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餐廳服務技能培訓講義

餐廳服務技能培訓講義

2024-07-26 閱讀 1437

餐廳服務技能培訓

  培訓對象 酒店客房部全體員工

  培訓目的 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

  培訓要點 引座與點菜,擺臺,托盤,斟酒水,上菜,分菜,換盤與撤盤,餐巾折花

一、引座與點菜

1.引座

  引座是客人進入酒店餐廳后接受服務的開始,規范優質的引座能使客人對酒店餐廳留下良好的第一感覺,同時,引位技能恰到好處的運用,可以使酒店餐廳的空間得到很好的利用,方便餐廳員工的服務,襯托出餐廳環境的不同一般的感觀印象。增加客人的滿意度。引座的具體技巧有:

  (1)根據客人的人數安排相應的地方,使客人就餐人數與桌面容納能力相對應。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餐廳的服務能力。

  (2)酒店的引座應當表現出向客人誠意的推薦,在具體的引座、推薦過程中應當尊重客人的選擇,使雙方的意見能很好地結合起來。

  (3)第一批客人到餐廳就餐時,可以將他們安排在比較靠近入口或距離窗戶比較近的地方,使后來的客人感到餐廳人氣旺盛,構造出熱鬧的氛圍,避免給客人留下門庭冷落的印象。

  (4)對于帶小孩的客人,應盡量將他們安排在離通道較遠的地方,以保證小孩的安全,同時,也利于餐廳員工的服務。

  (5)對于著裝鮮艷的女賓,餐廳可以將其安排在較為顯眼的地方,可以增加餐廳的亮色。

  (6)對于來餐廳就餐的情侶,可以將其安排在較為僻靜的地方。

  (7)餐廳經營高峰時,引座員工要善于作好調度、協調工作,靈活及時地為客人找到位置,掌握不同桌面客人的就餐動態。

2.點菜

  周到、熱情、切合客人需求的點菜服務能讓客人從餐廳服務中感到超值的享受,使客人對酒店餐廳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增加客人在酒店的消費。

  餐廳員工在為客人進行點菜服務時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按客人的居住地點和具體生活習慣為其點菜

  ①對于老年客人,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比較松、軟,不含膽固醇,油脂較低的食品。

  ②對于急于用餐趕時間者,餐廳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制作方便、快捷的食品。

  ③北方人喜歡面食,味道較重,偏于濃郁、咸味較重的食品。

  ④湖南、貴州客人口味較重,比較喜歡帶有辣味的食品,四川人喜歡麻辣食品。

  ⑤江浙滬一帶的客人比較喜歡甜食,口味清淡。

  ⑥廣東、港澳地區客人喜歡生、脆、鮮、甜的食品,口味清淡,喜歡在用餐前喝老火湯。

  (2)考慮客人的消費能力

  ①普通消費者。這類客人構成了餐廳中的大部分,點菜時更多地考慮經濟實惠,餐廳員工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家常菜。

  ②工薪階層消費者。此類客人雖然并不追求高消費,但有一定的消費能力,餐廳員工可以適當地向他們推薦一些檔次較高的菜。

  ③高消費者。這類客人追求高消費、高享受,點菜時既考慮到營養價值又要觀賞價值。餐廳員工可以向其推薦一些比較名貴的菜肴或新鮮野味。

  (3)各色菜種的搭配組合

  ①烹調方法的組合:在炒菜的同時,可以推薦客人兼顧到用煮、扒、燒、煲、燉、扣、蒸等方法所烹制的菜品。

  ②冷菜與熱菜的組合:一般用餐的時候既要有冷菜又要有熱菜,當客人點冷菜較多而熱菜較少的時候,可向客人作適當的提醒。

  ③上菜速度的組合:有些菜如東坡肘作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可以向客人推薦一些烹制速度較快的菜肴以免使其久候。

  ④菜肴顏色的組合:點菜時可以考慮不同顏色的適當搭配,綠、黃、紅、白幾種顏色兼有,能增加視覺上的愉悅和心理上的輕松,增加客人的食欲。

  ⑤葷與素的組合:太多的油性食品不利于身體健康,可以建議客人在點菜時注意到葷菜與素菜的恰當搭配。

  ⑥形狀的組合:食品的形狀有條、塊、片、粒、茸等,不同形狀的菜的組合同樣有助于構成視覺的美感,欣賞到食品烹制方法的多樣性。

  (3)就餐人數與菜的分量相宜

  餐廳員工在向客人推薦菜肴的時候要考慮到客人的就餐人數,據此來確定為其點菜的分量。但最終確定的菜的分量要尊重客人的意愿和實際情況。

  通常每道菜的分量是既定的,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菜是根據客人的需求而有不同的分量。

3.寫菜

  寫菜是記錄客人的具體飲食需求,使餐廳能夠清楚地掌握客人的需要,從而準確地為客人展開服務的重要一環。

  (1)在寫菜時應注意按照客人的提議或需求分量來寫,將客人的需求準確地寫在訂菜單上,如有聽不清楚或不明白的菜名,不要擅作主張,應當禮貌地向客人問清楚。

  (2)客人不能很快決定自己所要的菜點時,餐廳員工應耐心地等待,熱情地為客人介紹、推薦酒店的特色菜和其他菜的風味、特點。

  (3)如果客人點菜確實比較慢或餐廳快要結束營業時,應用委婉的方式禮貌地向客人解釋。

二、擺臺

  擺臺又稱鋪臺、擺桌,是將餐具、酒具以及輔助用品按照一定的規格整齊美觀地鋪設在餐桌上的操作過程。包括餐臺排列、席位安排、餐具擺放等。擺臺要求做到清潔衛生、整齊有序、各就各位、放置得當、方便就餐、配套齊全。

1.鋪臺布

  鋪臺布的方法按手法可分為兩種:推拉式和撒網式。

  (1)推拉式

  ①鋪設時應選取與桌面大小相適合的臺布,站在副主人席位旁,靠近桌邊,將臺布用雙手平行打折,向前推出,再拉回,臺布鼓縫面朝上,中線縫正對正、副主人席位,臺布的四角和桌腿成直線下垂,四角垂直部分與地面等距,不可搭地。

  ②鋪好的臺布圖案,花紋置于桌正中,臺布鋪完后再圍椅子。

  2)撒網式

  ①員工在選好合適臺布后,站在副主人的位置,用雙手把臺布平行打折并提起,向第一主賓方向一次撒開,鼓縫朝上,中線縫直對正、副主人席位,臺布四角要與桌腿成直線下垂,四角垂直部分與地面等距,不許搭地,鋪好的臺布圖案、花紋置于餐桌正中,臺布鋪完后再圍椅子。

  ②撒網式鋪臺時要求動作干脆利落,動作優美,技藝嫻熟,一氣呵成。

2.臺形與用具擺放

  (1)臺形是桌與椅恰當擺設所構成的規范形狀。

  ①4人方臺,采取十字對稱法。

  ②6人圓臺,采用一字對中,左右對稱法。

  ③8人圓臺,采用十字對中,兩兩對稱法。

  ④10人圓臺,采用一字對中,左右對稱法。

  ⑤12人圓臺,采用十字對中,兩兩相間法。

  (2)用具擺放

  ①早餐用具擺放

  a.餐碟(或稱餐盤):根據臺形擺放,要求餐碟與桌邊相距1.5厘米,保持一個食指位的長度。

  b.茶碟:放在餐碟右側,與桌邊的距離同樣為1.5厘米。

  c.茶杯:扣放在茶碟上面,杯耳朝右。

  d.湯碗:擺放于餐碟的正上方位置。

  e.湯匙:擺放于湯碗內,湯匙梗把朝左。

  筷子架、筷子:筷子架擺放于餐碟右上方,筷子放在筷子架上,筷子的后端距桌邊1.5厘米。筷子套的圖案要向上;筷子從餐碟與茶碟中間位置穿過。

  ②午餐、晚餐用具擺放

  a.餐碟:根據臺形擺放,要求餐碟與桌邊相距1.5厘米。

  b.筷子架、筷子:將筷子架擺上餐碟右上方,再將筷子(帶衛生筷套)擺在筷子架上。筷子的后端距桌邊1.5厘米,筷子套的圖案向上。

  c.湯碗、湯匙:湯碗擺放在骨碟上方偏左,湯匙擺放在湯碗內,梗把朝左。

  d.酒具:中餐宴會一般使用三套杯,即飲料杯、葡萄酒杯、白酒杯,先將葡萄酒杯擺放在距翅碗與味碟邊約0.5厘米的餐碟垂直線上,然后飲料杯于其左,白酒杯居于其右,三杯直徑橫向成一條直線,杯距約0.5厘米,以不互相碰撞為宜。

  e.茶碟、茶杯:茶碟放在餐碟右側,與桌邊保持1.5厘米距離;茶杯倒扣放在茶碟上面,杯耳朝右。

  f.牙簽:牙簽多為袋裝,擺在筷子與餐碟之間,印有圖文的一面向上對正即可。

  g.餐巾:將45厘米長的餐巾折疊整齊,可折成各種款式,一般以擺放在餐碟中為中高級,另一種是擺插在飲料杯中。

  h.香巾、香巾托:上香巾時,將香巾放在香巾托內置于餐碟左邊。

  (3)其他物品擺放

  ①鮮花:單枝插花、花瓶插花通常擺放在小方臺正中,多枝插花、盆栽插花通常擺放于轉臺中心上。

  ②煙灰盅:在大臺擺放煙盅時呈“品”字形。

  ③轉盤:通常用在大圓臺上,盤底宜壓在臺布“十”字折邊的正中。

3.中餐宴會的座次安排

  中餐宴會通常都有主人、副主人、主賓、副主賓及其他陪同人員,各自都有固定的座次安排。

  (1)背對著餐廳重點裝飾面、面向眾席的是上首,主人在此入座,副主人坐在主人對面,主賓從于主人右側,副主賓坐于副主人右側。

  (2)主人與主賓雙方攜帶夫人入席的,主賓夫人坐在主人位置的左側,主人夫人坐在主賓夫人的左側。其他位次不變。

  (3)當客人在餐廳舉行高規格的中餐宴會時,餐廳員工要協助客方承辦人按位次大小排好座次,或將來賓姓名按位次高低繪制在平面圖上,張貼到餐廳入口處,以便引導賓客入席就座。

三、托盤

1.托盤的種類

  (1)按照托盤的制作原料,餐廳中的托盤一般為金屬、木制或塑膠,金屬的又可分為銀、鋁、不銹鋼等。

  (2)按托盤形狀可分為圓形托、方形托及大、中、小數種。

  ①大、中、小形圓盤通常用于斟酒、送菜、分菜、展示飲品等,小圓盤使用的頻率最高。

  ②大、中方盤通常用于裝送菜點、酒水和盤碟等分量較重的物品。

  ③15cm×10cm或15cm的小銀盤主要用來送賬單、收款、遞信件等小物品。

2.托盤的操作步驟

  (1)理盤

  首先要根據所運送的物品選擇大小合適的托盤,將盤底擦干凈,然后用墊布或濕毛巾墊在托盤上,并用手鋪平拉直,使墊布或毛巾的四邊與盤底對齊。

  (2)裝盤

  裝盤時要根據托送物品的體積、輕重、使用的先后順序,將所要運送的物品安放于托盤之上。

  (3)托盤

  餐廳員工不應將托盤從臺面直接托起,而應先將托盤從臺面輕輕拖出,使托盤保留約15厘米的長度擱在臺面上。然后將手放至托盤中心,用右手扶住托盤邊,協助左手將托盤托起。如果托盤中物品較重,不宜用臂力將托盤直接用力托起,而應當彎曲雙膝,利用腿部直起的力量將托盤托起。

  (4)行走

  ①員工托起托盤行走時,眼睛要目視前方,身體端正,不要含胸彎腰。腳步要輕快勻稱,步態穩健。

  ②行走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所托物體的運動慣性,如果遇到情況需要突然停下來時,應當順手向前略伸減速,另一只手及時伸出扶住托盤,從而使托盤及托盤中的物品均保持相對平穩。

  (5)卸盤

  ①如果所托物品較輕,可以用右手將物品從托盤中取下來遞給客人,或者可以托住托盤,讓客人自取,物品取走部分之后,餐廳員工應及時用右手對托盤位置或盤中物品進行調整,使托盤保持平衡。

  ②如果托送的物品較為沉重時,餐廳員工可以將托盤放在鄰近的桌面或菜臺上,然后將所托物品依次遞給客人。

3.端托盤行走的步法

  員工在端盤、托盤行走時身體略向前傾,步態穩健,精神飽滿,目視前方,視野開闊,反應靈活,注意力集中。端盤、托盤行走時有以下四種步伐:

  (1)常步:即按照正常的步速和步距邁步行走,要求步速均勻,不可急快急慢,步距適中。

  (2)快步:這是餐廳員工運送一些比較特殊的菜所運用的步伐,主要是需要熱吃的菜肴,如果不采用快步走的方式,就會影響菜肴的質量。快步走時,較之常步,步速要快一些,步距要大一些,但應保持適宜的速度,不能表現為奔跑,否則會影響菜形或使菜肴發生意外的潑灑。

  (3)碎步:這種步法較適用于端湯行走,步速較快,但步距較小。運用碎步,可以使上身保持平穩,使湯汁避免溢出。

  (4)墊步:通常的步態都是左右腳前后交替運動,而墊步則是前腳前進一步,后腳跟進一步。這種步法可以在兩種情況下運用:

  ①當餐廳員工在狹窄的過道中間穿行時。

  ②餐廳員工在行進中突然遇到障礙或靠邊席桌需要減速時。

四、斟酒水

1.斟酒過程及注意事項

  (1)檢查

  餐廳員工在為客人提供斟酒服務之前,要將酒瓶瓶身、瓶口擦干凈,檢查一下酒是否過期、變質,是否是客人所需酒瓶有沒有破裂。

  (2)開瓶

  ①餐廳員工在開瓶時,要用手將酒瓶持穩,瓶口朝上,用手握遮,表示對客人的禮貌,開啟中要避免酒從瓶口噴出濺到客人身上。

  ②開啟酒瓶的聲音要小,開啟后的酒瓶蓋不要亂扔,而要統一收起來。酒瓶開啟后,餐廳員工應用干凈布擦拭瓶口。

  (3)示意

  ①餐廳員工在為客人斟酒前,應先向客人示意一下酒的商標牌子,讓客人確信這就是他所需要的那種酒。

  ②如果在斟酒之前,客人對此有不同的意見,餐廳員工應向客人征詢,并禮貌地向客人提供服務。

  (4)姿勢

  斟酒有兩種姿勢,一種是桌斟,另一種是捧斟。桌斟采用得較多。

  ①桌斟

  餐廳員工斟酒時,左手將盤托穩,右手從托盤中取下客人所需要的酒種,將手放在酒瓶中下端的位置,食指略指向瓶口,與拇指約成60度,中指、無名指、小指基本上排在一起。斟酒時站在客人右后側,既不可緊貼客人,也不可離客人太遠。給每一位客人斟酒時都應站在客人的右后側,而不能圖省事,站在同一個地方左右開弓給多個客人同時斟酒。給客人斟酒時,不能將酒瓶正對著客人,或將手臂橫越客人。斟酒過程中,瓶口不能碰到客人的杯口,保持1厘米距離為宜,同時也不拿起杯子給客人斟酒。每斟完一杯酒后,將握有瓶子的手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與此同時收回酒瓶,這樣可以使酒滴留在瓶口,不至于落在桌上,也可顯得姿勢優雅。給下一位客人繼續倒酒時,要用干凈布在酒瓶口再擦拭一下,然后再倒。

  ②捧斟

  手握酒瓶的基本姿勢與桌斟一樣,所不同的是,捧斟是一手握酒瓶,一手將酒杯拿在手中,斟酒的動作應在臺面以外的地方進行。

  (5)順序

  一般的宴會斟酒順序是從主人右邊的第一位客人倒起,然后順著逆時針方向逐個斟酒,主人的酒放在最后斟。

  (6)分量

  傳統上中餐宴會要將酒斟滿,表示全心全意。但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的斟酒常識也在發生著變化。

  ①西餐中斟白酒時,一般不超過酒杯的3/4,這樣可以使客人在小呷一口之前能有機會端著酒杯欣賞一下酒的醇香。

  ②斟啤酒時,要順著杯壁將酒緩緩倒下,避免一下子倒滿,使白沫溢出酒杯,啤酒斟酒量宜80%酒、20%泡沫。

  ③斟紅酒時,倒至杯的1/3或一半為宜,因為紅酒杯一般都比較大,不宜一次斟滿。

  ④斟香檳酒時,應分兩次斟,第一次先斟上1/3杯,及至泡沫平息后,再將酒斟至2/3或3/4杯。調雞尾酒時,使酒液入杯占3/4空間即可,以便于客人觀賞或方便客人端拿。

  ⑤斟白蘭地酒時,一般只斟到酒杯的1/8,即常說的“1P”。

  ⑥如果客人要求啤酒與汽水混合飲用,應先斟啤酒,然后再加入汽水。

  (7)斟酒之后

  酒瓶一般留在客人的席位上,大型宴會則放在酒臺或工作臺上。餐廳員工應精神飽滿地站在客人附近,隨時注意客人飲酒情況,等到酒快喝完時,可上前給客人再次斟酒。

2.中餐斟酒

  (1)中餐宴席的重要主賓入席之后,通常主人就要舉杯祝酒。與此相應,餐廳員工應在開席前5分鐘將客人所需酒斟好。但在一般情況下,要結合餐席客人飲酒的習慣,征得客人同意后再在適當的時機給客人斟適當的酒水飲料種類。如客人不同意,要及時給客人予以調換。

  (2)中餐宴席斟酒的順序一般是從主賓開始,主賓在先,主人在后,女士在前,男士在后。兩名服務員一同為客人斟酒時,一個從主賓開始,另一個可以從副主賓倒起,然后依座次按逆時針為客人斟上酒水或飲料。

  (3)當主賓發表講話時,餐廳員工的一切活動都應當停止,宜靜靜地站在離客人適當的距離,以免對客人的正常活動造成不必要的干擾。當主人發言快要結束時,服務員應當將主人的酒杯遞上,以供主人敬酒之用。當主人離席子給來賓們敬酒時,服務員要用托盤帶著低度酒和烈性酒跟隨主人,見機給主賓續酒。

  3.西餐斟酒

  (1)西餐斟酒有非常嚴格和復雜的要求,與中餐所不同的是,中餐主人一旦確定飲用何種酒以后,可能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但西餐卻不同,高級的西餐所飲用的酒甚至有七種之多,每吃一道菜就要變換一種酒,相應的菜就要喝相應的酒。

  (2)每斟一種酒時,應先將前面所用的酒杯與即將飲用的酒杯調換一下位置,然后倒上酒,以方便客人敬酒。

  (3)斟酒順序是,一般情況下先女主賓后男主賓,接著是主人,然后按座次斟酒。

篇2:物業公司護管員培訓講義前言

物業公司護管員培訓講義(教材)前言

隨著城市設計的持續發展,房地產業的不斷市場化物管依市場而生已成為一個覆蓋面廣闊的職業群體。

物管是以人為本的為業主提供服務。顧名思義“安居樂業”。物業的產權人對自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物管最基礎的服務,物管安全護衛可簡稱為“安保”有了安全保障,才會有清潔,舒適,便捷,享受等要求。否則一切物管便無從談起。由此可見,物管工作中安保工作至關重要。

這本講義將從物業管理安保概述,治護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幾個方面進行敘述,作為物管安全護衛人員培訓時的基本知識培訓資料和今后工作中的參考。

**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分公司

二0**年*月

篇3:水泥廠安全教育培訓講義

一、主要內容

1、水泥生產中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的部位

2、水泥企業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幾種作業

3、遇上緊急情況應采取的措施即事故預防

4、勞保用品的穿戴和使用

5、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二、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義務

1、遵章守紀、服從管理

2、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4、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

5、發現事故隱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立即報告

6、增強事故預防能力、協助或參與事故救援

三、水泥生產中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的部位

一、旋轉部位

1.禁止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運轉的皮帶;

2.清理這些地方的殘渣必須停機;

3.這些“向內收縮”地方極易將您的衣角、袖子甚至是手指卷入,給您造成傷害;檢查這些部位、甚至是上班前,您必須扣好自己的袖口、扣好衣服的前襟、扎好衣服的下擺和領口,確保著裝“三緊”。

二、存在明顯落差的部位

在落差超過1米以上的“突出部位”作業必須系采取防護措施保障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或設施防護欄桿、或設施安全網、或系上安全繩或安全帶。

當您嚴格按此原則操作時,您會獲得最大的收益——平安!

時間是金錢、效率是先機,

?質量是資本、安全是生命!

三、窯內或空間受限的地方

進入這類場所,除了必須戴好安全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走一步看一步”:注意觀查上、下、前、后的情況,當心落物傷害您!

如果在金屬筒體或潮濕的坑道內做事,進入之前除了必須穿好絕緣防護用品外,更重要的是要檢查電纜線或電壓是否安全

四、水泥生產企業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幾種作業

一、機械設備維護或搶修;二、電器故障處理

機械設備檢修前必須斷電、(懸)掛(警示/標識)牌、上鎖,指定專人監護,無關人員不許進入檢修現場

檢修電器設備前除依據上述原則斷電、掛牌、上鎖、指定專人監護外,還必須嚴格按規定填寫停電工作票、辦理停電、驗電手續;檢修完畢、送電前嚴格按要求填寫送電工作票、辦理送電手續。

三、清倉、清堵

清倉清堵之前,必須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制訂清倉技術方案、指定現場監護人、進行技術交底;

進入清倉現場前,每個人都應在監護人的監督下嚴格按規定檢查自己的個人防護情況;

清倉過程中嚴格按照技術方案或技術交底的要求操作,嚴禁站在“棚頂”上方捅搗,嚴禁鉆入“棚頂”下方掏挖;

清倉過程中監護人應嚴格督促、及時制止他人違章。

四、梯子的安全使用

1、放置角度合適(75度)?2、原則上應至少超出頂部1米?3、頂部或兩邊必須用繩或鐵絲捆綁固定

4、手腳并用、且至少應有一手兩腳或一腳兩手與梯子接觸

5、使用合適的方式搬運或提升工具/設備,不得手提工具或箱子攀爬梯子

6、禁止在梯子上嬉戲或玩笑

五、遇上緊急情況或事故時應采取的措施

如果是機械傷害事故,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有如下兩種:

接下來的工作是報告事故并保護現場

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1、正常情況下請勿拉動拉繩或急停開關,否則將會導致相關生產系統全線停車或堵塞!那將是另一種事故。

2、問題處理完畢后必須即時復位并通知中控人員

六、水泥企業中的事故預防

任何企業的事故預防都以兩種形式進行:組織預防和個體預防。前者依靠企業的投入、培訓、管理等方式實現;

后者通過勞動者的參與、監督、自我保護和自覺維護等方式履行義務來實現。

以內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眼光看,個體的防護意識、防護技能、保護措施和態度比組織預防更為重要。許多安全防護設施被人為損毀就是因為別人缺少主動愛護的意識(施工完畢未即時恢復),我們自己缺少主動維護的意識(未督促別人及時恢復)。

大家務必樹立如下兩個觀念:

?安全和健康是我們自己的切身利益:健全的體魄是我們職業生涯的發展基礎,更是我們養家、保家的“本錢”!

?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放棄自己的義務!

二、*當我們從事一項工作任務之前,首先應花兩分鐘的時間認真思考一下完成這項工作所需要的全過程。當您確認現實的方案、措施或條件都已經具備了控制這項工作的風險時,您就應當嚴格這個現實的方案操作,不可隨意改變

如果您確認自己無力控制或無法消除自己所遇到的風險時,請及時將您的發現或困難報告給您的上級,取得他的支持。在危險或危害沒有清除前,請暫停工作,以防受到傷害。

識別危害和風險的關鍵在于你自己,關鍵在于您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責任心!

?切記:識別出風險只是第一步,制訂控制風險的方案并嚴格按方案操作,包括認真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才是預防傷害的關鍵!

遇上工作不順手或不順心的時候,請停下來做這么幾件事:

◆觀察工作區域及其周圍的環境;

◆想想你工作的區域或附近有什么變化,會不會發生什么問題;

◆反思一下你前面的方案或操作是否出了錯;

◆反思一下前面的工作有什么疏忽,應當如何補救;

◆確信上面的問題都不存在時,就要

2、“花點時間考慮如何正確地做事”

工作順手的時候也要適時地“歇口氣”,讓工作稍慢兩步:

觀察一下周圍的情況,看看有無異常或可能危及到您或工友人身安全的情況。

檢查一下自己或工友的操作是否每一步都按方案執行;如果不是,會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應該如何糾正。

預測一下有無發生“意外”的可能,是哪些“意外”,后果會怎樣。

思考一下有什么措施可以預防這些“意外”或控制“意外”的后果。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可及時發現問題,避免措手不及!

3、工作任務完成之后該做些什么

查看工作場所。

做好收尾的事情,避免由此帶來任何可能的危害。

回想一下,你對此項工作的計劃過程和實際過程是否滿意

做這項工作你感覺是安全的嗎

和你一起工作的伙伴是否安全

下次再做同樣的工作是否有改進的地方

相信通過清理(現場)、回顧(過程)、整理(思路)和總結(經驗和教訓),您的能力會得到明顯提高,今后的安全會更有保障!

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動機;動機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后果!

七、個人勞保用品、用具的穿戴或使用

對違章違紀者的態度

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或用具是防止勞動者遭受職業傷害的“工具”,是勞動者自我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必須合理地利用好這道防線!

愛護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一個人熱愛生活,對家庭、對企業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的行為表現,是一種美德;不愛惜勞動防護用品、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是一種愚昧、短視、對家庭對社會對自己都不負責的行為,遲早會嘗到“無知”苦果。

遇到這種人,第一、我們應當即時指出,讓他知道其中的危害;第二、我們應當共同指責,讓他不負責的行為受到“孤立”;第三、對違章者必須明確而堅決進行處罰,讓他從心理上、經濟上、倫理上都得到教訓

八、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1、開始作業前,請仔細地檢查所使用工具、設備或環境的安全狀況,工具不安全、環境不安全、有缺陷或缺乏安全保障的設備嚴禁使用!

2、進入現場之前,先查看地面、天上、身前身后或四財有無不安全的狀態:地上有沒有“地雷”、天上有沒有“天雷”,盡可能地遠離這些“雷”并及時舉報埋“雷”者!

3、電氣檢修必須執行斷電、掛牌、上鎖的制度

4、1、起重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派人監護

2、無關人員自覺回避、服從管理

3、嚴格按規程或規定規范操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