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對環境創設初步探索
淺談我園對環境創設的初步探索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展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給幼兒美的享受,使幼兒在環境中賞心悅目,陶冶情操,心情舒暢,更有效地接受教育。但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卻遇到了許多的問題:如何進行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創設怎樣的環境更能有利于幼兒的發展,怎樣才能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怎樣使環境真正做到為幼兒服務等等,這是我園一直以來在環境創設方面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環境創設把握原則豐富區域環境三維空間的利用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就必須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環境材料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并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下面談談我園對環境創設的初步探索。
一、我園在環境創設方面存在的誤區:
每當開學初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會非常忙碌的布置自己的班級環境,這兒畫棵大樹,那貼個小蜜蜂,弄個小花園等等,確實很漂亮,也會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孩子們也會驚訝地叫起來,“好漂亮啊!”、“好美呀!”。可仔細想想,這樣的環境對幼兒來說作用大嗎?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影響嗎?能否長時間地吸引幼兒的眼球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過分注重美觀的環境,它的實用性在降低。
二、我園在探索中的環境創設
通過對《綱要》的學習,使我們逐漸意識到應該變以往的環境創設中存在的較多的重老師布置,輕幼兒參與,重美觀精致,輕實際功效以及長時期內很少更換等現象。要以幼兒培養目標為中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師生合作共同布置;并根據主題、活動內容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發展需要,有目的的將環境創設融入到教育教學之中,作為教育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真正的讓環境說話。
(一)融入薛二幼辦園理念及幼兒培養目標的環境創設
圍繞我園的辦園理念及幼兒的培養目標,我們對我園的整體環境創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不僅每個走廊的樓層都有主題,而且要求每個班級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進行環境創設,要體現整體、和諧、美觀、大方。例如,東教學樓一樓整體環境創設是以崇尚自然,關愛生命為主題。一進樓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以幼兒園首個拼音字母“Y”為元素的主題造型,如兩雙托起幼苗的大手,又如四根林立的支柱,與兩側攀緣向上的藤蘿廊柱渾為一體,體現了我園“全面、開放、和諧、創新”的辦園理念,象征著二幼師生積極向上,勇于超越的精神風貌。四周茂密的大樹,綠色的枝蔓,歡快的魚兒,鳴叫的雛鳥,展翅飛翔的63只白鴿,帶著二幼人的美好心愿,和孩子們一起憧憬,一起飛翔!又比如小一班的環境創設是以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動畫人物
篇2:巧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巧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特別重視情境的創設,隨著網絡和多媒體的飛速發展,他們所表現出的特性非常有利于學習情境的創設。21世紀的教育儼然是網絡化的教育,語文教學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網絡環境。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進入了課堂,成為了新的教學資源環境。本文從創設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協作情境、創作情境四個方面來探究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讓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從而優化語文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網絡環境;創設情境
情境,《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境地。具體可感知性就是情境的特質。心理學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境。因此,可以說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變化的具體的自然環境或具體的社會環境。而情境教學就是從教學的需求出發,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主題)的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情境教學一直以來被教育者視為能達到最佳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中外教育史上源遠流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21世紀的教育儼然是網絡化的教育,語文教學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網絡環境。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進入了課堂,成為了新的教學資源環境。由于多媒體網絡能提供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象、聲音等多種媒體集成的大容量信息,還具有形式靈活,資源共享,超媒體交互性等特點,因此,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在網絡環境下創設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讓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從而優化語文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直觀情境,激起學習興趣
心理學實驗明確告訴我們,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這一新知的具體形象(畫面,聲響等),可以誘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學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具有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媒體集成的特點,創設直觀情境,把教學內容變為更為具體的、可感知的東西。體現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提高教學效率。
如教學《觀潮》這一課時,學生都沒有看見過錢塘江大潮,只憑朗讀課文,很難喚起學生對這一天下奇觀的向往和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所以在上課伊時,我便播放大潮的實況錄像,錄像內容通過網絡傳送到學生機上。學生聽著岸上人聲鼎沸,江上悶雷滾動,而后變成如同山崩地裂的巨響;看著一條白線橫貫江面,繼而又如同千軍萬馬,齊頭并進的磅礴氣勢。孩子們陶醉、震撼于這動人心魄的大潮之中,他們不但在興趣盎然中整體感知了課文大意,而且對新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自己有效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問題情境,實現學習自主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提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然而,課堂提問只能照顧到個別學生,不利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及網絡交流工具解決了這個問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性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給足學生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首先利用計算機網絡傳送給學生學習提示,讓他們在濃厚的興趣驅使下邊讀邊思,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這里,選擇同一自然段學習的學生可以圍繞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于是,電腦界面上一下子便出現了許多問題:“頤和園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廊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么?”“‘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表達了什么信息?”學生在各自的電腦上你問我答,各抒己見。而更為精彩的是,學生一旦都參與了學習,成了學習的主人,求索的思維便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頤和園是哪一年建造的?”“是誰建造的?”同學們紛紛點擊視頻資料來滿足各種各樣的疑問,大膽設疑,積極求證,他們興趣盎然的流連其中,課堂教學高潮迭起。
篇3:巧妙使用多媒體創設課堂高效率
巧妙使用多媒體創設課堂高效率
湖北省黃岡市長江中學黃芳
【摘要】:傳統英語教學中顯現出的種種弊端淹沒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有限的45分鐘教學,教師卻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講解重、難點知識和板書上,學生參與機會非常少,致使教學效率隨之降低。多媒體教學是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于一體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那么我們如何運用多媒體創設中學高效英語課堂呢?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巧用多媒體,組織課堂教學,創造英語課堂環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大課堂容量以及實現評價多元化,從而創設出高效英語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創設高效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逐漸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說是電化教學新的發展里程碑。對于英語教學而言,以往使用最多的就是磁帶聽讀教學,這種方式僅僅依靠學生的聽力來輔助教學,遠遠達不到語言教學的多渠道刺激要求,而多媒體教學則可以通過大量的視覺刺激、聽覺刺激以及結合教材開展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會讓學生接受到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傳統教學所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個人教學的實際,談談如何在課堂中靈活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促進教學的效率。
一、創新性的導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由于受英語言語環境的局限,傳統初中英語教學的導課顯得較為單一,有的老師甚至不進行導課,直接領著學生讀單詞、讀句子、讀對話,等等,這樣的方式忽視了語言教學的背景重要性,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的老師盡管想進行活潑的導課,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難以在母語情景中實現導課,這些都是以往英語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而借
助多媒體,教師就能夠結合初中英語教材進行形式豐富的導課。英語教學中通常稱課前教學為warming-up,成功的“課前熱身”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較快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在教初一新生第一節課時,我讓學生一起唱一首輕松活潑的《lemontree》,這樣很快的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前組織教學,形式是多樣的,例如英文兒歌、英文歌曲、游戲、繞口令等,我在組織教學的時候根據課文內容、學生年齡特點來選擇。傳統教學最多通過收音機把歌曲傳達給學生,學生聞其聲,但看不到美好的圖像,挑不起他們對唱歌的熱情。我把計算機多媒體與課前活動巧妙地結合了起來,讓學生聞其聲也能觀其像,學生興趣盎然。
二、形象化的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
英文單詞的學習與記憶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性掌握模塊,沒有牢固的單詞記憶,學生很難在后期進行順暢的語言理解。如前文所述,以往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很難突破教師領讀學生反復誦讀的模式,這種方式會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并且記憶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使用多媒體,我們就可以對詞匯進行音、形、義的二次加工,配之以豐富的聲音、圖像、動畫,進行單詞的延伸教學。這樣就能夠很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記憶效果,自然會更好。例如,相似單詞間的字母替換,教師可以將day中d用不同于其它字母的顏色和形狀進行加工,如給d加上眼睛和雙腳,通過動畫效果,演示出它悄悄溜走的過程,字母ay則做出哭泣的表情,而同樣加工的字母s則及時補充到d的位置上,ay立刻變成笑臉,這種方式會很容易讓學生記住單詞之間的變換以及意義的擴充。教師還可以將單詞尤其是名詞和代表的實物圖像進行配對展示,或者讓學生進行嘗試搭配,并輔之以鼓勵的聲效。在詞匯學習過程中,讀音很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使用視頻教材或者動畫,進行口型模擬學習,通過較為夸張的讀音口型,幫助學生準確掌握詞匯的拼讀。詞匯量的擴充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借助多媒體這種有效方式,會使得詞匯教學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