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級工作坊(室)管理制度
省市級工作坊(室)管理制度
為加強對名師工作坊(室)的規范管理,更好地發揮名師工作坊(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一批教師專業化發展,特制定名師工作坊(室)工作制度。
一、會議制度
1.每學期召開一次計劃會,確定階段工作目標、教育科研課題及學習內容。
2.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會議,督促檢查各項工作的實施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難題。
3.每學期召開一次總結會,總結經驗成果,梳理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
二、學習研討制度
1.制定個人一年發展規劃。制定個人學期專業發展研修計劃,做好各種研修活動的筆記。
2.努力提升個人教育素養,每學期最少研讀一本教育專著,做好不少于5000字讀書筆記,每學年最少完成一篇教育論文、隨筆、教學反思等,并爭取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鼓勵個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3.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研討活動。各位成員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研修活動,作好記錄和資料整理。每位學員每學期至少承擔一節校級及以上公開課或一次專題講座。
4.積極參與網絡平臺研討活動,及時上傳資料,每月上傳篇目不少于5篇。
5.積極參與工作室課題研究,能按時高質量完成課題任務,及時整理課題資料,分階段完成課題目標任務。
三、責任安全制度
1.樹立良好師德師風,發揚團隊合作精神,積極主動完成本職工作。
2.各成員及時將自己學習、研討等成果上傳工作室網絡平臺、QQ群、微信群中進行交流研討,分享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進度。
3.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每人至少帶動一名青年教師結對幫扶,過程規范扎實,效果顯著。
4.積極主動承擔市區校級培訓送教任務,及時向學校展示教研成果。
5.各成員按時參加工作坊(室)集中學習研討活動,自行安排好本校工作,保證來往路途中的人身安全。
四、獎懲制度
1.遵守工作紀律,積極參加各種會議、專題報告、研討交流、課題調研等活動。如經常性不參與工作是活動,則視為退出工作坊(室)。
2.每學年對工作坊(室)成員進行一次評價,評選出"優秀成員",并將評價結果報送市教育局和成員所在學校,成為評優樹模候選人選。
3.能積極承擔工作坊(室)各項任務,并能保質保量完成,無重大失誤者,則本學年學分按滿分計算。
五、檔案管理制度
1.建立名師工作坊(室)成員成長記錄袋,將個人的計劃、總結、聽課記錄、公開課和研討課的教案、案例、講座、報告、論文、課題等材料,以學期為單位進行收集、存檔,為個人的成長和工作室的發展提供依據,也為成員評價做好準備。
2.集體智慧的結晶和個人檔案資料管理要嚴格,不允許管理人員私自外泄,不允許私自利用或公開發表,一旦發現,將追究個人責任。
本工作制度從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2:激光工作室制度
(1)對操作激光器的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
(2)設置專職或兼職激光安全員。
(3)對于第四級激光器只允許具有正確操作人員并有鑰匙專管的工作人員才能啟動激光器。
(4)設立安全的彈簧鎖、聯鎖等,以確保外人與未受保護人員不得進入受控區。
(5)在給激光器通電前,確認該設備預定的安全裝置得到正確使用。包括:不透明擋板、非反射防火表面、護目鏡和門聯鎖等設備。
(6)激光類的設備屬于光學精密儀器產品。工作室環境要注意防塵。控制溫度25℃,濕度45%左右。
(7)對于安放激光器的房間要有明亮的光線,以防在激光光束射入眼睛時可減少透射到視網膜上的進光量。
(8)對于安放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束路徑應避開正常人站立或坐著時的眼睛的水平位置,視軸不能與出光口平行對視。
(9)在開動激光器之前,必須告誡現場中人員可能出現的危害,并戴上安全防護眼鏡。
(10)房間不應透光,以阻止有害激光束泄漏出去。
(11)在激光工作室門上及激光器外殼和操作面板的顯眼位置張貼警告標記。4級激光器必須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設置“危險”警告標志。
(12)不能佩戴珠寶首飾,激光可能通過珠寶產生反射造成對眼睛或皮膚的傷害。
(13)當激光器正在工作時,不要讓激光器無人看管。
(14)激光光路周圍不能放置易燃性布料、塑料類和使用易燃性或易爆性氣體液體。
(15)如果懷疑激光器存在潛在危險,一定要停止工作然后立即讓激光安全員進行檢查;
(16)不要佩戴戒指、金屬表帶的手表和其它金屬物品,以防觸電。
(17)盡可能使用單手操作電路。
(18)在允許靠近電容的范圍之前,確保每個電容已經放電、短路并接地。每周檢查一次電容是否變形或者漏液。
(19)操作8Hz~25Hz可見波段激光時,當心發生暈眩,應兩人以上在場。
(20)不要單獨一個人工作。
篇3:學生工作室規章制度辦法
學生工作室是附中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學生工作室在附中校委會的領導和支部書記的指導下,由學生工作室主任獨立負責開展相關的學生管理工作。學生工作室的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一、學習和工作總體要求:
1、學習國家教育政策法規和學院教學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理論素質和教學管理業務水平,在工作中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落實管理育人的效果,促進附中學生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
2、堅決執行和落實學院及附中相關學生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斷完善。
3、及時匯總學生管理工作信息,研究學生管理中的新現象、新問題,為附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決策提供詳盡資料。認真做好相關工作的建檔歸檔工作。
4、做好與附中其它部門的工作協調和溝通。
5、按時完成學院或附中安排的特殊工作任務。
6、全面落實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7、及時做好本部門各項工作的宣傳、總結工作。
二、業務工作職責:
1、班主任隊伍建設:
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安排、調配、工作檢查、考評等工作。
組織安排班主任工作的交流、觀摩、學習、研討等工作。
指導班主任有效開展班會教育建設工作。
努力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工作素質和業務水平。
2、學生管理工作:
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多種活動教育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依據相關學生管理的制度,負責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教育工作。做好學生日常表現量化考核信息的匯總、統計、處理、上報等工作
負責組織學生的評優獎勵、違紀處理等獎懲工作。落實以“紅線管理”為核心的學生安全管理及教育工作,維護附中學生工作的穩定局面。
負責公寓和琴房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公物管理工作。做好相關工勤人員的聘任、管理、考核、獎懲工作。
負責學生考勤、學生課堂表現、學生琴點、考風考紀教育及問題處理等信息的統計、匯總等周報工作。
落實“家校結合”工作的相關措施,做好與家長的管理教育信息溝通工作。
負責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工作。
負責新生入學報到、校紀校規教育等工作的組織與安排。
3、校園文化活動建設:
結合學生特點和學校工作安排,有計劃地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負責學生藝術實踐工作的組織和開展。
有計劃、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教學講壇”活動。
管理人員工作規范
為保證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特制訂《附中管理人員工作規范》。具體內容如下:
1、遵守管理工作紀律,履行管理工作職責,服從管理工作安排,完成管理工作任務。
2、有計劃、有步驟、高效完成工作任務,優化管理工作效果。
3、熟悉管理制度,正確執行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的規定,及時與上下級溝通管理信息,保證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4、及時調研、匯總、總結相關管理信息,科學分析管理中的問題,優化調整和解決職責范圍內的管理問題。
5、積極學習管理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強化管理育人。
6、認真參加附中活動。
7、優化管理資源,節約管理成本,建設綠色校園。
8、高筑道德防線,強化廉政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嚴防瀆職、謀私。
班主任工作規范
為保證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特制訂《附中班主任工作規范》。具體內容如下:
1、遵守班主任工作紀律,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服從班主任工作安排,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務。
2、根據學校整體工作安排和班級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確定班級管理工作規劃,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效果,培養良好班風。
3、精心設計和準備班會,結合學生管理教育的實際,有目的地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強化班級管理。
4、加強班干部隊伍的培養,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落實家校結合。
5、熟悉學生管理的相關制度和工作程序,強化制度管理,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管理工作,正確處理學生中的問題,發揮管理育人的效果。
6、多渠道了解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及時、認真、細致、耐心地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7、及時調研、匯總、總結相關學生管理信息,科學分析管理中的問題,研究和探索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
8、積極學習學生教育管理的理論知識,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9、認真參加學生工作室及附中組織的活動。
10、高筑學生安全管理防線,強化學生管理教育意識,嚴防學生管理責任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