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習丁有寬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

學習丁有寬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

2024-07-31 閱讀 1542

學習丁有寬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

丁老師還在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

(1)激發自改興趣。

第一,選用故事和學生的典型事例教育學生。給學生講唐代賈島“推敲”詩句的故事,講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確定“綠”字的經過,講魯迅先生寫文章百改不厭的范例等等,讓學生知道好的文章都是在反復修改中來的,并要求學生以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來鞭策自己。同時,還重視運用學生的典型事例去教育他們。第二,采取多種辦法激發學生自改的興趣:①班里設

“文章醫院”專欄,開展品評優秀習作和“小醫院會診”活動。每學段定期舉辦“習作修改前后”展覽,看誰勤修改,進步快。②讓學生自己命題作文。③采取一題多作和一文多改的辦法,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反復修改,直到滿意了,教師才給予評分。

(2)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指點自改。

第一,修改同講讀相結合。教師把學生習作中的通病帶進閱讀課,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范文,借鑒范文,悟出“為什么要改”和“怎樣改”的道理。學生習作的毛病,一類是屬內容貧乏或不具體的問題,另一類是屬于文字表達的問題,如文章的中心跟標題不統一,中心不突出,詞造句不當等等。對于前一類毛病,教師常常在課前就直接提出問題或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論并引導他們聯系自己習作的實際,提出修改的意見,讓學生在課外再觀察,或閱讀有關范文,再修改。對于后一類毛病,教師就要在導讀范文的基礎上,設計有關的輔助性作業,幫助學生懂得改正。

第二,自改同互改相結合。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他們的作文程度雖然有高低,但他們對自己的習作,往往自以為寫好了,自己很難再修改。而對別人作文中的問題卻比較敏感。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可以從指導學生互評互改開始,先讓學生修改教師挑選出來的錯誤比較典型的文章,然后,讓學生四人為一組,根據寫作要求展開互評。每人都看別人的三篇習作,并寫修改的意見。在互相評論中,如果有某些問題見解不一,可以爭論,最后各自修改自己的習作。在學生有了互評能力的基礎上,教師著力于引導學生自評自改。修改后在班上或小組上交流。

第三,全體指導同個別輔導相結合。自改作文,丁老師全體學生指導外,還注意分類指導。比如在批改學生習作時,先看較差學生的習作,接著看其他的,然后分類,分析其發展情況。在修改習作的要求上對優等生嚴一點,對差等生寬一點。在指導修改的方法上,對優等生只給予指點,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參考文章,去觀察,去修改;對差等生就采取面批的方式,供給具體參考的文章或段落,具體指導他們再觀察,具體指導他們修改。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自改”是培養學生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這是一種自我反饋的教學形式。這對于小學生作文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獲得信息:一是教師的批改,二是學生對自己作文的自我檢查。通過這種檢查,不僅有精益求精之功,更有提高作文能力之效。由于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錯誤在所難免,所以自改能力的培養,更顯出它的必要性。

(四)有法

篇2:小學作文教學隨筆:提高學生作文自改水平

一、課題的提出: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既是對學生作文情況的檢查、評估、交流和總結,又是對學生繼續修改作文的指導。長期以來,“作文批改難”是讓所有語文教師困惑的問題。語文老師普遍覺得,改作文時,人特別累,心也煩燥不安。有些老師覺得讓學生作文,不單是折磨學生,而且是折磨自己。”因此,很多老師不愿意教語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改作文。作文難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主體參與批改的積極性,沒有培養起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

二、研究的策略: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學的重那么,如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1、樹立學生自改作文的責任心

學生是否自覺、認真地修改文章,跟人們的責任心強不強緊緊相關。我常常給同學講,有些人“文章寫好之后,也不多看幾遍,象洗臉之后再照鏡子一樣,就馬馬虎虎發表出去。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象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這樣責任心薄弱的壞習慣,必須改正才好。”可見,只有樹立起強烈的責任心,修改自己和別人的文章,才不會嫌麻煩,不會怕困難,對別人給自己改文章,才會持歡迎態度。也只有這樣,才會在反復的修改中提高質量。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講述修改文章的重要性,讓學生樹立起修改文章的強烈責任心。

2、教給步驟,掌握方法

這是培養學生修改作文能力的重要一環。教師要通過范改,教給學生以下的修改步驟:

(1)初讀改詞句。通過反復朗讀自己的作文,以有聲的語言支持思考活動,有利于發現文章的毛病。例如“習作讀起來別別扭扭的,就可以認定是語句不通;要是讀了好幾遍還沒有明白其意思的,就是語句顛倒錯亂,或用詞不當,含糊不清;至于讀來讀去對照文題總是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就可以判斷:不是文章中心不突出,就是寫得不具體。在找出毛病后,不妨想出兩三個修改的方法,經過比較,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直到改得滿意為止。

(2)再讀改結構。習作的結構問題,學生不易發現。可將習作讀給別人聽,征求別人的意見,然后作較大的改動。

(3)復讀促提高。再次仔細朗讀,聽聽其中還有什么毛病。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能朗朗上口了,才算初步完成了修改任務。3、形式多樣,培養能力

學生的能力是在長期的訓練基礎上形成的。在學生掌握了修改符號的使用和作文修改的方法、步驟后,就要進行形式多樣的作文修改訓練。

(1)互評自改。

互評自改,是指習作后,教師把學生的習作收來閱讀一番,從中找出帶有代表性的問題選擇兩三篇作為互評的樣本,讓學生充分進行評議,然后各自修改,改后交小組交流,相互提意見,然后再各自修改。

(2)互評互改。

互評互改,是指由兩位學生交換習作評改。學生互相評改,評得認真,評得仔細,能評出寫作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按作文訓練要求,對組內同學的作文逐篇討論,達成共識后寫下批語再作修改。互評互改中,學生發言的機會大,大部分學生都能獲得訓練,更能確立學生在批改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做,既可以集思廣益,又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3)比較自改。

比較自改,就是在老師瀏覽全班學生習作后,從中找出好的典型或精彩片斷(開頭、結尾、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等),貼上墻,或抄印給學生,向全班學生宣傳介紹,然后發還各人習作,讓大家自作比較,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自己認真修改。這樣做,既可以表揚了作者,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習作的不足,自覺把文章修好,還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自批自改。

自批自改,是指學生經過范例導改、互評互改、比較自改等批改訓練后,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我們自己改文章,也應該問問為什么要改,怎樣改才合適。這個習慣也要養成。‘‘”開始時,可能有些學生不習慣,但經過實際鍛煉并嘗到甜頭后,興趣自然會增強。學生批改后,教師要查閱、總結批改情況。對認真進行、且改得好的,要表揚,可把文章張貼在“作文園地”上,還可以讓他說說自己是怎樣修改的;對敷衍了事的,要進行教育,并要求他繼續修改,直到改好為止。

總之,通過各種形式去組織學生自改作文的訓練,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生就會養成自覺修改文章的習慣、由厭改到樂改,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自然高漲,作文水平將發生質的飛躍。

篇3:作文比賽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鞏固“教學效益年”活動成果、促進作文教學,形成作文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理念,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培養良好的作文習慣,學校將組織參加第九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

二、組織機構:

組長:陳緒海主任

成員:七年級:汪紅英組長

八年級:彭清芬組長

九年級:柯前進組長

三、活動方式:

1、主導思想:倡導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和培養審美意識,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大事以及日常生活等作為作文素材;鼓勵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還原千姿百態的生活,還原與眾不同的夢想;強調寫什么,關注什么,如何寫出新意,強調作文對生活、對生命、對人文素質和健全人格培養的意義。要求: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2、組織方式:各年級組自行舉行作文預賽,題目見征文擬題,選拔5名選手,由學科組將優秀作品于10月21日前上交陳緒海主任,在茗中校慶網站發表;10月23日(星期六)按七年級30名,八年級30名,九年級40名的選手名單參加決賽,題目由教導處擬定,優秀選手將參加第九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歡迎各位教師參與推薦優秀作品)。

四、獎勵方式:

1、決賽選手由學校教導處進行獎勵,學生設物質獎,指導教師設獎金。

2、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設5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

3、獎勵金額:一等獎20元,二等獎10元。

五、監考閱卷安排:

1監考:汪紅英、彭清芬、柯前進

2閱卷:

七、八年級:柯前進

七、九年級:彭清芬

八、九年級:汪紅英

---------

【范例】

一、活動宗旨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在學校營造出更為濃郁的讀書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和諧成長。結合深圳市讀書月活動安排,舉行本次學生現場作文大賽活動。

二、校內預賽

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顯露才華、脫穎而出的機會,要求各班語文老師自行組織一次班級限時現場作文(題目各班語文老師自定),語文老師要精選出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參加校內預賽。各班預賽名額分配如下:初一年級每班1人,初二初三年級每班3人。

三、校級比賽

時間:20**年10月29日16:20――18:00

地點:綜合樓學生閱覽室

題目來源:語文科組

監考:鄭先琳、隋安娜

具體要求:

1.作文必須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現場獨立完成(教師不能在現場內進行指導)

2.字跡清楚,卷面整潔,字數700以上。

3.將自己的姓名寫在密封線內,作文中出現參賽本人的真實姓名一律用*代替。

四、評卷安排

(一)、評卷時間:

20**年10月29日晚上19:30開始

(二)、評卷教師:

楊玉英、劉燦雷、莊碧蘭、陳瑩、蔡劍斐、黃利輝、羅明輝。

分數統計:鄭先琳、隋安娜、周小玲

(三)、評卷要求:

1.總分為100分。請各評卷教師根據寫作基本要求靈活把握打分。(基本要求:1、語句通順。2.內容具體。3.書寫工整、規范。4.真情實感。5.語言生動。)

2.各評卷教師將選手的分數打在作文評分表上,不得打在

試卷卷面上,以免干擾其他評委打分,力求公正。

3.各評卷教師評完全部試卷后,進行分數匯總,按總分排好名次。

五、獎項設置

1.本次比賽設特等獎3人,一等獎7人,二等獎14人,三等獎22人。

2.本次比賽特等獎3人將參加鹽田區讀書月現場作文比賽選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