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術支持教育變革合理運用

信息技術支持教育變革合理運用

2024-07-31 閱讀 2882

淺談信息技術支持教育變革合理運用

吉林省和龍市第二實驗小學校王麗佳

摘要: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形成,數字資源也初具規模,應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技術標準與關鍵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已取得一定成就。用信息技術支持改革,教育觀念的變革是關鍵。如今教育技術變了,教育方法也應該改變,教育方法是由教育觀念支配的。技術的變化不會自然地帶來觀念的變化,因為傳統的教育觀念作為一種文化力量對新技術的應用有阻礙作用;因此,認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并懂得如何運用信息化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實踐,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合理運用教育變革教學質量

一、全面地認識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

當早期人們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第一個直接的想法是讓計算機扮演導師的角色,從程序式教學發展了后來的智能導師系統。后來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得到了不斷的推廣與運用,其中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活力。多媒體技術具有生動形象的直觀性,教師通過充分地準備,精心地制作課件,將教學內容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使學生更直觀在了解知識,思維活躍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真正達到了教與學的完美結合。

二、用信息技術支持改革,教育觀念的變革是關鍵

教育技術變了,教育方法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是教師指導說教型教學;單學科、脫離情境的固定模塊;個體學習(獨立,競爭);教師作為知識布施者;勻質分組(按能力);事實性知識與離散技能的評價。然而革新的教育是學生探索;交互型教學;交叉學科、帶實際情境的可延伸模塊;協同學習;教師作為學習幫促者;異質分組;基于績效(面向過程)的評價

三、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手段,不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活靈活現的教學材料,在視覺、制作、情景等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進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進入情景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運用到教育中的信息化技術也不在少數,其中運用次數最多,也是運用比較頻繁的就是多媒體技術了,而學校為了深入貫徹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落實教育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制定了許多鼓勵機制,開展了各類多媒體技術的交流大賽,設立了多處多媒體應運教室,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提高了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師的教學信心,促進了學校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發展,當然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問題,為了能使多媒體技術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過多

多媒體教學只是日常教學中的一種手段,同樣也需要其他工具的輔助,它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將課本內容復制,粘貼到計算機上,多媒體技術應運到現代教育中,目前是對教育變革的一個衍生與發展,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育,如果在教學中不能應運得當,反而起到事與愿違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傳統教學中黑板,掛圖,實物等基本手段,由淺入深,由表至里的講述知識,再利用多媒體技術交互性強的特點,及時的與學生交流溝通,防止信息量過多,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影響教學效果。

篇2:互聯網時代下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

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

摘要:網絡時代下會計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伴隨我國會計制度的不斷改革以及電子商務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普及,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當然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诖?,本文全面分析了當前會計信息化教育現狀及問題,并且指出了“全程電子商務”是依據現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術對會計電算化進行變革和發展的必然結果,最后重申作者的觀點與建議。

關鍵字:會計信息化;教育變革;“金算盤全程電子商務”實訓平臺;觀點與建議。

一、會計信息化教育現狀以及問題分析

回顧上世紀最后的20年,人類真正進入全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社會。IT已經成為科技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制高點,如今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且給實務工作環境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大部分的手工操作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從而使會計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處理企業內部會計管理上,由此完成了會計管理工作的重心由財務會計轉向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并重的發展階段。目前在我國,IT應用于日常的會計工作中被稱之為“會計電算化”,這項業務驅動的會計程序已經代替了傳統的以會計賬簿為核心的會計核算程序,輸入和輸出環節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此外記賬憑證和賬簿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地位也逐漸弱化,與業務有關的記賬憑證由計算機系統根據事先設定的會計規則和業務數據實時自動產生,會計人員只需編制少數涉及包括資金、轉賬和評估判定的記賬憑證等,主要的任務是使用財務信息系統提供的各方面信息資料,指導本崗位工作,為領導提供正確、實時的決策數據。

自1981年第一次提出“會計電算化”概念以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網絡技術的深入發展,會計電算化本身經歷了不斷的自我完善的歷程,并且在會計電算化理論研究,軟件開發和實施與管理等各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與此同時,會計電算化教育作為會計電算化事業的重要部分,為推動會計電算化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國最初的會計電算化高等教育始建于1984年,經過20多年的會計教育的發展,無論在人才培養,教育理論和教學設施方面都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會計電算化教育體系。

盡管電算化教育已經取得巨大的成功,隨之而來它也同樣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譬如,傳統會計電算化應用的覆蓋范圍太小,會計電算化依靠使用計算機技術,即會計數據的計算機化。它的處理對象僅僅是單一的會計數據,其處理的范圍僅限于會計部門內部等。特別是經過新世紀近十年的發展變革,市場經濟模式日臻完善,我們以上世紀末改制后的某縣域及以上層面原預算內工商企業及大量涌入的外資企業為例,目前70%單位基本實現了從初級(部門級)核算、到基于供應鏈先導的以財務為核心的中級(企業級)應用,“計劃、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的“中級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已得到了詳實的驗證;從20**年初開始,據對青島某縣級市調查,新重組的建設集團(一般為一級或特級建設資質)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也從2000年開始的初級電算化,向中級電算化邁進。建設集團自營項目建筑成本信息采集,已經通過引入TPN等數據安全傳輸技術、引入電信運行商的光纖傳輸技術,將業務、財務一體化管理軟件直接安裝到項目建筑工地,實時在線傳輸各種建筑成本數據。包括:工程物資采購入庫業務管理、工程物資按不同歸集對象領用出庫管理、自營項目工地之間物資調撥管理、施工費用統計管理、機械臺班費用統計管理、按工程量計算的勞務費用統計、按工作日計算清零工費用統計、建設集團管理費用在不同項目之間公攤、工程物資定期盤點以及工程施工過程下腳廢料的銷售出庫等等全部在項目工地現場完成,主要角色是通過設置“工地會計”崗位承擔完成,這是我們自20**年春至今嘗試完成的面向建筑集團層面中級信息化應用項目。但是,目前山東省內尚有一些財經院校會計電算化教育仍處在初級核算教育階段,沒有按行業分設的管理信息化教育的培養方案,學生畢業仍頒發“初級電算化”上崗證書,嚴重滯后于工商企事業單位對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特別表現在教學實踐方面。

同時,隨著企業管理前沿問題

篇3:論教育信息影響信息化與教育變革

論教育信息的影響淺談信息化與教育變革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整個社會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到教育領域,應用到教育的各個層面,促進教育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開發和高效利用,在教育領域實現信息社會所特有的重要組織和管理方式的系列過程。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領域內的信息采集、傳輸和利用的能力,提高整個教育系統的效率,增強培養人才的競爭力,從而作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動力和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在教育信息化走出課堂,走向校園的同時,由于網絡、通信等技術發展帶來的新興信息化應用,也讓教室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在網絡、通信等手段的幫助下,學生即使不在學校,也可能方便自由的獲得課程的內容和教師的指導,而各地區各個學校之間也正逐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實現區域內教育的均衡發展。

【關鍵字】教育信息化變革影響融合信息技術

【正文】

一、教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