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研隨筆那件知易行難事情

教研隨筆那件知易行難事情

2024-07-31 閱讀 5733

那晚的研討中,孫老師介紹了怎樣讀懂學生的具體案例,傾聽著孫老師的介紹,敬仰和慚愧之情不時涌上心頭。

讀懂學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像孫老師介紹的這樣去讀懂學生,能做到的人卻幾乎沒有。也許我們在準備一節參賽課或觀摩課的時候,也曾經這樣去做過幾次。而一旦回到日常的教學中,這樣的事情似乎又一下子離我們非常遙遠。我記不清是誰說的話了,但大概的意思是:如果要把教育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學生已經學會了什么。

曾幾何時,我們在寫學情分析的時候不知道寫些什么,寫出的學情分析又似乎對備課的價值不大。但如此細致地去分析研究,時間又是一個問題。總之我覺得讀懂學生真的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嗎,特別是常態的每一節課都要深入讀懂學生更是不易啊!

怎樣讓常態課的學情分析不流于形式???

深入思考中……

篇2:教研隨筆對六環節教學步驟理解

寫心得1、“六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六種手段和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在一節課中,不一定要把六種手段全部運用,才叫“六環節”。要把每種手段運用得充分,可以突出某一個環節,而忽略某一環節。就如同外出旅游,與其被導游領著疲于奔命地走完全部景點,不如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充分欣賞。

2、教學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把握“六環節”的實質,一是要強調自主學習。建構主義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地、能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看書、做題、回答問題、實驗操作、總結知識結構.......都是自己學習的形式。二是強調交流合作。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在不斷地交流、溝通、合作,即多邊互動過程中實現的。

3、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理解了不一定能夠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能達到深刻地理解。如果一節課既無自主學習的活動,又無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樣的課堂就是傳統的缺乏活力的課堂,就是老師滿堂灌的課堂。

篇3:小學教研工作隨筆多元評價:讓家庭作業成為孩子樂園

小學生作業的評價更多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態度,通過作業有效性評價幫助小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有效地發展。

在現實教學中,對小學生作業的評價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同個體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一些形象化的圖案比較感興趣。在具體的批改上,可以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案來代替傳統的“√”和“×”。當學生作業全對時,教師給中低年級的學生使用學生喜歡的“小太陽”、“笑臉、”“大拇指”、五星”等符號。學生作業錯誤時,采用“哭臉、三角、小辣椒、大問號”等代表不足,訂正后再用相應的“√”、“○”等符號作出肯定。在最終肯定評價時,采用一系列配套的“大小笑臉”、“大小紅旗”作出評價。利用評語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批改時利用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能讓學生及時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時提醒學生要細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好的習慣,培養好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解題的習慣。對作業做得好的,要及時鼓勵,促使學生保持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不妨加上“真棒!”、“好漂亮的作業”、“好漂亮的字”等贊美語。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自然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