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電動機檢修
6.1檢修周期和項目
6.1.1檢修周期(見表6-1-1)
表6-1-1檢修周期
檢修類別小修大修檢修周期3~6月必要時
6.1.2檢修項目
6.1.2.1小修項目
a.檢查清掃電機外殼;
b.檢查引出線連接及絕緣狀況;
c.調整或更換電刷;
d.檢查電動機外殼接地狀況;
e.檢查清掃冷卻系統。
6.1.2.2大修項目
a.完成小修項目;
b.電動機解體;
C.檢查加注軸承潤滑脂;
d.測量定于、轉子線圈及電纜線路的絕緣電阻;
e.檢查清掃電動機的附屬設備;
f.定子檢修包括清掃線圈端部和通風溝內的污垢,檢修定子鐵芯槽楔及線圈緊固情況,進行繞組絕緣處理及各部電氣連接過熱處理,更換全部或部分線圈;
g.轉子檢修應包括清掃轉子,檢查鼠籠條、平衡塊及風扇,檢修轉子線圈,檢修電刷與滑環,更換轉子和修理鐵芯;
h.軸承的檢修或更換;
i.按相關規程進行電氣預防性試驗。
6.2檢修質量標準
6.2.1主機完整清潔,附件齊全完好,設備銘牌和工藝編號清晰。
6.2.2電動機引線及定子線圈絕緣良好。
6.2.3軸承不漏油,風罩及接線盒螺絲齊全。
6.2.4線圈無過熱、老化,鐵芯槽楔無松動。
6.2.5電動機接線盒內終端無開焊,壓接良好,接線柱。護套完整。
6.2.6鼠籠條和端環無斷裂開焊;平?塊及風扇螺絲牢靠;防松裝置完整。
6.2.7轉子線圈無斷線與沿環連接良好,滑環表面光滑,凹凸不應超過0.2rnm,偏心度不應超過0.03mm。
6.2.8絕緣襯套管、絕緣墊及滑環間應無污垢無破損,刷架絕緣電阻??在1MΩ以上。
6.2.9滾動軸承允許間隙不應超出規定(見表1-7-3)。
6.2.10滾動軸承加入潤滑脂應適量,標準見表1-6-2。
同一軸承內部不得加入不同的潤滑脂。
表1-6-2潤滑脂加入量
電動機同步轉速/(r/min)加入量1500以下加入軸承腔的2/31500~3000加入軸承腔的1/2
6.2.11電動機定子與轉子鐵芯間的氣隙能調節者最大與最小之差不應大于平均值的±10%。
6.2.12電動機外殼漆層完好,接地良好。
6.2.13電機冷卻裝置效能良好。
6.2.14電動機應符合防護等級要求。
6.2.15啟動、保護、測量裝置齊全好用。
6.3試驗與試運
6.3.1試驗項目與標準(見附錄B)
6.3.2試運(見本篇7.4有關內容)
6.4維護與故障處理
6.4.1定期檢查周期
每日至少檢查1次。
6.4.2檢查項目和內容
6.4.2.1運行聲音正常。
6.4.2.2振動值(見附錄A)、竄軸量符合要求。
6.4.2.3在額定電壓下運行,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6.4.2.4電動機在額定電壓的-5%~10%、相間電壓不平?不超過5%范圍內運行,其出力不變。
6.4.2.5繞組、軸承等各部溫升不應超過允許值(見表1-4-9)。
6.4.2.6接地良好。
6.4.2.7檢查電動機外殼無損傷,各部位螺絲是否齊全緊固。
6.4.2.8檢查電動機周圍無雜物,電機表面清潔,銘牌、生產工藝編號清晰。
6.4.2.9檢查電刷在刷握內無晃動或滯塞。
電刷軟導線應完整,接觸嚴密,相間及對地保持一定距離。
6.4.2.10檢查電刷表面磨損均勻,無振動,電刷磨損量不應超過2/3。
6.4.2.11檢查電刷應??火花,必要時應調整電刷彈簧壓力,一般為0.02-0.03MPa。吹除電刷碳粉。
6.4.2.12檢查電阻器清潔,各部接點接觸良好。
6.4.2.13檢查冷卻系統良好。
6.4.2.14必要時測量三相電流是否平衡,是否過載運行。
6.4.2.15每月測量備用電動機。電纜及附屬設備的絕緣電阻,測量相間導通。
6.4.3?*?*??故障的?*?*?方法見表l-6-3。
序號故障現象故障原因處理方法1電動機不能啟動或達不到額定參數斷路器內熔絲燒斷,開關或電源有一相在斷開狀態,電源電壓過低定子繞組中有一相斷線鼠籠轉子斷條可脫焊,電動機能空載啟動,但不能帶負荷正常運轉應接成“△”接線的電動機拉成“Y”接線,因此能空載啟動,但不能滿載啟動電動機的負荷過大或所驅動的機械中有卡住的故障檢查電源電壓和開關的工作情況用兆歐表檢查定子繞組將電動機接到電壓較低(約為額定電壓的15%~30%)單相或三相交流電源,同時測量定子電流,如果轉子繞組有斷裂或脫焊,隨著轉子位置不同,定子電流也會變化按正確接線法改變接線檢查電動機所驅動的負荷情況2電動機啟動初期初期響聲大,啟動電流相差很大定子三相繞組的六根引出中有一相接反了先用兆歐表確定每相繞組的兩根引出線,再將任何兩相繞組串聯起來,接入電壓較低的單相交流電源(電壓約為電動機額定電壓的40%左右)在第三相繞組的兩根引出線口接一只交流電壓表或白熾燈(燈泡的電壓不應低于第三相繞組的感應電壓,如果電壓表指示讀數或燈亮,即表示第一相繞組的末頭和第二相繞組的起頭接在一起;如果電壓表無讀數,燈也不亮,即表示第一相繞組的起頭和第二相繞組的起頭接在一起。3電動機空載或另負載時同,三相電流不平衡三相電壓不平衡定子繞組中有部分線圈短路大修后,部分線圈匝數有錯誤大修后,部分線圈接線有錯誤測量電源電壓測量三相電流,檢查過熱線圈可用雙臂電橋測量各繞組的直流電阻按正確的接線法改變接線4電動機全部或局部過熱電動機過載電源電壓較電動機的額定電壓過高或過低定子鐵芯部分硅銅片之間絕緣漆不良或鐵芯有毛刺轉子運轉時和定子相磨擦致使定子局部過熱電動機冷卻效果不好定子繞組中有短路或接地故障重換線圈后的電動機,由于接線錯誤或匝數錯誤在運轉中的三相電動機一相斷路,如電源斷一相或電動機繞組斷一相接點接地不良或脫焊降低或換一臺容量大的電動機應調整電源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10%檢修定子鐵芯抽出轉子檢查鐵芯是否變形,軸是否彎曲,端蓋的止口是否過松,軸承是否磨損檢查風扇旋轉方向,風扇是否脫落,通風孔道、冷卻水管是否堵塞,水壓是否不足測量各相線圈的直流電阻及測量各元件的絕緣電阻,局部全部更換線圈按圖紙檢查更正分別檢查三相電源電壓和繞組檢查各焊點,將脫焊重焊5電動機內部冒火或冒煙電樞繞組有短路電動機內部各引線的轉接點不緊密或有短路、接地電動機過載鼠籠式兩極電動機在啟動時,由于啟動時間長,啟動電流較大,轉子繞組中感應電壓較高,因而鼠籠與鐵芯之間產生微小和火花,啟動完畢后,火花也就消失了檢查電樞繞組的發熱情況或當電動機不轉時,測量其直流電阻并與出廠時數據相比較抽芯檢查處理故障點減小負荷這種火花對電動機和正常運行是沒有妨礙的6電動機有不正常的振動和響聲電動機的基礎不平或地腳螺絲松動。電動機安裝的不好滑動軸承的電動機軸頸與軸承的間隙過小或過大滾動軸承裝配不良或滾動軸承有缺陷電動機的轉子和軸上所附有的皮帶輪、飛輪、齒輪等平?不好轉子鐵芯變形和軸彎曲定子鐵芯硅鋼片壓得不緊檢查基礎情況及電動機安裝情況檢查滑動軸承的情況檢查滑動軸承的裝配情況或更換軸承調整靜平衡、動平?將轉子在車床上用千分尺找正,直軸或換軸換轉子在機座外部向定子鐵芯鉆螺孔,加固定螺栓7電動機修理后未更換線圈,空載損耗變大滾動軸承的轉配不良,潤滑能的牌號不適合或裝得過多滑動軸承與轉軸之間的磨擦阻力過大電動機的風扇或通風管道有故障檢查滾動軸承的情況檢查軸徑和軸承的表面光潔度、間隙及潤滑油的情況檢查電動機的風扇
篇2:電動機檢修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電機檢修管理,規范電機檢修行為,保障電機檢修質量,特制定本規定:
一、檢修質量類
1、軸承清洗油污前,須用清潔、完好塑料布把清洗端定子繞組截面1/2下部鋪展好,以防在清洗中濺落到繞組。
2、軸承清洗完成后,把軸承內煤油用熱風機吹除干凈。
3、電動機軸承清洗完成后,按電動機檢修步驟進行下步工作。
4、檢修時電機接線合內外部引線未檢查、緊固的。
5、電機端蓋直口、接線盒直口或平口未清理干凈和回裝時沒按要求密封緊固的。
6、電機基礎未清理、除銹。
7、油蓋、注油孔、注油管未清理干凈的和注油孔沒有完整密封配件的。
8、檢修前未進行有效物理隔絕的,即電機與外部相連的各種端子(包括電源端子、接地端子)和聯軸器均應在辦理合法的工作票后拆卸和隔離。
9、回裝時螺栓未防銹抹油的。
10、檢修前后未進行絕緣和吸收比測試的。電機防雨措施沒有的。
11、拆下的電纜頭未有效短接和防護的,回裝后雨水有可能順沿電纜倒流滲入接線盒或端子箱內的。
12、清洗液濺落或灑落到電機定子線圈上的。
違反以上條款的,每項予以工作負責人50元處罰,工作組成員每人20元處罰。
二、文明施工類
1、檢修完未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的。
2、清洗后廢油到處亂倒的。
3、工機具未符合要求,實施野蠻施工的
4、無電機運行檢修維護檔案記錄和記錄不完整的。
違反以上條款的,每項予以工作負責人50元處罰,工作組成員每人20元處罰。
篇3:電動機檢修維護規程
1目的
確保電動機處于最佳運行或備用狀態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電動機的檢修維護工作。
3職責
3.1運行班負責按本規程對電動機進行檢修維護工作。
4工作流程
4.1電動機保養
4.1.1每周清潔電動機,清除電動機外殼上的灰塵和污物,以利散熱。
4.1.2檢查傳動裝置是否可靠,皮帶松緊是否適中,傳動裝置有無損壞。
4.1.3檢查和清潔接線盒。清除合里灰塵及污物,測量絕緣電阻。并檢查壓線螺釘有無松動和燒傷,擰緊螺母。
4.1.4檢查各固定螺絲釘及接地線。檢查接地螺釘,端蓋螺釘及軸承蓋螺釘是否緊固,接地是否可靠。
4.1.5每季度檢查軸承。拆下軸承蓋,檢查軸承是否缺黃油,拆下一邊端蓋,檢查氣隙是否均勻,以判斷軸承有無磨損。
4.1.6檢查傳動裝置是否可靠,皮帶松緊是否適中,傳動裝置有無損壞。
4.1.7檢查和清潔起動設備,清掃外殼灰塵污物,檢查觸頭有無燒傷,接觸是否良好,擦凈觸頭接線頭有無燒傷和電蝕,動作是否一致,接地是否可靠,測量絕緣電阻不低于0.5兆歐。
4.1.8每年抽芯檢查一次。
4.1.9檢修完畢,應填寫《電動機檢修保養記錄》。
4.2電動機拆卸
4.2.1拆卸前,應清理好現場,準備好工具,并在接線頭、端蓋與外殼、軸承蓋與端蓋等上做好標記,以便裝配時各歸原位,保證裝配質量。
卸下皮帶或脫開聯軸器的連接銷。
4.2.2
4.2.3拆去接線盒內的電源接線和接地線。
4.2.4卸下底腳螺母和墊圈。
4.2.5卸下皮帶輪或聯軸器。
4.2.6卸下前軸承外蓋。
4.2.7卸下前端蓋。
4.2.8卸下風葉罩。
4.2.9卸下風葉。
4.2.10卸下后軸承外蓋。
4.2.11卸下后端蓋。
4.2.12抽出轉子。
4.2.13卸下前后軸承及前后軸承的內蓋。
4.3電機的裝配步驟與拆卸步驟相反
4.4主要零部件的拆裝方法
4.4.1皮帶輪或平軸器的拆裝,拆卸時,先在皮帶輪或聯軸器與轉軸之間做好位置標記,擰下固定螺釘和銷子,然后用拉具慢慢地拉出。如果拉不出,可在內孔澆點煤油再拉。如果仍拉不出,可用急火圍繞皮帶輪或聯軸器迅速加熱,同時用濕布包好軸,并不斷澆冷水,以防熱量傳入電機內部。裝配時,先用細鐵砂布把轉軸,皮帶輪或聯軸器的軸孔砂光滑,將皮帶輪或聯軸器對準鍵槽套在軸上,將熟鐵或硬木塊墊在鍵的一端,輕輕將鍵敲入槽內,鍵在槽內要松緊適度,太緊或太松都會傷鍵和傷槽,太松還會使皮帶打滑或振動。
4.4.2軸承蓋的拆裝,軸承外蓋拆卸只要擰下固定軸承蓋的螺釘,就可取下前后軸承外蓋。前后兩個軸承外蓋分別標上記號,以免裝配時前后裝錯,軸承外蓋的裝配是:將外蓋穿過轉軸套在端蓋外面,插上一顆螺釘,一手頂住這顆螺釘,一手轉動軸,使軸承內蓋也跟著轉到與外蓋的螺釘孔對齊時,便可將螺釘頂入內蓋的螺也并擰緊,最后把其余兩顆螺釘也裝上擰緊。
4.4.3端蓋的拆裝,拆卸前,應在端蓋與機座的接縫處作好標記,以便復原。然后擰下固定端蓋的螺釘,用螺絲刀慢慢地撬下端蓋(擰螺釘和撬端都要對角線均勻對稱地進行)。前后端蓋要作上記號,以防裝配時前后搞錯。裝配時,對準機殼和端蓋的接縫標記,裝上端蓋,插入螺釘擰緊(要按對角線對稱地旋進螺釘,而且要分幾次旋緊且不可有松有緊,以免損傷端蓋),同時要隨時轉動轉子,以檢查轉動是否靈活。
4.4.4轉子的拆裝。前后端蓋拆掉后,便可抽出轉子,由于轉子很重,應注意切勿碰壞定子線圈。對于小型電機轉子,抽出時要一手握住轉子,把轉子拉出一些,再用一只手托住轉子,慢慢地外移。對于大型電動機,抽出轉子時,要兩人各抬轉子的一端,慢慢外移,裝配轉子時,要按上述抽出轉子的逆過程進行,要對準定子腔中心,小心地送入。
4.4.5滾動軸承的拆裝。拆卸滾動軸承的方法與拆卸皮帶輪類似。將拉具絲桿對準轉軸頂針孔,調節拉鉤尺寸,使其緊緊夾住軸承內圈,慢慢地扳動絲桿,就可以逐漸地拉下軸承,如果沒有拉具,也可用兩根扁鐵夾住轉軸,使轉子懸空,用木塊,銅墊在轉軸上端用榔頭敲打,使軸承脫離轉軸(應在地上墊以木板等,以防軸承脫離轉子時,轉子突然落地撞壞軸端,另外在敲打時,要一人扶住轉子,另一人敲打)。另外,也可用銅條等對準軸承內圈敲打)使軸承脫離轉子(要注意均勻對稱地沿轉軸四周輕輕敲打)。裝配時,可把軸承套在轉子上,然后找一根內徑略大于軸外徑的車口鐵管,套住轉軸,使管壁正好頂在軸承的內圈上,便可在管口上墊木板或鐵板,用榔頭輕輕敲打,軸承即可逐漸地套入轉子定位處。如果沒有套筒,也可用銅條緊頂在軸承內圈上,沿軸承內圈四周對稱均勻地敲打,使軸承水平地套入轉軸定位處。裝配時注意,軸承內圈與軸之間不能過緊。不要硬打進轉軸中,可用細砂布把軸表面四周均勻的砂一下,使軸承套后能保持一般的緊密便可,另外,軸承外圈與端蓋之間也不能過緊,若過緊會影響軸承使用壽命。軸承裝好后應與未裝時一樣靈活。
4.4.6在電機總裝時要特別注意,如沒有將端蓋、軸承蓋裝在正確位置上,或沒有掌握螺釘的松緊程序和均勻度,都會使電機轉子產生偏心,造成掃膛等不良運行故障。
5相關文件和質量記錄表格
5.1《電動機檢修保養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