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心得激情培育
善于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激動”之情,善于制造時機來引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
一、答應學生的合理要求
在課堂內外,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提出一些自己的具體、明確的學習要求。此時。只要他們提出的是合理的,是能夠滿足他們學習欲望的,教師就要給予理解、支持。此時,他們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認可和幫助,發自內心的快樂。
當然,學生能提出來自己的真實的學習要求,最為關鍵的是班級能創造一個真正的平等、民主的、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此為第一要素,我們不要把學生訓練成乖順的綿羊,聽話的好孩子,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拓能力,以及學生對學習的激情。這些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從天而降的,卻是來自于他們生命成長中的一個重要他人
篇2:小學老師教育教學心得妙用機智共享快樂
教師妙用非智,學生激活課堂。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稱。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把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促進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競賽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采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班與班、組與組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我們應該建立互尊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見裴姊娜:《發展性教學論》)。因此,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