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課堂教學問題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課堂教學問題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2024-07-31 閱讀 5729

課堂教學問題系列分析和課堂教學問題自我完善計劃

趙仁帥老師在初二(10)班執教的Unit8Topic2SectionA一堂聽說課。趙老師語言基本功較扎實,指令清楚,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時候能用英語來組織教學,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情境。10班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趙老師熟悉學情,針對學生的現實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教學任務。本課的重點詞匯是關于服裝的,在教學詞匯的環節,趙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服裝的圖片進行直觀的教學,并強調詞匯的發音,多次帶領學生朗讀,學生積極跟讀和練習。在重點句型“so...that”的教學環節,趙老師把句型板書,并舉例子,然后讓學生模仿例句造句,教學效果良好。但是由于詞匯教學部分占用的時間過多,本課的重要教學內容1a只得在5分鐘內倉促結束。

居于趙老師在課堂上課過程所出現的時間分配不當這一點,我認為,無論是快班或者慢班,在課堂教學中,都得根據大綱要求,圍繞大綱去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滲透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本節課的內容是聽說課,重點在1a部分,正因為是差班生,我更覺得老師可以這么做:帶讀對話,讓學生多跟著老師或者錄音度,反復地練習,然后進行兩兩對話,表演等等活動。再者,在單詞的教學上花了大約20分鐘時間來帶讀,這里也可以利用抽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去學,激發學生積極性。

第二節,張文靜老師的課,正如大家所說的,張老師也是一位教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了,語言流利,教態自然從容。張老師的這節課是堂話題復習課。課前張老師精心構思,做了充分的準備。針對這堂課的特點,張老師設計了各種不同層次的練習以檢測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本話題的掌握情況,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有個人活動,有兩人活動,還有小組活動。在課堂上張老師善于引導學生,注重課本知識的回歸,有效地落實了雙基。學生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和對參加各種課堂活動有很大的熱情,參與度高。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效果較顯著。

把課堂交給學生,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讓學生能夠得到真正自主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是我們最終的目標。張老師在這節課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英語,學生英語,多媒體,基本功,積極性

篇2: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

榆樹市大嶺鎮懷家中學孫長青

摘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重要的課程。信息技術在其它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是當前信息技術教育普及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把信息技術與常規教學有機的結合,融為一體,把它作為獲取知識的工具,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由于存在著資金、技術、師資、觀念等諸多困難,教育之路艱難曲折,發展緩慢,但發展前景讓人樂觀并充滿希望。

關鍵詞:課堂教學;信息技術;現狀分析

前言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應用領域空前普及,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會生產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任何現代技術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協助,計算機的使用知識已經成為現代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更是得到了長足發展,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之一,它對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農村中學,要充分利用好遠程教育資源,在開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過程有聲有色,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如何實現農村中學各學科與信息技術的順利整合、從哪些方面進行整合問題都需要我們思考。

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理念的整合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中,我們要利用信息教育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不再是一個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與學習的主導者,他將成為學生個別化學習探索活動的輔導者和支持者。在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上是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也應該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持。

信息技術應用普遍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課在當今中學課程體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學的常規教學中難以得到良好的應用。農村中學由于計算機資源匱乏,農村初級中學學生由于對計算機缺乏了解,多媒體課例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一個新鮮事物。于是,偶爾有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常規教學,學生很感興趣,并且積極性特別高。雖然學生對多媒體課例感興趣,他們也希望各學科的教師能盡可能多的在多媒體教室上課,但是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多數學生只關注于聽課的形式,而忽視了聽課的內容,本末倒置。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學生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較少以及觀念滯后

篇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自我分析與改進措施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自我分析與改進

甲子中學周菊英

《新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對教師“怎樣教”研究得很多,取得了許多成果,然而對學生應該“怎樣學”卻是一種可怕的漠視,漠視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就是漠視學生這一學習活動中的主體的存在。因為讓學生利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地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是我在課改實驗過程中重點探究的問題。

一、分析學生差異,成立合作小組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心理發展規律、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綜合考慮,將全班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遵循“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各組相鄰兩塊桌子的學生中均由“二好、二中、二差”組成,全班搭配成若干個這樣的同質學習小組,為課堂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各組民主推選一位小組長負責學習小組的具體工作,課前檢查本組成員預習和作業完成情況,課堂組織開展組內合作和組間競賽,課后指導本組成員及時復習和獨立完成作業。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滲透分層施教策略,克服班級授課制整齊劃一的缺點,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發揮優等生和中等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