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家訪制度
幼兒園大班家訪制度
大班階段是幼兒在園的最后一年,為升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每位家長對幼兒的健康成長都十分重視,期望很高。孩子們的發展受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為了更好地爭取家長和學校緊密配合,形成合力,發揮幼兒園與家庭的整體教育功能,現制定大班家訪制度。
一、家訪形式
1、走訪幼兒家庭;
2、電子(電話、電子郵件)聯系;
3、《家園聯系手冊》互動交流;
4、請家長來園座談
二、家訪內容
1、了解幼兒家庭狀況、成長環境及在家的表現,如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個性特征等。
2、向家長反饋幼兒在校表現,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家長共商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價值觀;
3、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政策,對家長關心的熱點問題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4、總結推薦一些成功家教的經驗,爭取家長對大班教育教學的理解與配合;
5、征求家長對幼兒園及大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
三、家訪原則
家訪必須分層次進行,不得只進行調皮幼兒的家訪,應對每個幼兒進行家訪。當然要有重點,如有潛力的、有特長的幼兒,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單親家庭孩子,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等。
四、家訪要求
1、班主任每一學期到幼兒家中家訪必須達到全班學生總數的1/3,各班每學年必須遍訪幼兒家庭一次。
2、學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績,或發生問題,應及時家訪。
3、家訪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明確談話中心。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等情況,必須實事求是地采用適當的方式告訴家長,讓家長真正了解幼兒在校的表現。同時及時了解幼兒在家表現,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4、家訪時,談話的態度要誠懇、耐心,形成和諧融洽的氣氛,要使家長感到教師對幼兒的愛護和關懷。
5、家訪時要注意其家庭環境、家長心情、孩子在場與否,酌情采取恰當的談話方式。
6、班主任(教師)和家長應互相留下聯系電話,及時通報雙方各自情況。
7、在規定的時間內走訪幼兒家庭是硬性指標,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
8、做好家訪記錄,撰寫家訪日記,并做好訪后分析。
五、家訪注意事項
1、家訪中,應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片面孤立地看問題。
2、家訪時,幼兒、幼兒家長都應在場,個別問題可要求幼兒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狀式家訪。
4、尊重家長,抱著熱誠歡迎的態度對待家長的意見,切忌與家長“斗氣”。
5、牢記安全第一,注意家訪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六、考核
1、每學期由年級組收齊家訪記錄并對家訪記錄進行檢查。
2、年級組把教師家訪情況作為教師師德情況的重要內容,家訪記載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依據。
3、對家訪活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家訪經驗進行推廣。
篇2:X中學家訪制度
E中學家訪制度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的一種重要方式,為有計劃地進行,學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訪工作責任人:家訪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負責,科任教師全員參與,學校行政人員家訪主要處理學生突發情況或典型事件。
二、家訪的量化指標:
1、一學年內班主任必力求普訪學生一次,一學期內力求家訪一半以上學生。
2、起始年級在新生入學前班主任力求全面家訪,達到全班總數的100%;入學后一學年中力求家訪學生50%。
3、每接一個新班,班主任應在開學前一月內,力求對班中50%的學生家訪一次。
4、科任教師應結合學科教學選擇部分學生進行家訪,每學期至少家訪5人次。
三、家訪的原則:
發生下列幾種情況,班主任必須及時家訪,副班主任應積極配合。
1、學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門或上醫院探望。
2、學生家庭發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時做好安撫工作。
3、學生在學校里發生傷害事故,必須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說明情況,提出解決辦法。
4、學生無故遲到、缺席,及時向家長了解原因,通報情況,共同進行教育。
5、學生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時與家長聯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教育。
6、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家訪,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作恰如其分的匯報,給學生和家長以熱情的鼓勵。
四、家訪的內容:
1、學生在校實際情況匯報。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增進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情感交流。
五、家訪的注意事項:
1、每次家訪要確定家訪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要對被家訪的學生有較充分的了解。
2、家訪前可以通過電話預約,告知家長家訪的時間,以提高家訪效率。
3、家訪過程中,學生、學生家長都應在場,應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個別問題可要求學生回避
4、家訪后,教師應如實做好記載。
六、家訪工作的獎懲辦法:
1、通過學生座談會、學生問卷或家長問卷,了解有關教師的家訪情況,將此作為考核教師家訪工作的一項重要依據。
2、凡按要求完成走訪學生家庭任務者,體現在每月班級量化考核中。
3、對沒有按要求完成家訪任務的教師,在當月班級量化考核中扣分,并納入教師業務考核、競聘考核之中。
篇3:某高中教師家訪制度
高中教師家訪制度
一、家訪的類型
1.了解性家訪
這是一般性家訪,適用于多數學生家庭。內容包括:,①家長基本情況,包括學歷情況,職業情況等;②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居住條件,家庭成員構成,學生父母感情情況,家長對學生的要求等;③學生在家的情況,諸如學習環境,學習時間,看電視時間,交往情況,家務勞動情況等。
2.目的性家訪
這是在了解性家訪基礎上對少數學生的特殊問題有針對性的家訪。適用于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內容主要是向家長報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現或問題,共同商討協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3.溝通性家訪
這是旨在與家長交換信息、溝通情感,以實現良好配合的家訪。適用于因學校、家庭彼此不了解,產生誤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數家庭。內容是提出問題,如實介紹情況,耐心聽取家長意見,通過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溝通心理,爭取實現協同教育。
二、家訪要求
1.做好全員家訪
正、副班主任共同參與家訪;新接手的班主任應利用假期里進行全員家訪;其他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求假期對二分之一學生進行家訪,一年內完成全員家訪。
2.家訪注意事項
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制訂詳盡而可行的計劃。
訪問前,應考慮好與學生家長交談的問題。訪問過程中,態度要誠摯,言辭要懇切,應實事求是地介紹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做到不夸大,不縮小。通常應先講學生的優點,略提缺點,即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再指出他們的不足,最后提出幫助和教育學生的建議和措施。切忌一進門就滔滔不絕地大談學生的缺點和過失,對學生的成績和長處閉口不談或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在家訪過程中,要主動請家長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3.教師家訪時還要選擇好家訪的時間,事先做好預約。家訪一般應選擇家長休息在家的時候,如節假日,家長的串休日或晚間,但晚上家訪,時間不易太久,以免影響第二天家長的工作或學生的學習。
4.“十要”、“六必訪”、“五回避”
十要:要有明確目的;要有準備;要學生在場(一般情況下);要講究方法;要一分為二;要共同商討;要聽取意見;要文明禮貌;要全面家訪,全面了解;
要堅持不懈。
六必訪:缺損型家庭必訪;離異家庭必訪;父母不在家的子女必訪;有生理、心理障礙學生家庭;行規困難學生必訪;有明顯進步學生必訪。
五回避:回避用電話聯系代替家訪;回避告狀式家訪;回避指責家長;回避利用家訪辦私事;回避收受家長饋贈和邀請吃飯。
5.家訪內容做好記錄,能拍照的要拍照。
6.來回注意路途安全。
高級中學家訪要求
1.班主任與任課教師認真研究,確定有重點的家訪對象,認真備好課。
2.來回注意路途安全。
3.與家長提前預約,但不吃飯,更不能接受禮品。
4.與家長溝通時,以表揚、鼓勵為主,對學生問題帶著幫助的目的加以共同解決。
5.家訪內容做好記錄,能拍照的要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