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外包過程管理制度

外包過程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878

非晶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文件

外包過程管理制度

版本:A/0

編號:ZHFJ-EHS-CP-03-2017

執行日期:本文件自批準之日起開始執行

1目的

規范對外包(外協)(外協)過程的管理,確保產品質量,以滿足公司產品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外包(外協)(外協)任務中所需的外包(外協)過程。

3職責

3.1計劃調度處負責對外包(外協)(外協)廠的選擇、評審和管理,并編制《合格外包(外協)(外協)供方名錄》。

3.2安全品質部協助計劃調度處對外包(外協)(外協)產品進行驗收,并參與對外包(外協)(外協)廠商進行評價和考察。

3.3技術部協助參與對外包(外協)(外協)廠商的評價和考察。

4工作程序

4.1外包(外協)項目的確定

4.1.1計劃調度處依據專業技術要求,確定外包(外協)商,并報總經理審批。

4.2外包(外協)商的選擇

4.2.1外包(外協)商應提供相關個人/公司的資料,相關部門初步審查外包(外協)商的資格;

4.2.2計劃調度處將外包(外協)商的資料審核后,報總經理審定批準。

4.2.3填寫《合格外包(外協)(外協)供方名錄》。

4.3外包(外協)要求的確定

4.3.1計劃調度負責外包(外協)要求的擬定和協商;

4.3.2計劃調度處主管副總負責合同的審核;

4.3.3總經理或其委托人負責外包(外協)要求的審批及確定。

4.4資料歸檔

4.4.1外包(外協)要求及所有過程資料由計劃調度處存檔,必要時發送相關部門。

4.5外包(外協)要求執行

4.5.1計劃調度處依外包(外協)商承包項目范圍,督促其按外包(外協)要求完成外包(外協)項目;

4.5.2相關部門監督管理項目的執行情況,督促外包(外協)商遵守現場各項管理制度;4.5.3計劃調度處按日統計已完成工作量報表及月度計劃進度;

4.5.4必要時,計劃調度處監督外包(外協)商做好資料制作,外包(外協)項目執行情況的資料應歸檔。

4.6外包(外協)過程執行情況的驗收和結算。

4.6.1外包(外協)過程各階段執行情況,由計劃調度處進行驗收,作成驗收報告。

4.6.2憑驗收報告、產品/項目完成的情況進行工作量報審,提交公司預算復核。

4.6.3計劃調度處負責復核外包(外協)過程的工作量,按外包(外協)單價進行結算,辦理結算等手續。

4.6.4相關部門保存結算資料,并交給公司財務部作為支付依據。

4.7外包(外協)商定期評估

4.7.1產品經檢驗不合格時,計劃調度處將不合格信息傳遞給外包(外協)商限期改善并跟蹤改善結果。

4.7.2計劃調度處每月應根據驗收部門提供的《供應商每月供貨情況記錄表》對外包(外協)商進行重新評審。

4.7.3當月,供貨/服務少于5次的外包(外協)商,不列入評估范圍,累計到下次,合格的外包(外協)商至少每年評估一次。

4.7.4計劃調度處組織技術部、安全品質部每年對外包(外協)商進行評審,方法如下:

4.7.5計劃調度處應將供應商的評估結果記錄于《供應商定期評估報告》中,

負責建立并保存合格外包(外協)商檔案。

5、附件

附件一:合格外包(外協)(外協)供方名錄

合格外包(外協)(外協)供方名錄

1.供應商名稱:法人代表:

2.營業地址:

3.公司電話:

4.經營范圍.規模:

5.供應我公司產品名稱及相關資料

附件二:合格外包(外協)(外協)供方名錄

供應商定期評估報告

制表:批準:日期:日期:

附件三:供應商每月供貨情況記錄表

制表:日期:審核:日期:

篇2:外包過程控制工作程序

外包過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對公司的外包方進行選擇,評價與管理控制,確保外包過程具有滿足本公司規定要求的能力。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外包過程。

3.職責

3.1采購部:收集,搜尋,提供潛在的合格外包方信息,主導外包商的評價與審核過程。

3.2質檢科:參與外包商的審核,主導外包商的品質保障評價,外包產品質量的檢驗與驗證。

3.3技術部:參與外包商的審核,主導外包商的技術能力與設備的評價。必要時,提供技術支持給外包商。

3.4生產部:參與外包商的審核,主導外包商的生產能力評價,包括物料管理,生產管理評定等。

3.5管理者代表:協調與策劃外包商的評價,匯總評價結果,匯報至總經理。

4.術語與定義

候選外包方:欲向本公司提供服務,本企業尚未使用的供方。

合格外包方:經本公司調查、評價和選擇,具有向本企業提供滿意服務能力的外包方。

5.程序

5.1外包方的評價和選擇

5.1.1外包方的選擇原則

(a)具有使用滿意的歷史業績。充足的生產能力與工藝要求。

(b)良好的企業信用等級。包括質量管理能力、服務、資源配備,或相關的體系認證等。

(c)對比類似服務的歷史情況或對比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經歷。

5.1.2現有外包商定期評價和確認

(a)原則上,每年應進行至少一次對現有外包商的整體評價。

(b)采購部負責對外包商的服務業績及配合度進行評價,并根據其到料準時,價格因素等方面填寫【供方業績評定表】。

(c)質檢部根據外包商的質量業績及市場反饋,整改回復進行評價。

(d)對于存在問題超過3次者,警告該外包商,并提出整改要求。整改無效者,停止與該外包商合作。

(e)評價完成后,將【供方業績評定表】傳至采購部或管理者代表提出審批意見。采購部應保存該文檔,以便追溯。

5.1.3候選外包商評價和納入

(a)由采購部負責進行書面問卷調查或組織現場考查,對該候選外包商作概略性的了解,完成【供方評定記錄表】或【供應商現場考察表】。

(b)質檢部對候選外包商首次加工進行樣件確認,以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公司要求。

(C)必要時,與其簽訂質量保證協議,協議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對外包商質量體系提出要求。

(2)對外包商加工產品質量和檢驗標準提出要求。

(3)質量信息交換處理和爭端處理辦法

5.2外協加工控制

5.2.1技術部制訂外包加工所需的技術文件,如產品標準、技術要求等

5.2.2外包商應能提供符合質量保證體系要求的證據,必要時不定期至外包工廠現場進行檢查,以確認外包過程是在協議規定的條件下進行。

5.3外協加工驗證

5.3.1由檢驗員按照《進貨檢驗規定》、對照相應檢驗標準對外協加工產品進行檢驗或對產品的附屬檢驗報告進行驗證;

5.3.2當需要對某些產品在供方處驗證時,須采購合同中對驗證活動(標準和方法)明確;但顧客驗證不免除本企業向顧客提供合格產品的責任。

6.相關文件

《進貨檢驗規定》

7.相關記錄

【供方評定記錄表】

【合格供方名錄】

【供方業績評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