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舉例說明小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主要策略

舉例說明小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主要策略

2024-07-31 閱讀 9808

舉例說明小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的主要策略

陵水縣椰林二小沈麗群

《課程標準》指出:在“統計與概率”教學中,應注重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應注重使學生有意識地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根據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并進行交流;應注重在具體情境中對可能性的體驗;應避免單純的統計量的計算。統計在生活中應用廣泛而有意義的,是日常生產生活中最為常用和實用的工具之一。現本人結合具體教學,談談小學數學統計教學的策略:

1、分析研究數據,掌握事物的主要情況,把握現象的發展態勢,根據數據作出判斷與預測,才體現出統計的價值。所以,我們在強調統計過程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和解釋,并對統計結果作出判斷和決策,例如:讓學生統計“交通路口人員車輛的流量”,形成結果,提出該交通路口紅綠燈的設計方案等。強調與生活的聯系,用統計所得出的結論,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強調概率與統計的聯系

引導學生把概率與統計聯系起來看問題,通過頻率來估計事件的概率,通過校本的數據對總體的可能性作出估計等。許多的概率模型是建立在大量的數據統計的基礎上,例如,天氣預報中降雨的概率,防洪標準的制定等。同時,要使學生在隨機實驗中統計相關的數據,并了解這些數據的概率含義,在數據統計時了解其中所蘊含的隨機性,不應把數據的統計與處理理解為只是純數字的運算。

3、注重學生實踐和交流

數學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交流是促進學生數學思考的重要措施。要使學生對問題的本質有較準確的理解,對解題方法追求較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要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統計活動中,讓他們動手操作,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如布置實踐活動,了解本校學生期末考試的數學成績,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在教學中,關于評價問題,最好不要由教師給出,而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啟發學生交流討論,相信學生最終會作出合理的評鑒。讓學生體會統計方法的特征之一是,要刻劃客觀事物本質的方法很多,但對每一個具體問題,各方法的適應性程度是有差異的。

4、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并闡述理由。如設計“我們學校體育老師明天要和鄰校體育老師進行籃球比賽,請預測這兩支球隊贏的可能性分別有多大?”這樣一個現實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想到用統計的方法收集以往比賽中兩球隊的相關信息,然后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算出各球隊勝負的比例,最后作出判斷。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不能脫離現實,變成單純的解決數學問題。教學情境的創編一定要基于現實生活的,符合現實邏輯的,要盡量編得貼近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的教學時,必須注重兒童的日常經驗,必須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在兒童充分活動的基礎上,在一個具體情境中的活動中去體驗,去認識,去建構。因此,不能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單純當作統計量的計算、統計圖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識記等活動來組織

篇2:小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主要策略

淺談小學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的主要策略

儋州市那大中心校陳仙慧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為學生進行數學活動提供充分的思維空間和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逐步形成統計觀念和隨機思想。通過這些天觀看視頻的學習和教學實踐,我認為統計與概率教學組織的主要有效策略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習統計與概率的興趣。

數學來源生活,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創設情境,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使他們感到數學有趣,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進行一年級統計與概率教學時,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里,美麗的大森林里可熱鬧了,小動物們正在進行春季投籃比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播放比賽過程。)

看完后我問:比賽結束了,誰投進的球最多呢?

生:看不清楚。

大家來想一想,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誰投進的球最多?

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對于學生想的方法給予充分肯定。

師在黑板上貼出比賽的三種小動物的圖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定能揭開這個謎底。

二、精心設疑并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時空。

我認為老師對數學知識問題的精心設計甚為重要,可自主探究的時空也不可缺,這樣可以為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推理、交流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可以傳學生在交流、思考、分析、推理中能夠利用,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去完成數學的學習任務。如五年級上冊《統計與可能性》,可以這樣設計問題的:(出示第98頁的主題圖)理解圖示內容后,提問:這些游戲活動對參與的各方是否公平?這樣一來就能緊緊圍繞教學主題,有的放矢,學生的思維方向就會擰到一處來,在教學中力求結合學生熟悉的游戲活動,去展開去試驗去探究。如“用拋硬幣”來決定誰開球時,盡量讓學生積極去參與,去思考。充分放手,讓學生親身動手試驗,探究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與可能性事件的關系,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與概率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生用心去學,凸現學生主體地位。

無論做什么事情,“用心”最重要,因為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在“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中也一樣。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領會知識。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統計與概率”的知識時,都會基于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生活閱歷,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一課時,我讓學生體驗了運動的樂趣,從中統計了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子和其他五個項目數量。又如,在五年級上冊《統計和可能性》讓學生體會了“統計與概率”知識在生活中的樂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擊鼓傳花”的游戲活動來,在快樂中學到知識,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并善于與他人交流想法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不能單純當作統計量的計算,統計圖表的制作及概念識記來設計組織教學,而必須注重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生活情境及在某一個具體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參與游戲活動,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去體驗,去認識、去建構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體系。只要按這樣組織策略去教學,學生才能學得輕松愉快,學到的知識才是深層次的,終生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