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站加熱爐(水套爐蒸汽爐)底水排放制度
為了防止加熱爐結垢和腐蝕,保持蒸汽品質良好,并使加熱爐設備能長期安全經濟運行,結合現場實際生產情況,特制定加熱爐(包括蒸汽爐)底水排放制度。
1、初次使用或設備停運半月以上,再次啟動前,必須先排加熱爐底水,排量控制在總液位的1/5左右(視具體情況而定,要求排放后水質清潔)。
2、正常運行的加熱爐,由于水分不斷蒸發,爐水中的雜質逐漸變濃,為避免引起受熱面上生成水垢或泡沫,影響傳熱效率,降低了加熱爐的熱效率,要求定期進行排污,每10天進行一次排放,排放量控制在總液位1/10左右。
3、排污過程中要注意:
(1)排污前檢查加熱爐液位計,排污時要嚴格監視水位,防止因排污造成爐膛缺水;
(2)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定期進行排放;
(3)排污要在低負荷時進行,保證排污效果;
4、排污完成后,及時檢查加熱爐液位,如果液位不能滿足生產要求,應立即進行補水;
5、供水罐排污視實際情況而定,保證水罐內水質清潔;
6、定期排污做好排放時間、排放量的記錄。
篇2:聯合站加熱爐(水套爐蒸汽爐)底水排放制度
為了防止加熱爐結垢和腐蝕,保持蒸汽品質良好,并使加熱爐設備能長期安全經濟運行,結合現場實際生產情況,特制定加熱爐(包括蒸汽爐)底水排放制度。
1、初次使用或設備停運半月以上,再次啟動前,必須先排加熱爐底水,排量控制在總液位的1/5左右(視具體情況而定,要求排放后水質清潔)。
2、正常運行的加熱爐,由于水分不斷蒸發,爐水中的雜質逐漸變濃,為避免引起受熱面上生成水垢或泡沫,影響傳熱效率,降低了加熱爐的熱效率,要求定期進行排污,每10天進行一次排放,排放量控制在總液位1/10左右。
3、排污過程中要注意:
(1)排污前檢查加熱爐液位計,排污時要嚴格監視水位,防止因排污造成爐膛缺水;
(2)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定期進行排放;
(3)排污要在低負荷時進行,保證排污效果;
4、排污完成后,及時檢查加熱爐液位,如果液位不能滿足生產要求,應立即進行補水;
5、供水罐排污視實際情況而定,保證水罐內水質清潔;
6、定期排污做好排放時間、排放量的記錄。
篇3:加熱爐崗夏季安全生產措施
1、2005年4月15日至2005年10月15日為夏季安全生產時間。
2、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認真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工作標準和各項安全規定,加強本崗位作業指導書、應急預案的學習。
3、堅持“三一、四到、五報”交接班制度,認真巡回檢查。
4、上崗人員必須掌握消防安全知識,會熟練使用和維護保養各種消防設施和用具,每月對消防器材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保養,對本崗位的消防重點部位加強巡檢力度,消除一切火險隱患。
5、嚴密監視儀器、儀表及各種信號指示,加密現場巡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處理,并及時向隊及區調度匯報。
6、隨時掌握外輸溫度、壓力,根據上級精神及時調整外輸壓力控制在≤2.5MPa下運行,外輸溫度控制在45℃~50℃之間。
7、根據生產需要,及時啟、停加熱爐,并將溫度調整在規定范圍內。
8、氣管線每班排污一次。
9、加熱爐內要保持通風良好。
10、加強夏季八防工作。即防火、防爆、防雷擊、防中暑中毒、防工傷、防車禍、防高空墜落、防汛防澇。
11、加強崗位聯系,互相協作,確保全站安全生產。
12、本規定從2005年4月15日開始實施。