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鼎煤礦人員定位系統管理辦法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XXX煤礦人員定位系統管理辦法為有效管理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井下作業人員入井統計和井下人員位置監測,迅速了解入井人員的分布情況,提高人員定位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和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為加強我礦人員定位系統的管理,保障人員定位系統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礦成立人員定位系統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黨委書記
副組長:總工程師機電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紀委書記
成員:副總工程師、調度室、機運部、通防部、調度信息中心、安監處、物資管理部、人力資源部、辦公室等部門主要負責人。
礦人員定位系統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信息中心,辦公室主任由調度信息中心主任擔任。
二、部門職責
1.調度信息中心負責人員定位系統的安裝、維護和識別卡的發放及管理。
2.安監處、調度信息中心和武保部負責對識別卡佩帶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機運部繪制井下供電圖時,應在圖上標明定位分站聯接開關及型號。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4.通防部每次更新通風示意圖后必須及時將底圖電子版提供給調度信息中心,用于更新人員定位系統底圖。
5.人力資源部每月5日前將全礦上月的職工變化表提供給調度信息中心,調度信息中心需立即對人員信息進行修改。
6.物資管理部負責人員定位系統的設備、材料、配件的及時供應。
7.礦調度值班員負責監視人員定位系統的報警情況,當發生報警時按相關管理管理規定處置,并認真填寫人員定位運行日志。
三、管理規定
1.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識別卡,識別卡必須統一固定在礦燈燈繩上。所有入井人員實行“一人一卡,一燈一卡”制,并主動接受檢查。
2.入井人員在領取礦燈后必須在礦燈房門口檢卡器上檢查自己的識別卡是否正常,如發現識別卡無卡號顯示,必須立即到調度信息中心檢修或更換。
3.備用識別卡由調度信息中心統一安裝在備用燈上,由礦燈房負責管理和記錄其使用情況。如入井人員礦燈或識別卡故障,可以從礦燈房借帶識別卡的備用燈(僅限當班),礦燈房應做好記錄,以備查詢。
4.調度信息中心不定期不定時(每周至少兩次)在井口對識別卡佩戴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發現壞卡、爛卡嚴禁其入井,責令立即到調度信息中心進行修理。發現無卡、多帶卡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人員嚴禁其入井并對其進行責任追究。
5.安監處在井下對職工識別卡佩戴情況進行動態檢查,發現職工佩戴無卡礦燈入井的,一律按“三違”進行處理。
6.新分配職工需要入井的,應持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證明必須具有單位、姓名、身份證號、工種、礦燈號、單位公章)到調度信息中心辦理識別卡。
7.退休、離職、解除勞動關系或調入地面單位的井下職工,必須及時將識別卡交回調度信息中心,調度信息中心負責驗證識別卡的完好性,簽字確認后,人力資源部方可辦理后續手續。
8.各單位在井下作業時,必須加強對人員定位系統設備、線纜進行保護,嚴禁蓄意破壞人員定位系統相關設備。
9.檢修、折除與定位分站關聯的電氣設備,影響到人員定位系統的正常運行時,必須提前1天將停電申請書交給調度信息中心,征得同意后方可停電作業。
10.各基層單位需認真統計每班入井人數,并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如發生變動,要及時匯報調度進行修改。礦調度要認真記錄職工入井情況,并及時核查人數是否正確。
11.礦調度發現入井職工出現求救報警、超時報警的情況,必須立刻通知該職工就近人員和所在單位主管領導,要求其立刻排查確認該職工相關情況。各單位在接到礦調度的通知后,必須立即排查該職工的相關情況,并及時匯報給礦調度。礦調度根據反饋信息做好相應處理,同時做好相關記錄。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12.礦調度發現入井職工人員定位識別卡出現持續誤報警、低電量報警的情況,必須及時通知該職工所在單位值班室,要求該職工必須在24小時內到調度信息中心進行識別卡維修。
13.調度信息中心在維修材料配件齊備的情況下,需立即對識別卡進行維修處理,當即返還識別卡持有人,并做好相關維修記錄。
14.生產技術部在新掘進巷道施工方案確定后,及時將施工地點及掘進巷道名稱報送給調度信息中心,調度信息中心應提前組織相關設備材料,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要求及時在規定區域安設人員定位讀卡器,并保證數據能夠正常傳輸。
15.各單位有特殊情況需要聯系井下人員的,可以撥打調度信息中心監控室電話(8012)對井下人員進行呼叫。在井下人員聯系上后,及時通知調度信息中心監控室取消持續呼叫。
16.礦井在發生突發事件后,必須利用人員定位系統的全員撤離功能,立即下發到井下所有職工識別卡上,使井下所有職工撤離到安全區域。
三、人員定位識別卡的使用說明
人員定位識別卡正面上有一個按鈕及紅色和綠色指示燈。按鈕的作用:①在讀卡器的覆蓋范圍內持續按壓10S鐘發出求救信息;②確認呼叫信息。兩種顏色指示燈說明:①紅色指示燈閃亮表示立即撤離到安全區域;②綠色指示燈閃亮表示礦調度室或所在單位值班室有事呼叫,需及時就近給礦調度或單位值班室回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電話。
四、考核與獎懲
1.各基層單位接到調度信息中心通知相應職工識別卡持續誤報警或低電量報警的情況,沒有及時通知該職工在規定時間內到調度信息中心進行維修的,處罰該單位黨政領導50元/次。
2.在抽查中發現多帶卡入井人員的,對本人及攜卡人員一律解除勞動合同。
3.各施工單位對人員定位設備保護不到位,造成設備毀損、失效、線纜斷裂或無停電申請書停電,造成人員定位數據丟失的,處罰施工單位黨政領導100元/次。
4.機電隊未認真記錄備用燈和識別卡的使用情況,造成無法核實人員入井情況的,處罰機電隊黨政領導50元/次。
5.人力資源部在未經過調度信息中心核實人員是否交回識別卡的情況下,辦理了職工的退休、離職,造成識別卡無法收回的,處罰人力資源部主管領導50元/次。
6.各基層單位未及時匯報每班入井人數或人數錯誤的,處罰基層單位黨政領導20元/人(次)。
7.調度信息中心在設備材料齊備的情況下,未及時修復識別卡的,處罰調度信息中心主管領導20元/次。
8.調度信息中心未按照規定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抽查,每缺一次處罰調度信息中心主管領導50元。
9.各單位必須認真履行相應職責,保障人員定位系統正常運
煤礦人員定位管理辦法
行,否則根據影響情況,處罰責任單位50-200元。
10.調度信息中心對人員定位系統維護及時,沒有造成整臺人員定位分站數據丟失;人員識別卡維修及時,沒有造成職工入井無法考勤的情況,每月獎勵調度信息中心50個計時工。
五、附則
1.本辦法解釋權屬XXX煤礦。
2.本辦法自下文之日起執行,原辦法即行廢止。
XXX公司XXX煤礦
2019年5月1日
篇2:煤礦隊長崗位責任制
煤礦隊長崗位責任制
1、服從經理的領導,領導全隊職工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
2、以身作則,模范遵守各項方針、政策。將自己的工作臵身于群眾的監督之中。
3、組織制定和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抓好安全技術,努力提高全隊干部職工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做好隊領導班子人員的管理協調工作,做到團結一致。
4、認真抓好工作面質量管理工作。改善生產環境和勞動條件,努力實現采區標準化作業、安全生產、文明生產。5、負責工作面的安全工作,對于安全工作的隱患,要全力以赴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6、對工作面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召集會議進行決策。如因時間緊迫,可先決策然后再告訴其他領導。
7、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負責審查作業規程,、操作規程,組織職工學習并進行考試。
8、當發生重大事故時,要及時組織研究處理議案,搶修計劃與安全措施,并親自參加指揮搶修、搶救。
9、經常對本隊檔案工作進行檢查、部署。定期聽取匯報。
10、抓好經營工作,材料分配,監督檢查材料使用費用。
篇3:煤礦耙斗裝巖機操作的安全技術措施
該措施為井下各作業點耙斗裝巖機的操作安全技術措施,會審后望相關科隊認真組織貫徹學習落實到相關操作人員。
1.耙斗機司機必須經過專門技術培訓,并且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2.耙斗機司機除正常操作外,而且還應負責一般故障處理及日常檢查保修保養工作。
3.放完炮后應先檢查作業頭面瓦斯濃度,在確定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方可進入作業頭面操作耙斗機。以防發生瓦斯爆炸。
4.工作前應先檢查工作地點幫頂及支護情況,進行敲幫問頂。空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應及時支護,否則不得作業。防止片幫冒頂傷人。
5.耙斗機裝載過程中發現瞎炮時要立即停止作業,按有關規定處理。發現未爆雷管炸藥要及時停機揀出,并交有關人員。
6.裝巖前必須灑水滅塵,以防粉塵飛揚。
7.裝巖時遇到大塊矸時,必須人工破碎。嚴禁強行耙裝。避免電機超負荷燒毀電機。
8.掘進上、下山時,耙斗機必須設有防止跑車的安全裝置。
9.司機接班后,要閉鎖耙斗機開關,并檢查以下部位:
(1)耙斗機周圍頂板要堅實,支護要牢固;安設好固定楔,掛好導向輪。禁止將導向輪掛在棚梁或錨桿上。
(2)保持機器各部位清潔,無煤(矸)壓埋,保證設備通風散熱良好。
(3)電氣設備上方遇有淋水時,應用防水布在設備上妥善遮蓋。防止電氣設備漏電傷人。
(4)導向輪懸掛正確,安全牢固,滑輪轉動靈活。
(5)鋼絲繩磨損、斷絲不超過規定,在滾筒上排列整齊。閘帶間隙松緊適當。
(6)耙斗機固定符合規程規定,卡軌器緊固可靠。司機操作一側離巷壁的距離必須保持在700mm以上,避免空間狹小司機操作不便。
(7)各潤滑部位油量適當,無滲漏現象。
(8)機器各部位連接可靠,連接件齊全、緊固;各焊接件應無變形、開焊、裂紋等現象。防止發生機械故障。
(9)供電系統正常,電纜懸掛整齊,無埋壓、折損、破皮、被擠等現象。
2.試機前發出開機信號,嚴禁在耙斗機兩側及前方站人。啟動耙斗機后,在空載狀態下運轉檢查以下各項:
(1)控制按鈕、操作機構靈活可靠。
(2)各部運轉聲音正常,無強烈震動。
(3)鋼絲繩松緊適當,行走正常。
10.耙斗機主、尾繩牽引速度要均勻,以免鋼絲繩擺動跳出滾筒或被滑輪卡住。造成人員傷亡或機械故障。
11.裝矸時,不準將兩個手把同時拉緊,以防耙斗飛起傷人。
12.遇有大塊矸或耙斗受阻時,不可強行牽引耙斗,應將耙斗退回1-2m重新耙取或耙耙回回,以防斷繩或燒毀電機。
13.不準在過渡槽上存矸,以防矸石被耙斗擠出或被鋼絲繩甩出傷人。
14.當耙斗出繩方向或耙裝的角度過大時,司機應在出繩的相對側操作,以防耙斗竄出溜槽傷人。耙裝時,耙斗和鋼絲繩兩側嚴禁有人工作和停留。
15.拐彎巷道耙裝時,若司機看不到迎頭情況,應派專人站在安全地點指揮。
16.耙裝距離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不宜太遠或太近。一般耙斗機與作業頭面距離為7-20M。耙斗不準觸及兩幫和頂部的支護或碹體,以防撞倒支護,造成冒頂。
17.耙斗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時,必須停機,切斷電源后進行處理。
18.作業頭裝藥時,應將耙斗拉到溜槽上,切斷電源,用木板擋好電纜、操作鈕等防止崩壞設備。放炮后,將耙斗機上面及周圍巖清理干凈后,方可開機。
19.在耙裝過程中,司機應時刻注意機器各部的運轉情況,當發生電氣或機械部件溫升超限,運轉聲音異常或有強烈震動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和處理。
20.在平巷移動耙斗機時,先松開卡軌器,整理好電纜,然后用自身牽引,速度要均勻,不宜過快。若用小絞車牽引時,要有信號裝置,并指定專人發信號。耙斗機移到預定位置后,應將機器固定好。
21.在上、下山移動耙斗機時執行以下規定:
(1)必須使用小絞車移動耙斗機,并設專職信號工和小絞車司機。
(2)移動耙斗機前,有關人員應對小絞車的固定、鋼絲繩及其連接裝置、信號、滑輪和軌道鋪設質量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小絞車將耙斗機牽引好之后,才允許拆掉卡軌器。
(4)移動耙斗機時,在機器下方禁止有人工作或停留。以防跑車傷人。
(5)耙斗機移到預定位置后,必須先固定好卡軌器及輔助加固設備,方可松開絞車鋼絲繩。
(6)在傾角較大的上、下山移動耙斗機時,可采用絞車和耙斗機同時牽引,但必須保證牽引速度相同。
22.收尾工作
(1)耙斗工作結束后,應將耙斗開到耙斗機前,操作手把放在松閘的位置。關閉耙斗機,切斷電源,鎖好開關,卸下操作手把。
(2)清除耙斗機傳動部位和開關上的浮煤,保持周圍環境衛生。
(3)司機升井后,應將本班設備運轉情況、發現的故障、存在的問題及交接班情況填入交接班記錄。
23、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之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