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對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因素進行控制,確保產品滿足市場的要求。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產品生產過程各工序的控制。
3.職責
3.1生產供應部
?負責制訂《生產計劃》和《生產計劃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做到均衡生產,按時交貨;
?負責崗位工藝操作規程和生產批次的編制,并監督實施;
?生產車間負責按生產計劃和工藝要求組織生產,提供合格產品;
?庫管員按車間崗位要貨及時間,發放相應數量原料,以確保生產產品合格;
?客戶提供產品(原輔材料),必須分置及標識管理;
?操作工人和檢驗人員負責按生產批次的要求進行操作、檢驗、對設備監視、測量裝置進行維護和保養;
?負責制定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對生產設備進行管理,以滿足生產需要。
?負責制定有關安全、環境制度并進行監督、檢查和控制。
3.2技術部
?制定主生產表,規定生產工藝;
?制定《監視、測量裝置控制程序》,并實施計量管理,確保計量器具合格完好,符合生產需要。
?負責生產過程的工序檢驗和試驗,對不合格品實施管理的控制。
?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求,開發新產品,并指導試產及檢驗。
4.工作程序
4.1生產計劃的控制
4.1.1生產部根據需貨計劃來制訂生產計劃,并編制下周的生產計劃。
4.1.2生產計劃的制訂原則上應體現產品型號、色號、設備的適應能力、批量等要求,使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相適應,實現均衡生產。
4.1.3生產部制定《生產計劃管理制度》,并組織督促車間按規定實施?!渡a計劃管理制度》的內容應包括:
?生產計劃的編制、審批與分發的規定;
?生產計劃的補充與調整方法的規定;
?生產所涉及的生產技術準備工作,如作業單、標準色卡、原料和計量器具等準備工作;
?車間對生產班組下達生產計劃的程序;
?生產進度的控制與協調方法的規定等。
4.2工序標準的控制
4.2.1技術部根據生產部的需求,制定相應的生產工藝指導書/卡,經技術部經理審批后發給生產部實施。
4.2.2生產部根據技術部的生產工藝指導書/卡,編制相對應的生產批次,經生產部負責人審批,該生產批次方為有效。
4.2.3生產批次中應包括生產指示、質量控制指標等。在每批產品投料時,由生產部發至有關崗位,并隨工序產品的流轉交接給下一生產崗位,直至所有工序完成后,由生產部回收并歸檔保存。各崗位應按生產批次上的指令進行作業。
4.2.4崗位操作規程由生產部參考生產工藝編制,經公司領導或主管負責人批準,發放至各工序生產班組執行。
4.2.5生產車間負責保持《崗位操作規程》的完好性和可目視化。
4.2.6生產部根據生產工藝、設備操作和安全生產要求,負責編制設備操作規程,經部負責人審核,生產部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會簽,公司領導或主管負責人批準后,發放至各工序執行。
4.2.7上述工序標準的控制,應符合《文件管理程序》的有關規定。
4.2.8技術部要求生產部安排試產新產品,應交付詳細試產計劃書(產品編號、數量、設備要求、技術要求、產品中英名稱和貯存期等),經公司領導或主管負責人批準同意后,將試產計劃書交有關部門,配方交由技術部輸入主生產表。
4.2.9生產部按研發部要求安排試產工作,確定試產日期及準備原料和設備,通知技術部同時派員一起監察試生產。
4.3設備和監視、測量裝置的控制。
4.3.1生產部負責編制設備管理制度按生產工藝要求配備設備并進行維修保養管理,建立設備臺帳和檔案,編制設備維修保養的工作計劃,確保設備安全、清潔、潤滑、完好。
4.3.2技術部計量員負責制定《監視、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制定計量器具的分級管理辦法及請購、登記編號、建臺帳檔案、維修和周期檢定、降級、封存、報廢的管理要求。《監視、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由技術部負責人審核,有關部門會簽,公司領導或主管負責人批準。
4.3.3對特殊工序的設備,應由專人負責操作,必須持證上崗,并由專人操作負責進行,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采取相應糾正/預防措施。
4.3.4上述管理制度的控制應符合《文件管理程序》的有關規定。
4.4人員的控制
4.4.1對新上崗和調換工種的操作人員以及各類人員的培訓,由綜合部按規定組織實施,使人員符合規定的要求。
4.4.2對《質量安全環境手冊》上規定的特殊工作人員,如檢驗與試驗人員、特殊工序操作人員、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內審員和計量員等,還應組織專業培訓取得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
4.5作業環境的控制
4.5.1生產車間負責作業環境的文明衛生,生產現場的設備、計量器具以及工序產品、包裝物等必須擺放整齊,保持物流合理、道路暢。
4.5.2對生產作業環境,生產車間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生產環境符合國家有關法規的要求。
4.5.3安全環保辦制訂相關的安全環保工作制度,并監督實施。
4.6過程檢驗控制
4.6.1生產操作者必須按照各《崗位工藝操作規程》和生產批次的規定進行生產。
4.6.2根據工序流程和生產實際情況,崗位需進行自檢工作。對設置的工序質量檢驗點,按《產品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的要求控制。
4.6.3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要求控制,確保不合格不流入下道工序。
4.7生產記錄的管理控制
4.7.1生產部負責各工序生產記錄的設計,各崗位應認真、準確填寫,符合可追溯性要求。
4.7.2生產部對生產記錄進行收集歸檔,保存期為二年,以便于追溯。
4.8特殊過程的控制
4.8.1根據產品的特點,投料工序、研磨工序、調色工序的生產屬于特殊過程。
4.8.2生產所用的生產批次,應根據技術部《主生產卡》編制,標明生產指示、溫度等技術控制參數。
4.8.3特殊工序操作人員由安全環保辦部組織專業培訓,取得相應的操作資格證書后持證上崗。
4.8.4車間使用的設備每天由操作人員在上下班前進行檢查和保養,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或損壞,立即填寫維修單交維修部檢查維修。
4.8.5特殊工序的工藝,采用統計技術進行工藝參數的監視和控制,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確保工藝處于受控狀態。生產部負責對統計技術的應用進行指導和分析。
4.8.6特殊工序的各種質量記錄,由車間收集后交生產部負責歸檔保管,其保存期為二年。
5.支持文件
5.1《文件管理程序》;
5.2《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3《產品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5.4《監視、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
5.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6《糾正和預防措施》;
5.7《生產計劃管理制度》;
5.8《投料崗位操作規程》;
5.9《研磨崗位操作規程》;
5.10《調漆崗位操作規程》;
5.11《原料倉庫操作規程》;
5.12《高速分散機操作規程》;
5.13《研磨分散機操作規程》;
5.14《混合攪拌機操作規程》;
5.15《包裝機操作規程》;
5.16《叉車安全管理制度》;
5.17《冷卻水系統操作規程》;
5.18《壓縮空氣系統操作規程》;
5.19《廢氣處理系統操作規程》;
5.20《塑膜打包機的操作規程》;
5.21《設施管理程序》;
6.記錄
6.1設備登記卡、設備維修記錄卡、設備定期保養記錄表、設備巡檢記錄表、設備定期保養計劃表。
6.2計量器具管理臺帳。
6.3各類人員培訓記錄與上崗資格證。
6.4投料、研磨、調色、包裝工序操作記錄。
篇2:A工廠產品生產過程策劃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生產過程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確定并策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過程。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廠產品生產過程的策劃和確定。
3.定義
過程策劃:批量生產前由供方實行的對所有所需資源如工裝、設備、工藝、方法、人員和運輸等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以確保加工過程與工藝流程的順利實施。
4.職責
4.1技術開發部負責過程策劃的歸口管理,負責產品工藝、技術要求、制造過程的策劃。
4.2生產準備部負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工裝、設備、工具配置的策劃。
4.3計劃供應部負責產品生產所需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采購的策劃和服務過程的策劃。
4.4質保部負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質量保證的計劃和手段的策劃。
4.5生產部負責生產過程中,定置管理、物流、運輸、縮短生產周期,最小庫存量等方面的策劃。
4.6廠辦人事教育室負責生產過程中所需人力資源配置的策劃。
4.7財務部負責生產過程中,所需財務資源的策劃。
4.8各部門負責人須對本部門所策劃的任務與各部門配合,保障其系統性。
4.9管理者代表須對各部門的策劃工作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協調。
5.工作程序
5.1過程的策劃的確定
5.1.1由廠長確定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和老產品的重大更改任務,確定并組織項目小組,指定項目小組負責人。
5.1.2各部門負責人在工廠下達任務后及時在產品開發和更改的同時、批量生產前開展對所需過程(如設計過程、采購過程、生產過程、檢驗過程和服務過程等)進行確定。確定哪些過程直接影響產品質量。
5.2過程策劃的時機:
5.2.1新的/更改的產品;
5.2.2過程更改;
5.2.3停產六個月以后重新投產的產品;
5.3過程策劃的內容
5.3.1過程策劃項目小組針對產品的技術要求、工藝要求及用戶特殊要求,對所需資源和配置時間提出計劃,編制里程碑計劃、網絡計劃等詳細計劃。其內容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a.工藝文件的編制、一般工序、特殊工序、關鍵工序的確定;
b.生產策劃;
c.工裝、夾具、檢測器具的設計制造;
d.對分供方的采購(產品、原材料、輔料);
e.生產設備的提供;
f.外協的配合(外部開發)
g.即時更新過程開發計劃。
5.3.2技術開發部根據產品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和顧客的特殊要求,編制工藝規程、檢驗規程、主輔材料消耗定額、專用工裝、夾具、檢測器具。
5.3.3計劃供應部根據技術開發部提供的主輔材料消耗定額,擬定分供方的選擇原材料、外購/外協件的采購計劃,對服務過程進行策劃。
5.3.4生產準備部在過程策劃時對生產所需的設備、工裝、夾具、檢測器具擬定制造計劃。
5.3.5技術開發部針對一般工序、特殊工序、關鍵工序,對工序能力和機器能力(如需要)擬制能力調查計劃,并按規定的方法驗證過程能力。
5.3.6質量保證部依據技術開發部提供的新產品的質量要求與技術開發部配合,對批量生產所需質控點的布置,擬定質控方法、檢測設備的計劃。質控手段策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a.工序質控點的設置;
b各個工序流程分析方法設定;
c.檢驗、試驗設備的布置及精度、等級要求;
d.檢驗計劃、檢驗人員的配備。
5.3.7生產部在過程策劃時針對下列項目進行有目的試驗試制,以保證這些試制、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和方法盡可能多的直接用于批量生產。
a.材料的控制;
b.生產、安裝和維修設備的認可;
c.質量計劃;
d.計算機軟件;
e.質量保證文件。
5.3.8廠辦人事教育室針對新產品合同確定后的規模、數量以及機器設備的配置計劃,合理制訂人員的配置計劃。包括:
a.特殊工序人員的培訓、考核計劃;
b.生產所需人員的數量、素質的配備計劃;
c.各生產過程(工序)人員的工時、定額計劃。
5.4過程策劃的質量評審
在各個具體階段,過程策劃可通過不同的質量評價,以論證其可行性。
5.4.1新產品試制階段
a.風險分析(例如:FMEA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故障樹);
b.實驗設計(DOE)。
5.4.2批生產開始前的階段
a.過程分析(如離散的原因,合適的檢驗方法,例如:故障樹分析、實驗方法、因果圖);
b.流程工序的優化;
c.過程評審;
d.對規范的遵守;
e.過程開發的認可。
5.5過程策劃的結果
5.5.1過程策劃中所得到的經驗數據和結果,必須加以分析利用,形成《過程策劃總結報告》。包括:
a.過程(工藝)流程,過程(工藝)數據,可行性研究;
b.過程(工藝)FMEA;
c.試驗結果和過程問題的記錄;
d.機器、設備和過程能力的研究及設備履歷。
5.5.2過程策劃的結果,必須在工藝規程等工藝文件中形成文件,供有關部門使用。
5.5.3過程策劃的結果,由技術開發部負責人審核,廠長批準,以利于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控,避免發生重復錯誤,并不斷改進控制方法,以合理、經濟性批量的生產。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P/SH09-01-2000《過程控制程序》
QP/SH05-02-2000《技術文件和資料的控制程序》
QP/SH16-01-2000《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QP/SH20-01-2000《統計技術應用控制程序》
QR/SH04.01-01《過程策劃總結報告》
QR/SH02.04-10《機器能力分析記錄》
QR/SH02.04-06
《FMEA記錄》
篇3:某水泥廠生產過程控制程序
水泥廠生產過程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使公司能充分運用所有管理人員、員工以及機器設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并就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采取糾正措施,特制訂本程序。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內涉及生產的各部門和人員。
3.定義:(無)
4.職責
4.1生產部主管負責:"生產計劃"的執行;組織人力資源進行生產,依質量計劃及各生產工藝,進行過程監督與控制;組織相關部門審核"異常報告",并對異?,F象進行調查、分析,追究責任部門的責任,并責成相關部門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
4.2生產部各班組負責:執行"生產計劃";依"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技術和安全操作規程"、"制造工藝操作規程"及"材料配比方案"組織生產;生產及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生產現場與環境管理;執行品管部提供的材料配比方案;執行"糾正和預防控制程序(QP850100)";履行"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QP750400)"、"生產過程控制程序(QP750100)"、"設備管理程序(QP750200)"等。
4.3品管部負責:編制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產品技術條件和生產工藝標準;擬定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指標;按"質量策劃程序"(QP540100)及有關資料,對過程參數和產品特性編定生產作業質量計劃(包括生產設備、生產流程控制手段等);編制相應的材料配比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異常報告"中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的跟蹤;依據"制造工藝操作規程"內容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和判定;對生產過程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履行"質量策劃程序"(QP540100)、"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QP750400)、"檢驗和試驗狀態控制程序"(QP750500)等。。
4.4生管采購組負責:"生產計劃"的編制,根據"采購計劃"準備生產物料;對原材料進行適當標識;不同原材料有適當區分;確保原材料滿足生產需求;履行"供應商評審程序"(QP740200)、"采購作業程序"(QP740100);
4.5業務主管負責:與客戶協商有關交貨期事宜;履行"合同評審程序"(QP720100)等。
5.工作程序
5.1生產計劃擬定
5.1.1生產部主管根據業務主管填寫的"聯絡單"/客戶定單要求及公司的實際產能擬定"生產計劃"(見生產計劃單),并分發至各相關部門。
5.1.2生產部根據品管部的生產通知(見聯絡單及材料配比方案)安排生產。
5.2生產準備作業
5.2.1生產物資準備
A.生管采購組負責根據生產計劃、材料用量、庫存、備用等準備生產物料。
B.在生產前,生管采購組負責生產材料供應,如有短缺,需盡早協調解決。
5.2.2生產部負責:
A.生產設備和生產所需工器具的準備;
B.生產過程相關工序人員能力的培訓。
5.2.3生產工藝準備
生產部各班組負責相應工序的生產工藝等資料的準備,如有短缺,需及早向主管報告并與品管部協調解決。
5.2.4計劃更改
A.若因生產部無法及時解決問題而影響生產計劃,生產部主管負責對事件評估,并按情況修改生產計劃,用"聯絡單"通知生產經理及有關部門作相應更改。
B.若因客戶要求而影響生產計劃,生產部主管負責對有關事宜評估并按情況對生產計劃進行修改并用"聯絡單"通知有關部門作相應更改。
5.3生產作業
5.3.1生產開始
A.按生產需要,生產部于生產前根據品管部提供的"聯絡單(混凝土配合比)"向生管采購組材料室領取適當數量材料投產。
B.生產部負責安排適當操作人員投產,確認從事操作的人員已受過適當培訓,確保生產按相應的操作規程及生產工藝標準進行。
C.生產作業人員應填寫好相應崗位的生產記錄:
a.混凝土澆灌工序:"管樁混凝土澆灌工序檢驗記錄表";
b.鋼筋混凝土水泥管離心工序:"離心工序記錄表";
c.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常壓蒸養工序:"蒸養工序記錄表";
d.生產日報表
D.品管部負責按"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工藝操作規程"的要求,對鋼筋混凝土水泥管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和判定(詳見"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確認從事檢驗人員已受過適當培訓,具有檢驗資格。
5.3.2生產管理
A.品管部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生產加工、出廠管),依相應檢驗數據、產品類別、產量、規格填寫相應記錄。
B.生產部主管按生產進度及情況跟蹤本月生產計劃或本次下達的生產任務的完成情況。
5.3.3生產更改
若因無法及時解決問題而影響交貨期,生產部負責對事件評估并上報生產部主管,并用"聯絡單"通知生管采購組,由生管采購組與顧客協商有關交貨期事宜。
5.4現場與環境管理
5.4.1生產工藝標準:
A.檢查操作崗位是否配備「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工藝操作規程」,且為有效版本;
B.檢查操作人員是否按「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制造工藝操作規程」作業。
5.4.2設備、儀器:
A.計量、測試器具已被檢定并標識;
B.計量、測試器具在檢定有效期內;
C.非校驗儀器已有正確標示以防誤用。
5.4.3原材料:
A.用于生產的原材料應有適當標識;
B.不同原材料有適當區分。
5.4.4質量意識:各級人員理解質量方針、質量目標。
5.4.5產品狀態標識:
A.不合格的原材料須標識或放于表示不良品容器/場所;
B.合格、不合格的原輔材料要隔離;合格、不合格的產品要隔離;已加工產品與未加工產品隔離;已檢驗產品與未檢驗產品要隔離;
C.產品不可跨越工序位;
D.產品批要標明產品狀態:待檢驗、檢驗合格、檢驗不合格、待判定等。
5.4.6環境衛生
A.通道應暢通,不能堆放物品而使通道受阻;
B.環境保持清潔。
5.4.7產品存放在合適地方,以免因外來
因素而受損或因意外而受損;
5.5過程策劃
當合同有特殊要求或對過程有重要更改時,品管部負責按「質量策劃程序(QP540100)」及有關資料,對過程參數和產品特性編定生產作業質量計劃,包括(生產設備、生產流程控制手段等)。
5.6過程控制
5.6.1生產部組織資源安排生產,依質量計劃及各生產工藝標準,進行過程監察與控制或提出更改。
5.6.2過程檢驗人員對生產過程的產品質量進行監察,具體作業按"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執行。
5.7過程異常
5.7.1相關部門,部或有關人員發現過程有異常時,應填寫"異常報告"交相關部門要求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糾正。
5.7.2相關部門主管負責審核"異常報告",并對異?,F象進行調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
5.7.3品管部負責"異常報告"中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的跟蹤。
5.8不合格品控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P830100)"執行。
5.9生產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按"設備管理程序(QP750200)"執行。
6.參考資料:
6.1質量策劃程序(QP540100)
6.2質量記錄控制程序(QP420200)
6.3設備管理程序(QP750200)
6.4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QP820300)
6.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P830100)
6.6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QP850100)
6.7培訓作業程序(QP620100)
6.8設備管理程序(QP750200)
6.9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QP750400)
6.10供應商評審程序(QP740200)
6.11采購作業程序(QP740100)
6.13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工藝流程指導書(WI750100)
6.14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制造工序和安全規程(WI750200)
6.15GB/T-11836-99《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排水管》
7.報告和記錄:
7.1生產計劃單(FM750101)
7.2混凝土攪拌工序記錄表(FM750102)
7.3離心工序記錄表(FM750103)
7.4蒸養工序記錄表(FM750104)
7.5生產日報表(FM750105)
7.6異常報告(FM7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