作為“人”的自豪感。“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個孩子,只有在積極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表現出自己作為人的自尊感和自豪感,才可能更積極地實現自我。人的智力類型是多元的,我們切不可片面地看待一個孩子。現實中,教師們往往對一個語文考試能考99分的學生贊賞有加,對一次能踢200個毽子的學生不屑一顧;對一個數學考試考60分的學生憂心忡忡、惡語相向,對一個手腳不能協調好,跳不出一個繩的學生露出寬厚的微笑……這種現象反映出教育中嚴重的功利思想

篇2:美術教育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美術教育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馬約爾先生寫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世界留下什么樣的子孫后代”。現在的學生正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影響著一個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學技術的制高點。而這一切又深深依賴于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教育能否得以順利實施。

新世紀之初,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開始啟動,這對徹底達到美術教育的創新與整體素質培養邁開了重要一步。

美術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教育,它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通過美術教育,使學生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并在學習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低年級美術課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能力轉化為成果的能力。通過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可采用懸念引新、激發興趣、啟發誘導、發散思維的探究學習方式,有意識設置一些環節,讓學生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學習過程,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例在<<撕紙添畫>>這一課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利用一張已撕好的較明顯圖形的紙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逐漸過渡到自己動手操作。我要求小朋友上下左右分別觀察撕下紙片的形狀,并進行適當的添畫。這一過程是學生思考、發現、創新的過程,它集腦與手的結合,既符合低年級小朋友好奇的心理特征,又促進思維創新的發展。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創造像一條紅線始終貫穿其中,它推動著社會發展和世界文明,而這其中創造能力的產生正是創造性思維的閃現。“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教師為學生種下創造性思維的種子,將來必成為創造型的人才。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新課改中要不斷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當我們問這個世界是誰創造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獨立的人創造的,是有獨立思維的人創造的,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進取精神、創新意識。

科學技術,美術教育,素質教育,最大限度,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