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家訪工作制度(9)

小學家訪工作制度(9)

2024-07-15 閱讀 4753

小學家訪工作制度(九)

1.家訪是加強教師與家長、社會的聯系,爭取家長、社會的支持,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好學生的重要手段,每個教師都應重視做好家訪工作。家訪由班主任負責,任科教師全員參與。

2.家訪必須有目的進行。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紀律、思想品德等情況,必須實事求是地采用適當的方式告訴家長,讓家長真正地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同時及時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對在家和在校發現的存在問題,與家長共同商量,及時解決。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家訪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宜“告狀式”家訪,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進步,達到家長、學生配合教師工作的目的和家訪的實際效果。

3.尊重家長,加強與家長的感情聯系。胸懷開闊,不計較個別家長對教師的偏見,應以為人師表的行為和風范,感動家長,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

4.重視家長意見。要抱著熱誠歡迎的態度對待家長意見。對家長所提意見,要全面調查、了解、分析。正確的意見,虛心接受,好的意見或建議,及時反映學校領導,加以解決,以利學校工作的提高,家長因不了解學校實際而提的偏激或不很正確的意見,要加以誠懇耐心的解釋,讓家長給予理解和諒解。

5.家訪要做到制度化、經常化,除了做好面上的家訪外,還要根據學生實際,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家訪,以保持學校和家長的密切聯系。每學期至少對每個學生要家訪一次。

6.家訪后要及時填寫家訪記錄,家訪記錄每學期檢查一次,學校每學期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家訪情況。

7.對家訪弄虛作假或每學期家訪面不達標及因家訪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教師年度考核不能評優秀。

8.教師家訪時,應向家長介紹有關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嚴禁簡單粗暴的打罵方法。

9.發生下列幾種情況,班主任必須及時家訪,當班其他任課教師應積極配合。

①學生患病,缺席一周以上,班主任要登門或上醫院探望。

②學生家庭發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時家訪做好安撫工作。

③學生經常無故遲到、缺席,及時向家長了解原因,通報情況,共同進行教育。

④學生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時與家長聯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教育。

⑤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家訪,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作恰如其分的匯報,給學生和家長以熱情的鼓勵。

10.家訪的內容:

①了解學生在家實際情況,提供學生在校全面表現情況。

②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③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④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⑤增進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情感交流。

篇2:X中學家訪制度

E中學家訪制度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系的一種重要方式,為有計劃地進行,學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家訪工作責任人:家訪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負責,科任教師全員參與,學校行政人員家訪主要處理學生突發情況或典型事件。

二、家訪的量化指標:

1、一學年內班主任必力求普訪學生一次,一學期內力求家訪一半以上學生。

2、起始年級在新生入學前班主任力求全面家訪,達到全班總數的100%;入學后一學年中力求家訪學生50%。

3、每接一個新班,班主任應在開學前一月內,力求對班中50%的學生家訪一次。

4、科任教師應結合學科教學選擇部分學生進行家訪,每學期至少家訪5人次。

三、家訪的原則:

發生下列幾種情況,班主任必須及時家訪,副班主任應積極配合。

1、學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門或上醫院探望。

2、學生家庭發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時做好安撫工作。

3、學生在學校里發生傷害事故,必須親自把孩子送回家,說明情況,提出解決辦法。

4、學生無故遲到、缺席,及時向家長了解原因,通報情況,共同進行教育。

5、學生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時與家長聯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教育。

6、學生(特別是后進生)有進步時要及時家訪,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作恰如其分的匯報,給學生和家長以熱情的鼓勵。

四、家訪的內容:

1、學生在校實際情況匯報。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增進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情感交流。

五、家訪的注意事項:

1、每次家訪要確定家訪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要對被家訪的學生有較充分的了解。

2、家訪前可以通過電話預約,告知家長家訪的時間,以提高家訪效率。

3、家訪過程中,學生、學生家長都應在場,應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忌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個別問題可要求學生回避

4、家訪后,教師應如實做好記載。

六、家訪工作的獎懲辦法:

1、通過學生座談會、學生問卷或家長問卷,了解有關教師的家訪情況,將此作為考核教師家訪工作的一項重要依據。

2、凡按要求完成走訪學生家庭任務者,體現在每月班級量化考核中。

3、對沒有按要求完成家訪任務的教師,在當月班級量化考核中扣分,并納入教師業務考核、競聘考核之中。

篇3:某高中教師家訪制度

高中教師家訪制度

一、家訪的類型

1.了解性家訪

這是一般性家訪,適用于多數學生家庭。內容包括:,①家長基本情況,包括學歷情況,職業情況等;②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居住條件,家庭成員構成,學生父母感情情況,家長對學生的要求等;③學生在家的情況,諸如學習環境,學習時間,看電視時間,交往情況,家務勞動情況等。

2.目的性家訪

這是在了解性家訪基礎上對少數學生的特殊問題有針對性的家訪。適用于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內容主要是向家長報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現或問題,共同商討協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3.溝通性家訪

這是旨在與家長交換信息、溝通情感,以實現良好配合的家訪。適用于因學校、家庭彼此不了解,產生誤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數家庭。內容是提出問題,如實介紹情況,耐心聽取家長意見,通過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溝通心理,爭取實現協同教育。

二、家訪要求

1.做好全員家訪

正、副班主任共同參與家訪;新接手的班主任應利用假期里進行全員家訪;其他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求假期對二分之一學生進行家訪,一年內完成全員家訪。

2.家訪注意事項

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制訂詳盡而可行的計劃。

訪問前,應考慮好與學生家長交談的問題。訪問過程中,態度要誠摯,言辭要懇切,應實事求是地介紹學生的各方面表現,做到不夸大,不縮小。通常應先講學生的優點,略提缺點,即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再指出他們的不足,最后提出幫助和教育學生的建議和措施。切忌一進門就滔滔不絕地大談學生的缺點和過失,對學生的成績和長處閉口不談或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在家訪過程中,要主動請家長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3.教師家訪時還要選擇好家訪的時間,事先做好預約。家訪一般應選擇家長休息在家的時候,如節假日,家長的串休日或晚間,但晚上家訪,時間不易太久,以免影響第二天家長的工作或學生的學習。

4.“十要”、“六必訪”、“五回避”

十要:要有明確目的;要有準備;要學生在場(一般情況下);要講究方法;要一分為二;要共同商討;要聽取意見;要文明禮貌;要全面家訪,全面了解;

要堅持不懈。

六必訪:缺損型家庭必訪;離異家庭必訪;父母不在家的子女必訪;有生理、心理障礙學生家庭;行規困難學生必訪;有明顯進步學生必訪。

五回避:回避用電話聯系代替家訪;回避告狀式家訪;回避指責家長;回避利用家訪辦私事;回避收受家長饋贈和邀請吃飯。

5.家訪內容做好記錄,能拍照的要拍照。

6.來回注意路途安全。

高級中學家訪要求

1.班主任與任課教師認真研究,確定有重點的家訪對象,認真備好課。

2.來回注意路途安全。

3.與家長提前預約,但不吃飯,更不能接受禮品。

4.與家長溝通時,以表揚、鼓勵為主,對學生問題帶著幫助的目的加以共同解決。

5.家訪內容做好記錄,能拍照的要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