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開展校際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
為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創建高效課堂,建設教師隊伍,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我校決定與天河附中、順德附中三校區聯動,開展主題為“同課異構探究高效展示精彩”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活動。為確保本次活動的有效開展,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以“高效課堂”為核心,通過“同課異構”方式來開展。旨在讓不同的教師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相同的教材和課題,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展示不同的設計風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本次活動將充分展示我校三校區骨干教師的教學特色和精神風貌。借助骨干示范、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教師可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行為,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本次活動還將進一步加強本部與分校校際教研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學校教育集團化進程。
二、活動原則
1、科學性原則:以促進師生全面、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為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尊重知識、尊重學生,關注知識的呈現和生成,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構建高效課堂。
2、均衡發展性原則:校際聯動,著眼于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教師提供相互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
3、積極參與性原則:本部、天河附中、順德附中三校區在教學處的組織下,所有學科教師要認真參加觀課和評課。
三、活動組織
(一)領導小組
組長:鄭熾欽
副組長:左春華、全漢炎、姚訓琪、蔡騭
成員:黃冬玲、何梅、付愛民、肖明良、曹瑩、謝輝志
(二)組織形式
組織校區
組織時間
參與學科
校區負責人
天河
4月13日
數學,政治,地理,生物
肖明良
順德
4月14日
語文,物理,歷史,藝術
謝輝志
本部
4月15日
英語,化學,體育,信息技術
黃冬玲
四、活動安排
周次
時間
活動內容
第三周
3月4日
本部各學科確定并上報參加本次活動的骨干教師名單
第四周
3月7日
召開全體學科組長會議,下發活動方案
第五周
3月14日
①各校區確定教材與課題
②上課教師熟悉教材和了解學生情況
第六、七周
3月21日至4月1日
各學科組組織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第八周
4月4日
①將教學設計上交教學處(注:請統一規范使用學校教學處提供的教學設計版本),以便存檔
②各校區確定上課和評課地點,落實上課課室的設備
③各校區教學處制定具體的日程安排(含科目、課題、節次、具體上課時間、評課地點等活動內容),并報另兩個校區教學處
第九周
4月11日至15日
①各學科組按要求推出“骨干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
②各校區教學處印發日程安排并發放到參與活動教師手中
②科組長組織好學科教師進行觀課和評課并進行研討實錄
第十周
4月18日
將研討實錄上交教學處,以便存檔
五、活動要求
1、沒有特殊原因,原則上要求全體教師參與本學科的觀課和評課。
2、科組長要積極發動學科教師協助上課教師做好各項課前準備工作,如:收集資源、打印教學設計等。
3、科組長組織好學科教師進行觀課和評課并進行研討實錄。
4、上課教師所在年級以本部為準,上課內容以承辦校區教學進度為準。
5、各校區可安排每學科1-2名教研員或教學專家參與觀課和評課。
7、各校區提供本校的課堂教學評價表供觀課教師使用,并做好發放和回收的工作。
8、各校區教學處安排好課堂錄像、組織(凳子和飲用水等)和宣傳工作。
9、各校區安排好參與活動教師的交通和膳食。
篇2:中學開展校際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活動實施方案
為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創建高效課堂,建設教師隊伍,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我校決定與天河附中、順德附中三校區聯動,開展主題為“同課異構探究高效展示精彩”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活動。為確保本次活動的有效開展,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以“高效課堂”為核心,通過“同課異構”方式來開展。旨在讓不同的教師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相同的教材和課題,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展示不同的設計風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本次活動將充分展示我校三校區骨干教師的教學特色和精神風貌。借助骨干示范、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教師可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行為,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本次活動還將進一步加強本部與分校校際教研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學校教育集團化進程。
二、活動原則
1、科學性原則:以促進師生全面、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為目標,遵循教育規律,尊重知識、尊重學生,關注知識的呈現和生成,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構建高效課堂。
2、均衡發展性原則:校際聯動,著眼于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教師提供相互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
3、積極參與性原則:本部、天河附中、順德附中三校區在教學處的組織下,所有學科教師要認真參加觀課和評課。
三、活動組織
(一)領導小組
組長:鄭熾欽
副組長:左春華、全漢炎、姚訓琪、蔡騭
成員:黃冬玲、何梅、付愛民、肖明良、曹瑩、謝輝志
(二)組織形式
組織校區
組織時間
參與學科
校區負責人
天河
4月13日
數學,政治,地理,生物
肖明良
順德
4月14日
語文,物理,歷史,藝術
謝輝志
本部
4月15日
英語,化學,體育,信息技術
黃冬玲
四、活動安排
周次
時間
活動內容
第三周
3月4日
本部各學科確定并上報參加本次活動的骨干教師名單
第四周
3月7日
召開全體學科組長會議,下發活動方案
第五周
3月14日
①各校區確定教材與課題
②上課教師熟悉教材和了解學生情況
第六、七周
3月21日至4月1日
各學科組組織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第八周
4月4日
①將教學設計上交教學處(注:請統一規范使用學校教學處提供的教學設計版本),以便存檔
②各校區確定上課和評課地點,落實上課課室的設備
③各校區教學處制定具體的日程安排(含科目、課題、節次、具體上課時間、評課地點等活動內容),并報另兩個校區教學處
第九周
4月11日至15日
①各學科組按要求推出“骨干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
②各校區教學處印發日程安排并發放到參與活動教師手中
②科組長組織好學科教師進行觀課和評課并進行研討實錄
第十周
4月18日
將研討實錄上交教學處,以便存檔
五、活動要求
1、沒有特殊原因,原則上要求全體教師參與本學科的觀課和評課。
2、科組長要積極發動學科教師協助上課教師做好各項課前準備工作,如:收集資源、打印教學設計等。
3、科組長組織好學科教師進行觀課和評課并進行研討實錄。
4、上課教師所在年級以本部為準,上課內容以承辦校區教學進度為準。
5、各校區可安排每學科1-2名教研員或教學專家參與觀課和評課。
7、各校區提供本校的課堂教學評價表供觀課教師使用,并做好發放和回收的工作。
8、各校區教學處安排好課堂錄像、組織(凳子和飲用水等)和宣傳工作。
9、各校區安排好參與活動教師的交通和膳食。
篇3:聽市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有感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聽市骨干教師同課異構有感
上周六上午,在實驗中學聽了*五中王*老師和*一中苗*老師的兩節示范課――《老王》。整個會場的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生們的課堂狀態是相當的活躍,而全區所有的語文老師都顯得相當的安靜,他們已完全沉浸在兩位老師的講解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氛圍呢?我粗略地理解為以下幾點:
首先,對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兩位老師成竹在胸,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令我佩服。授課過程中,兩位老師充分關注了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的話語權交還給學生。如:學生閱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自己提出所存在的困惑或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東西,這一點是我們平常老師在上公開課上不敢放手,因為害怕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而通過這一現象的背后,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的我們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刻。正是這一舉措,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不管是朗讀課文還是找文學色彩較濃的知識點,同學們都體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兩位老師采用有效的調動策略,激發學生的課堂探究積極性。在“點評老王”這個環節中,王老師是通過處理老王送香油和雞蛋這幾個自然段來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生們從8到16段中找到了許多經典性的語言;而苗老師先通過舉例,讓學生學會怎樣賞析語句:從一個字,一個詞或者是修辭等方面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跳讀勾畫,進而賞析。巡視過程中,他一直在鼓勵學生們,我發現你們太棒了,有的已經找到了五、六處等等。這種評價激勵,給了學生極大的鼓舞,達到了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的效果。這樣同學們就從全文角度來賞讀老王這一形象,同時對于時代背景的介紹是通過學生在發現問題中娓娓道來,這一問題是三輪車上裝了半寸來高的邊沿,這其實是老王的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載客三輪被取締,非常的自然流暢。
第三、好的課堂都有預設,這能體現教師對于教材中出現問題的深度的把握比較到位,但怎樣才能讓課堂從預設到生成不著痕跡,王老師的課中抓住了中心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而展開,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學生,解答者也是學生,而且學生將親人和朋友的關系分析的如此透徹,完全出乎我們聽課老師的意料,這一點體現了王老師的課前精心打造;而在“認識老王”這個環節中,苗老師從老王簡歷入手,讓大家從居住條件、身體狀況、家庭成員和姓名等幾方面去填表,學生們很快找到了相關的語句,這一看似平常的填表,卻在苗老師的引領下直接指向中心:體會“幸運的人”和“不幸的人”區別,從而解讀了前一個環節大多數學生的困惑。
總之如果沒有兩位老師自身對文本的理解深入,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豐厚的文學積累,那么就難以對文章多角度解讀,更不會有這樣精彩的課堂。用于春祥主任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只有喜歡了熱愛了癡迷了才能真正融入到你所干的任何事情,當然也包括教學。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