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顯然,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那么怎樣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起來呢?下面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幾點做法。
一、從讀入手,以讀促寫。
大量閱讀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最開始我利用開班級的閱讀角,然后就是利用課前三分鐘講故事會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們的讀書興趣。看到孩子們愛上了讀書,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欣慰。大量閱讀即多讀,既指讀的篇章多,也指讀的遍數多,以至熟讀成誦。選取好的文章讀。我的四年級的學生我就建議孩子們多選取優(yōu)秀的作文,短小精悍的好文章來讀。閱讀時,主要是要理解內容地讀,不死讀書;但古詩詞方面還得要求孩子們背誦了,孩子們背完我就在操行評比中讓學習委員加分,這樣孩子們自主背誦的積極性也特別高。
孩子們在讀的同時,老師要交給他們讀書的方法,不是看了就忘了,記性好忘性大。要指導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通過閱讀,了解文章的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要在讀的同時讀明白: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寫這類文章要怎樣才能寫好?這樣,讀文章就仔細認真多了。我告訴孩子們,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什么?也就是學習審題。如果讓你來寫,應從何入手?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后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勵孩子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提筆在手,做好批注筆記的好習慣。這樣琢磨咀嚼,當會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閱讀中要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進行寫作的練習。
讀與寫要實現兩者之間有效的結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語文課本這個最好的載體,在語文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設計,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孩子寫話實踐提供仿寫借鑒的對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進而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能力。
1.讀寫結合,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寫作的一個單項訓練,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如遣詞造句,小的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我教完《貓》這一課時,讓同學們學習老舍先生的寫作方法,回去觀察自家的小動物,觀察時要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象,要把小動物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來觀察,你會怎么寫?同時,課文中哪些好詞好句你可以舉一反三運用自如呢?孩子們回去之后就寫了《我們家的小兔》、《我們家的小狗》等作文,效果相當好。還能運用上課文中一些好句,寫得很生動。
2.讀寫結合,還應為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
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讓孩子在閱讀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課文情感,習作中才可能會有可寫之處,更有可看之處。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閱讀時孩子們融入了情感,在腦海里產生了作品中所描寫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閱讀體會、感受。孩子把閱讀的體會感受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產生了寫作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才會別具匠心裁,獨樹一幟。如我教《云雀的心愿》的教學時。針對本課的特點,我找準讀寫結合的連接點,設計了一道開放性的題:同學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那么可愛,又那么易碎,我們應怎樣成為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一石掀起千層浪,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組結合課文中自然資源寫出了很多的好習作,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把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3.讀寫結合,要勤練筆進行習作練習。
勤寫勤練,才能練出好的作文。只有經常動筆,反復推敲,不斷探索,才能從不會寫到會寫;從不愿寫到想寫;上語文課,孩子們就準備好練習本,準備隨時練習寫句子,寫片段。多鼓勵孩子們寫日記,養(yǎng)成用筆記錄生活的好習慣。練習成篇的作文應根據各年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有計劃地進行。要精心設計,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貪多、囫圇吞棗。在練習內容上,也應由簡到繁,由淺入深。低年級應側重于說話、寫話;中年級應強調較為有序的句段、語段,后再練習寫簡單的文章;高年級應致力于篇章,盡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寫作的練習方式也力求多樣,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培養(yǎng)孩子興趣入手。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在寫的練習過程中,及時發(fā)現閱讀中的不足,為讀引路,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而讓我們的孩子更優(yōu)秀更全面。以上,只要我們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多讀多寫,把讀與寫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地利用教材,發(fā)揮好每篇文章在讀寫結合中的載體作用,從而全面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故事會,培養(yǎng)孩子,古詩詞,積極性,文章
篇2:小學語文新生代教師課堂教學選拔賽方案
小學語文新生代教師課堂教學選拔賽方案
為了積極準備區(qū)小學語文新生代教師課堂教學比賽活動,根據區(qū)教研室文件要求,切實促進我鎮(zhèn)青年教師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特將舉行本鎮(zhèn)的選拔賽,具體方案如下:
一、參賽對象
全鎮(zhèn)*年9月至*年9月參加工作的在職小學語文教師。
二、活動安排
1、4月28日――5月3日,由各校教導處上報參賽選手名單,選手提交登記表。
2、5月4日放學前,由教輔室選定并公布上課年級及內容,并通知各校教導處,由各校教導處通知本校參賽教師。
3、5月17日(星期二)
各選手在7:30到鎮(zhèn)中心小學報到,抽簽決定上課班級及上課節(jié)次,并進行課堂教學比賽。
三、評委人員
本次選拔賽,共有6名評委組成,教輔室2名,鎮(zhèn)校2名,寧峰小學1名,百梁小學1名。
四、獎勵辦法
本次比賽獎項設置如下:
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若干名
六、其它事宜
1、各校要重視此次活動,以賽代訓,以賽促研,以此推進青年教師素質的提高。
2、參賽選手積極準備,潛心專研教材,精心備課,上出有風格、有質量的課。
3、在選拔賽中前兩名的教師被推薦參加協(xié)作區(qū)比賽。
*中心小學
*年5月3日
附:*鎮(zhèn)小學新生代教師課堂教學比賽報名表
*鎮(zhèn)學校
洞橋鎮(zhèn)小學語文新生代課堂比賽評分表
項目
評價要求
分值
得分
教學設計
20分
目標
1、體現教學新課程要求,完成知識、技能的傳授,旨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素質、綜合素質。
4
2、依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3
內容
1、把握教材的內容結構,沒有知識性的錯誤和疏漏。
3
2、教學容量合理。
4
3、重難點突破設計有梯度,當堂檢測題設計合理有效。
6
教學實施
60分
過程的組織
20分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邏輯性、發(fā)展性的問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提供探索、嘗試和思考的機會。
6
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參與活動面廣量多,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課堂有激情、熱情高,學習氣氛熱烈。
7
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有條理、有層次,銜接緊密,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
7
方法的運用
15分
教學方法具有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5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有計劃地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5
恰當地選擇和組合各種直觀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解決教學重點、難點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
5
機智的靈活
10分
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能靈活、恰當地根據學生反應與參與狀況,及時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和步調,進行正確的教學反饋。
10
師生互動15分
情感溝通
課堂氣氛活躍、民主、和諧,教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學得輕松愉快。
7
問題交流
學生思維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教師能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師生交流融洽。
8
教學成效20分
目標的達成度
反饋形式多樣有效,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學生能理解和應用當堂所學的知識,學生基本能力的提高達到預期目標。
10
綜合發(fā)展程度
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質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和發(fā)展。
10
合計
100
篇3: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課程實施能力,落實課堂教學常規(guī),全面構建高效課堂,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根據*x市教育局《關于印發(fā)全市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意見的通知》(三教文〔*〕26號)有關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落實培養(yǎng)目標的主渠道,專任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力軍。通過開展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全面推進我市中小學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進程,大幅度提高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yè)。
二、參加對象
年齡在四十周歲及以下的中小學專任教師均須參加達標評優(yōu)活動。四十周歲以上的教師由本人提出申請或由所在學校決定參加達標活動的內容和項目。
三、組織管理
*x市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由*x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負責組織實施。
各縣(市、區(qū))的兩級達標活動由當地教體局負責,結合實際參照本方案制訂相應的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的達標活動按照本方案執(zhí)行。市級評優(yōu)活動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統(tǒng)一組織實施。
各縣(市、區(qū))教體局和各級中小學要按照本方案精心組織開展縣、校層面的教師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并以達標活動為抓手,關注課堂、聚焦課堂、研究課堂,促進教師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能力的整體提高,通過積極探索和實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四、活動辦法
1.達標內容
(1)課堂教學考核。根據《*x市中小學課堂教學達標要求》(見附件1)和《*x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表》(見附件2),對參加者實施1次公開課考核及2次隨堂課考核,公開課應達到良好以上等級,隨堂課均應達到合格以上等級。
(2)教學常規(guī)落實情況檢查。對參加者研讀課標及教材的情況、備課、教學反思、作業(yè)批改、考試分析、聽課評課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各有關單項指標均應達到合格以上等級,且良好率在50%以上。
(3)師生評議。聽取參加達標活動的教師所在教研組對其平時教學工作的評價意見,形成書面材料;通過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參加者的教學情況。
2.組織程序
(1)制定實施辦法。各級中小學成立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領導小組及各學科考核小組,并以本實施方案為依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教師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具體實施辦法。
(2)立標和學標。學校應開展針對性的校本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和素質教育理論,學習和研究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教學方式方法,學習市教育局《關于印發(fā)全市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意見的通知》和《*x市中小學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方案》,領會我市在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熟悉和掌握課堂教學達標的基本要求。學校要根據方案要求,組織各學科教學名師和骨干教師上教學示范課,在操作層面上為參加達標活動的教師提供示范和引領。
(3)學校全面考核。按照本方案規(guī)定的校級達標內容,組織檢查考核。各校可結合學校實際,增加達標考核的內容。
(4)學校鑒定。學校對每位教師達標情況進行全面鑒定并作出結論,由校長簽署意見后,連同參加者的課堂教學教案、評課考核材料、師生評議情況及對教師的教學常規(guī)各項檢查考核結果等資料一并存入教師個人業(yè)務檔案。
(5)縣、市級審核驗收。各縣(市、區(qū))教體局要對學校的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進行考核驗收,市教育局直屬中小學由市教育局直接進行考核驗收,在確認學校達標活動組織嚴密、要求嚴格、操作規(guī)范之后,對校級達標結果予以書面認可。市教育局每年將結合教育教學檢查和聽課調研活動對各縣(市、區(qū))和中小學的課堂教學達標活動進行隨機抽檢或考核驗收。考核驗收的主要內容是:隨堂聽課、查驗有關資料、召開師生座談會等。有關達標活動組織情況的評議結果將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各校應根據市教育局安排,及時向縣(市、區(qū))教體局上報已達標教師名單和申請參加縣(市、區(qū))級達標活動的教師名單。
3.結果認定
應參加教學達標考核而不參加的、或經過考核被確認課堂教學不達標的教師,其業(yè)務考核應視為不合格。未達標的教師,應在下一年度申請重新參加達標活動;對于連續(xù)兩次未達標的教師,在達標之前,不得應聘教學崗位。經上述考核后達標的教師,學校頒發(fā)課堂教學達標證書,并取得參加高一級達標活動的資格。
1.達標內容
(1)筆試。筆試為閉卷考試,筆試分值為100分,筆試成績60分為合格,80分為良好。具體要求及考核辦法如下:
①教育教學理論,占20分,主要考查教師對所教學科《課程標準》的解讀能力。
②學科專業(yè)能力,占30分,主要考查本學科應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任教學段的教材內容以及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關的拓展延伸內容。
③教學設計,占50分,以任教學段教材中的某一課時或某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為素材,考查知識結構的繪制和教學設計能力。
(2)教學基本功考核。學科教學基本功的考核內容包括說課、教學示范技能等。分值為100分,考核成績60分為合格,80分為良好。具體要求及考核辦法如下:
①說課(或畫“知識結構圖”)占50分。內容隨機抽取。說課:每位選手準備時間15分鐘,說課時間15分鐘。畫“知識結構圖”:每位選手根據規(guī)定內容在40分鐘時間內完成知識結構圖的繪制。每學科5―7名評委,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其余幾個有效分加總平均后即為說課(或畫“知識結構圖”)成績。評委評分以《*x市中小學說課評價表》(見附件3)或《*x市中小學畫知識結構圖評分表》(見附件4)為依據。
②學科教學技能占50分。考核內容因學科而異,如文科的閱讀分析、寫作鑒賞能力,理科的實驗操作能力等。
2.組織程序
(1)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筆試由各縣(市、區(qū))教體局采取統(tǒng)一命題、統(tǒng)一考試時間、統(tǒng)一組織考試、統(tǒng)一評卷的形式進行。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基本功考核由各縣(市、區(qū))教體局確定二至三項內容進行考核評分,普通高中教師的基本功考核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確定二到三項內容,由各縣(市、區(qū))教體局組織實施。市教育局直屬中小學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安排考核。
(2)縣級達標活動各學科每兩年舉行一次。*年和*年全市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整體安排(見附件6)。學科安排另行通知。
3.結果評定及獎懲。筆試成績不合格的教師,不再參加基本功考核。筆試和基本功考核成績均為合格以上的教師,確定為縣級達標教師;達標教師一項成績?yōu)榱己谩身棾煽冎瓦_到150分者,可獲縣(市、區(qū))級公開課二等獎;達標教師兩項成績均為良好者,可獲縣(市、區(qū))級公開課一等獎,并作為參加市級評選活動的條件之一。未達標的教師可申請參加下一次的達標活動,已達標但未取得參加市級評優(yōu)活動資格的教師,可直接參加下一次市級評優(yōu)活動的資格競爭。
1.評優(yōu)辦法。市級評優(yōu)活動按照《全市中小學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意見》和本方案的要求,開展賽課活動,具體方式是分學科按優(yōu)質課比賽的形式進行。教學內容從規(guī)定的范圍內隨機抽取。每學科評審組由5-7名評委組成,采取現場打分的辦法,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其余幾個有效分加總平均后即為參賽教師的成績,并當場公布。評委評分以《*x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表》為依據。
2.組織實施。市級評優(yōu)活動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負責組織實施,各學科按市教育局年度達標評優(yōu)活動整體安排每兩年評選一次。各縣(市、區(qū))及直屬中小學按照分配的名額(另行通知),通過縣級達標活動,從縣(市、區(qū))級賽課優(yōu)勝教師中選拔人員參加市級課堂教學評優(yōu)活動。
3.表彰獎勵。
今后市級及市級以上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的參賽教師必須從校、縣兩級達標活動中產生;未按要求開展校、縣兩級達標活動的單位和學校,市教育局將取消其參加市級評優(yōu)活動的資格。未參加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達標評優(yōu)活動的學校和教師也不能參加全市中小學教學崗位標兵和課堂教學改革優(yōu)秀教師的評選。
市級評優(yōu),根據比賽成績,按3:5:2的比例分別授予參評教師市級優(yōu)質課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教師同時獲得參加省及省以上優(yōu)質課比賽我市選手的入圍選拔資格。
各縣(市、區(qū))教體局和各級中小學要結合實際,扎實穩(wěn)妥開展達標評優(yōu)活動。對于達標評優(yōu)活動組織得力、教師成績突出的縣(市、區(qū))教體局和直屬中小學,市教育局將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加分。
五、本方案由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